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下机器人用推进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134096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06 08: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下机器人用推进装置,包括防护壳、第二齿轮和第一套环,所述防护壳的内部安装有马达,且防护壳的右侧设置有连接杆,并且防护壳通过连接杆与安装板相互连接,所述马达的右侧安装有连接轴,所述第二齿轮位于第一齿轮的外侧,所述第一套环位于第二齿轮的外侧,所述第一套环上安装有刀片,且第一套环通过刀片与第二套环相互连接,所述第二套环的内侧设置有滑块,且第二套环通过滑块与滑槽相互连接,所述安装板上开设有孔槽。该水下机器人用推进装置,采用马达通过第一齿轮带动第二齿轮进行旋转,从而个第二齿轮可带动螺旋桨进行旋转,解决了在水压较大的水域潜游时动力不足的现象,为水下机器人的正常工作提供了充足的动力。

A propulsion device for underwater robot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propulsion device for an underwater robot, including a protective shell, a second gear and a first ring. The inside of the protective shell is equipped with a motor, and a connecting rod is arranged on the right side of the protective shell, and the protective shell is connected with the mounting plate through a connecting rod, and the right side of the motor is equipped with a connecting shaft, and the right side of the motor is equipped with a connecting shaft. The second gear is located on the outside of the first gear, the first ring is located on the outside of the second gear, and the first ring is mounted with a blade, and the first ring is connected with the second ring through a blade, and the inside of the second ring is provided with a slider, and the second ring is connected to the slider through a slide block, and the installation is installed. A slot is opened on the board. The underwater robot uses the propulsion device to rotate the second gear by the motor through the first gear, thus the second gear can drive the propeller to rotate, which solves the phenomenon of insufficient power in the submerged water pressure water, and provides sufficient power for the normal work of the underwater robo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下机器人用推进装置
本技术涉及水下机器人设备
,具体为一种水下机器人用推进装置。
技术介绍
我国现阶段对海洋的认识与探索正在朝着更深、更广、更精细的方向发展,水下机器人是人类探索海洋必不可少的工具,推进装置作为水下机器人航行的动力装置,影响着水下机器人的航行速度、航行效率、航行深度以及巡航范围等。目前的推进装置因结构原因,在潜游到多水草的水域时容易被水草缠绕,进而容易导致水下机器人出现动力故障,无法进行正常工作,同时传统的推进装置由单螺旋桨构成,在水压较大的区域容易出现动力不足的现象。针对上述问题,在原有的推进装置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下机器人用推进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目前的推进装置因结构原因,在潜游到多水草的水域时容易被水草缠绕,进而容易导致水下机器人出现动力故障,无法进行正常工作,同时传统的推进装置由单螺旋桨构成,在水压较大的区域容易出现动力不足的现象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下机器人用推进装置,包括防护壳、第二齿轮和第一套环,所述防护壳的内部安装有马达,且防护壳的右侧设置有连接杆,并且防护壳通过连接杆与安装板相互连接,所述马达的右侧安装有连接轴,且连接轴上固定有第一齿轮,并且第一齿轮位于安装板的右侧,所述第二齿轮位于第一齿轮的外侧,且第二齿轮上固定有旋转轴,并且旋转轴上安装有螺旋桨,所述第一套环位于第二齿轮的外侧,且第一套环的内侧设置有齿块,并且第一套环通过齿块与第二齿轮相互连接,所述第一套环上安装有刀片,且第一套环通过刀片与第二套环相互连接,所述第二套环的内侧设置有滑块,且第二套环通过滑块与滑槽相互连接,所述安装板上开设有孔槽。优选的,所述第一齿轮与连接轴构成旋转结构,且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二齿轮和螺旋桨的个数均为4个,且第二齿轮在第一齿轮的外侧等角度分布,并且第二齿轮通过旋转轴与螺旋桨构成旋转结构。优选的,所述第一套环的内侧为齿状结构,且第一套环通过齿块与第二齿轮啮合连接,并且第一套环与第二齿轮构成旋转结构。优选的,所述刀片在第一套环上等角度分布,且刀片的刀口朝向顺时针方向。优选的,所述第二套环与防护壳构成旋转结构,且第二套环内侧的滑块与滑槽卡合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水下机器人用推进装置,1、采用马达通过第一齿轮带动第二齿轮进行旋转,从而4个第二齿轮可带动螺旋桨进行旋转,解决了在水压较大的水域潜游时动力不足的现象,为水下机器人的正常工作提供了充足的动力;2、第二齿轮通过齿块与第一套环啮合连接,方便第二齿轮带动第一套环进行旋转,从而第一套环和第二套环在该推进装置外围进行旋转防护,提高了对该推进装置的防护能力;3、刀片在第一套环上等角度分布,有利于第一套环和第二套环带动刀片进行旋转对水草进行切割,防止该推进装置在多水草区域发生水草缠绕的现象,避免了水下机器人出现动力故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第二齿轮安装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刀片安装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刀片侧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防护壳,2、马达,3、连接杆,4、安装板,5、连接轴,6、第一齿轮,7、第二齿轮,8、旋转轴,9、螺旋桨,10、第一套环,11、齿块,12、刀片,13、第二套环,14、滑块,15、滑槽,16、孔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水下机器人用推进装置,包括防护壳1、第二齿轮7和第一套环10,防护壳1的内部安装有马达2,且防护壳1的右侧设置有连接杆3,并且防护壳1通过连接杆3与安装板4相互连接,马达2的右侧安装有连接轴5,且连接轴5上固定有第一齿轮6,并且第一齿轮6位于安装板4的右侧,第一齿轮6与连接轴5构成旋转结构,且第一齿轮6与第二齿轮7啮合连接,方便第一齿轮6带动第二齿轮7进行旋转,第二齿轮7位于第一齿轮6的外侧,且第二齿轮7上固定有旋转轴8,并且旋转轴8上安装有螺旋桨9,第二齿轮7和螺旋桨9的个数均为4个,且第二齿轮7在第一齿轮6的外侧等角度分布,并且第二齿轮7通过旋转轴8与螺旋桨9构成旋转结构,方便4个第二齿轮7带动对应的螺旋桨9进行旋转,提供了充足的动力,第一套环10位于第二齿轮7的外侧,且第一套环10的内侧设置有齿块11,并且第一套环10通过齿块11与第二齿轮7相互连接,第一套环10的内侧为齿状结构,且第一套环10通过齿块11与第二齿轮7啮合连接,并且第一套环10与第二齿轮7构成旋转结构,有利于第二齿轮7带动第一套环10进行旋转,方便对该推进装置进行防护,第一套环10上安装有刀片12,且第一套环10通过刀片12与第二套环13相互连接,刀片12在第一套环10上等角度分布,且刀片12的刀口朝向顺时针方向,有利于刀片12进行旋转对水草进行切割,有利于防止水草缠绕,第二套环13的内侧设置有滑块14,且第二套环13通过滑块14与滑槽15相互连接,第二套环13与防护壳1构成旋转结构,且第二套环13内侧的滑块14与滑槽15卡合连接,提高了第二套环13进行旋转的稳定性,安装板4上开设有孔槽16。工作原理:当水下机器人在水底启动时,防护壳1内的马达2开始转动,马达2通过连接轴5穿过安装板4带动第一齿轮6进行顺时针旋转,第一齿轮6与第二齿轮7啮合连接,从而第一齿轮6带动第二齿轮7进行旋转,第二齿轮7通过旋转轴8与螺旋桨9相互连接,进而有利于第二齿轮7带动螺旋桨9进行旋转,为水下机器人提供动力,第二齿轮7在带动螺旋桨9进行旋转的同时还通过齿块11带动第一套环10进行顺时针旋转,从而第一套环10带动刀片12进行顺时针旋转,对周围的水草进行切割,防止水草缠绕该推进装置导致动力故障,第一套环10通过刀片12带动第二套环13进行转动,第二套环13通过滑块14和滑槽15在防护壳1的外侧进行旋转,提高了第二套环13旋转的稳定性,安装板4上的孔槽16则是有利于该推进装置在运转过程中排水,这样一种水下机器人用推进装置方便人们的使用。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水下机器人用推进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水下机器人用推进装置,包括防护壳(1)、第二齿轮(7)和第一套环(10),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壳(1)的内部安装有马达(2),且防护壳(1)的右侧设置有连接杆(3),并且防护壳(1)通过连接杆(3)与安装板(4)相互连接,所述马达(2)的右侧安装有连接轴(5),且连接轴(5)上固定有第一齿轮(6),并且第一齿轮(6)位于安装板(4)的右侧,所述第二齿轮(7)位于第一齿轮(6)的外侧,且第二齿轮(7)上固定有旋转轴(8),并且旋转轴(8)上安装有螺旋桨(9),所述第一套环(10)位于第二齿轮(7)的外侧,且第一套环(10)的内侧设置有齿块(11),并且第一套环(10)通过齿块(11)与第二齿轮(7)相互连接,所述第一套环(10)上安装有刀片(12),且第一套环(10)通过刀片(12)与第二套环(13)相互连接,所述第二套环(13)的内侧设置有滑块(14),且第二套环(13)通过滑块(14)与滑槽(15)相互连接,所述安装板(4)上开设有孔槽(1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下机器人用推进装置,包括防护壳(1)、第二齿轮(7)和第一套环(10),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壳(1)的内部安装有马达(2),且防护壳(1)的右侧设置有连接杆(3),并且防护壳(1)通过连接杆(3)与安装板(4)相互连接,所述马达(2)的右侧安装有连接轴(5),且连接轴(5)上固定有第一齿轮(6),并且第一齿轮(6)位于安装板(4)的右侧,所述第二齿轮(7)位于第一齿轮(6)的外侧,且第二齿轮(7)上固定有旋转轴(8),并且旋转轴(8)上安装有螺旋桨(9),所述第一套环(10)位于第二齿轮(7)的外侧,且第一套环(10)的内侧设置有齿块(11),并且第一套环(10)通过齿块(11)与第二齿轮(7)相互连接,所述第一套环(10)上安装有刀片(12),且第一套环(10)通过刀片(12)与第二套环(13)相互连接,所述第二套环(13)的内侧设置有滑块(14),且第二套环(13)通过滑块(14)与滑槽(15)相互连接,所述安装板(4)上开设有孔槽(16)。2.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翔彭静
申请(专利权)人:淮阴师范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