卡托式SIM卡/T卡座自动弹出开关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148208 阅读:5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06 22: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卡托式SIM卡/T卡座自动弹出开关装置,包括壳体,卡托,设于壳体内的卡座,壳体侧壁设有开关孔,还包括取卡开关组件,取卡开关组件包括弹性取卡杆以及设于壳体内的复位弹簧,弹性取卡杆穿过开关孔且与壳体固定连接,弹性取卡杆的外端位于壳体外侧,弹性取卡杆的内端套有复位弹簧且其内端面抵接卡座的弹片。它的优点是取卡开关组件与壳体固定连接,可以防止取卡开关组件丢失;取卡托时,只需按下弹性取卡杆,无需将弹性取卡杆对准壳体侧壁的开关孔,方便卡托取下。

Automatic ejection switch device of Kate SIM card / T card seat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kto type SIM card / T card seat automatic pop-up switch device, which includes a shell, kto, a seat in the shell, a switch hole on the side wall of the shell, and a card switch module. The card switch module includes an elastic card rod and a reset spring in the shell, and the elastic card rod passes through the switch hole. The outer end of the elastic card rod is located on the outer side of the shell, and the inner end of the elastic card rod is covered with a spring and the inner end face is connected to the clip seat. Its advantage is that the card switch module is connected with the shell, which can prevent the loss of the card switch module. When the card is taken, only the elastic card rod is pressed, the elastic card rod is not needed to be aligned with the switch hole of the side wall of the shell, so it is convenient to take off.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卡托式SIM卡/T卡座自动弹出开关装置
本技术涉及通讯设备
,尤其是一种卡托式SIM卡/T卡座自动弹出开关装置。
技术介绍
如图1所示,为现有卡托式SIM卡/T卡座自动弹出开关装置的示意图,卡托式SIM卡/T卡座自动弹出开关装置包括壳体10,卡针11,卡托12,卡座13,卡针11穿过壳体10侧壁的针孔并推动卡座13弹片5,使得卡托12弹出卡座13,之后便取出卡托12,这种卡托式SIM卡/T卡座自动弹出开关装置能够取出装在卡座13内的SIM卡或T卡。但是这种机构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由于卡针11体积小,容易丢失,因此无法取出卡托12,同时,在光线不好的环境下,卡针11很难对准壳体10侧壁的针孔;壳体10内部通过针孔与外界连通,外界的灰尘或者水汽容易通过针孔进入壳体10内,影响到壳体10内元器件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卡托式SIM卡/T卡座自动弹出开关装置。本技术的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卡托式SIM卡/T卡座自动弹出开关装置,包括壳体,卡托,设于壳体内的卡座,壳体侧壁设有开关孔,还包括取卡开关组件,取卡开关组件包括弹性取卡杆以及设于壳体内的复位弹簧,弹性取卡杆穿过开关孔且与壳体固定连接,弹性取卡杆的外端位于壳体外侧,弹性取卡杆的内端套有复位弹簧且其内端面抵接卡座的弹片。一种优选方案是取卡开关组件还包括固定片,固定片固定在壳体内侧,固定片贯穿有与开关孔连通的通孔,弹性取卡杆穿过通孔。一种优选方案是弹性取卡杆与壳体的开关孔密封热熔固定,固定片与壳体内侧热熔固定。一种优选方案是弹性取卡杆包括弹性帽和活动杆,弹性帽固定在开关孔内,活动杆的一端抵接弹性帽,另一端抵接卡座的弹片。综合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由于取卡开关组件与壳体固定连接,可以防止取卡开关组件丢失;取卡托时,只需按下弹性取卡杆,无需将弹性取卡杆对准壳体侧壁的开关孔,方便卡托取下;弹性取卡杆与壳体的开关孔密封热熔固定,可以防止壳体内部通过开关孔与外界连通,外界的灰尘或者水汽很难通过开关孔进入壳体内,防止了灰尘或者水汽对壳体内元器件的影响。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卡托式SIM卡/T卡座自动弹出开关装置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中取卡开关组件的立体图;图4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中固定片的立体图;图5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中弹性取卡杆的立体图;图6是本技术第二实施例中弹性取卡杆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第一实施例,如图2至图5所示,一种卡托式SIM卡/T卡座自动弹出开关装置,包括壳体20,卡托22,设于壳体20内的卡座23,壳体20侧壁设有开关孔(图中未标记),还包括取卡开关组件21,取卡开关组件21包括弹性取卡杆210以及设于壳体20内的复位弹簧211,弹性取卡杆210穿过开关孔且与壳体20固定连接,弹性取卡杆210的外端位于壳体20外侧,弹性取卡杆210的内端套有复位弹簧211且其内端面抵接卡座23的弹片230,复位弹簧211的一端抵接壳体20内侧壁,另一端与抵接卡座23的弹片230。如图2至图5所示,取卡托22过程,按动弹性取卡杆210,弹性取卡杆210由于弹性的作用,弹性取卡杆210向卡座23的弹片230方向移动,同时复位弹簧211处于压缩,弹性取卡杆210推动卡座23的弹片230,当卡座23的弹片230被推动至某一位置时,卡托22便弹出卡座23和壳体20,其后便可取出卡托22,由于取卡开关组件21与壳体20固定连接,可以防止取卡开关组件21丢失;取卡托22时,只需按下弹性取卡杆210,无需将弹性取卡杆210对准壳体20侧壁的开关孔,方便卡托22取下。本技术可用于手机、平板电脑、智能穿戴等设备中。具体地,如图2至图5所示,取卡开关组件21还包括固定片212,固定片212固定在壳体20内侧,固定片212贯穿有与开关孔连通的通孔213,弹性取卡杆210穿过通孔213。固定片212对取卡开关组件21起到固定的作用。优选地,如图2至图5所示,弹性取卡杆210与壳体20的开关孔密封热熔固定,固定片212与壳体20内侧密封热熔固定。由于弹性取卡杆210与壳体20密封热熔固定,可以防止壳体20内部通过开关孔与外界连通,外界的灰尘或者水汽很难通过开关孔进入壳体20内,防止了灰尘或者水汽对壳体10内元器件的影响,提高了卡托式SIM卡/T卡座自动弹出开关装置使用寿命,本技术可用于手机、平板电脑、智能穿戴等设备中。第二实施例,如图2和图6所示,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区别是:弹性取卡杆210包括弹性帽214和活动杆215,弹性帽214固定在开关孔内,弹性帽214与开关孔密封热熔固定。活动杆215的一端抵接弹性帽214,另一端抵接卡座23的弹片230。第三实施例,本实施例与第二实施例的区别是:复位弹簧211的一端抵接弹性帽214,另一端与抵接卡座23的弹片230。以上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卡托式SIM卡/T卡座自动弹出开关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卡托式SIM卡/T卡座自动弹出开关装置,包括壳体,卡托,设于壳体内的卡座,所述壳体侧壁设有开关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取卡开关组件,所述取卡开关组件包括弹性取卡杆以及设于壳体内的复位弹簧,所述弹性取卡杆穿过开关孔且与壳体固定连接,所述弹性取卡杆的外端位于壳体外侧,弹性取卡杆的内端套有复位弹簧且其内端面抵接卡座的弹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卡托式SIM卡/T卡座自动弹出开关装置,包括壳体,卡托,设于壳体内的卡座,所述壳体侧壁设有开关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取卡开关组件,所述取卡开关组件包括弹性取卡杆以及设于壳体内的复位弹簧,所述弹性取卡杆穿过开关孔且与壳体固定连接,所述弹性取卡杆的外端位于壳体外侧,弹性取卡杆的内端套有复位弹簧且其内端面抵接卡座的弹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托式SIM卡/T卡座自动弹出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取卡开关组件还包括固定片,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聪灵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禾苗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