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卡托普利生物粘附型缓释胶囊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95465 阅读:2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制备卡托普利生物粘附型缓释胶囊的方法:将氨基多糖溶解后与卡托普利原料药混合,倾入到分散相中,向其中加入乳化剂等溶液,高压均质,喷雾干燥,通过控制体系酸碱度、进出风温度、进料流量等,即得到粉末微球,过筛后与粘合剂等混合均匀,制粒,真空干燥,装入空心胶囊,包装即得本发明专利技术产品。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突出特点是:该技术方法具有操作工艺简便稳定、原料来源丰富等优点;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重要意义还在于缓释胶囊制备中采用了具有粘附、缓释双重作用的辅料,结果使胶囊性能更加稳定,克服了突释现象;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的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降解性等特点;本发明专利技术有望开发一种防治心血管疾病的理想药物,具有良好的研究开发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新药研发领域一种卡托普利生物粘附型缓释胶囊的制备方 法.
技术介绍
卡托普利(C即topril,C即)为血管紧张素I转化酶抑制剂,临床上广泛用于 高血压和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治疗.目前,临床常用的是水溶性Cap的糖衣片或普通片,由于 其生物半衰期仅为1. 9h,需要日服3-4次,当摄入总量达到37. 5 75. 0mg时作用仅可维持 6 8h,单剂量po 50mg,峰浓度可达600ug/L以上,而其治疗浓度为50 y g/L.这种较大的 波峰波谷差异可能是引起眩晕、头疼、肠胃道紊乱等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因此,为减轻C即 不良反应,提高C即防治心血管疾病的疗效,迫切需要尽快研制C即的缓释制剂. 近年来,国外尝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有些还申请了专利,但大多仅限于体外研 究,临床数据不充分,实际应用效果尚无定论,国内这方面的研究基本集中于Cap在传统缓 释材料下的释放特性研究,但由于Cap易溶于水,释放较难被阻滞,制成的缓释剂应用过程 中易出现突释现象,PH值的微小改变就会导致明显的准一级分解反应,C即在小肠的偏碱 性环境中不稳定,易分解成不同的代谢物,在胃肠道的靶区域定位困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卡托普利生物粘附型缓释胶囊的制备方法。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益民杨青周莉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5[中国|青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