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雨水蓄渗净化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8132817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06 08: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海绵城市雨水蓄渗净化系统,包括:下凹式绿地;雨水多功能接收井,设置在下凹式绿地中,雨水多功能接收井用于接收建筑排放雨水,雨水多功能接收井能够将多余的雨水排放至下凹式绿地中;分流井,邻近下凹式绿地设置,下凹式绿地中多余的雨水能够流入分流井中,分流井具有第一连接管路和第二连接管路;地下式雨水渗透池,与第一连接管路连接;雨水除渣沉砂装置,入口与第二连接管路连通;地下式砂滤池,入口与雨水除渣沉砂装置的出口连通,地下式砂滤池的出口与雨水排水管路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收集、存储、渗透和净化的功能,主体设施建于地下,与周围景观融为一体,不需消耗能源,节地节能,管理维护方便。系统与原有排水管网系统有机结合,对于新建和改建区均适用。

Spongy city rainwater infiltration and purification system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spongy city rainwater storage and infiltration purification system, including the lower concave green space, the rainwater multi-function receiving well, set in the lower concave green space, the rainwater multi-function receiving well for receiving the building discharge rainwater, the rainwater multi-function receiving well can discharge the excess rainwater into the lower concave green space, the shunting well, adjacent. Near the lower concave green space setting, the excess rainwater in the lower concave green space can flow into the diversion well, the diversion well has the first connection line and the second connection pipeline; the underground rainwater permeable pool is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connection pipe; the rainwater desilting and sanding device, the entrance and the second connecting pipeline are connected; the underground sand filter, entrance and rain. The outlet of the water deslagging sand settling device is connected, and the outlet of the underground sand filter is connected with the rainwater drainage pipeline. The invention has the functions of collecting, storing, permeating and purifying. The main facilities are built underground and integrated with the surrounding landscape. It does not need energy consumption, energy saving, management and maintenance. The system is organically combined with the original drainage network system, and is applicable to the newly built and rebuilt are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海绵城市雨水蓄渗净化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海绵城市水循环系统,具体是一种海绵城市雨水蓄渗净化系统。
技术介绍
近年来,我国北京、天津、武汉、长沙、成都、杭州、合肥等大中城市内涝积水现象十分严重,给群众生活和出行带来了极大不便。每逢强降雨,城市瞬间变成“水城”,有些城市甚至造成交通瘫痪。城市内涝的成因主要源自以下几个方面:一城市排水系统承载能力不够。按照国家城市排水管道设计规范,一般排水管道设计能力均为二年一遇的标准,现有的城市管径较小问题直接影响排水是否通畅。二是城市蓄水能力不足。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筑屋面、道路、广场、停车场等大规模硬化面的建设切断了雨水的下渗通道,导致地面径流系数增大,加速了雨水向城市各条排水主干管和河流的汇集,使洪峰流量迅速形成;而且目前,大部分城市雨水调节池数量及规模严重不足,这又对本来已不堪重负的城市排水系统增加了压力。除此以外,还有排水设施不够完善、规划设计不够超前、监管责任不到位等等问题,也是造成城市内涝的因素。目前我国99%的城市都是快排模式,雨水落到硬化地面只能从管道里集中快排。但遇到强降雨快排的排放能力又不能达到预期标准,而且雨水直接排放会使许多严重缺水的城市浪费大量的淡水资源。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海绵城市雨水蓄渗净化系统,以达到能够对雨水进行收集、储存、渗透和净化的目的。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海绵城市雨水蓄渗净化系统,包括:下凹式绿地;雨水多功能接收井,设置在下凹式绿地中,雨水多功能接收井用于接收建筑排放雨水,雨水多功能接收井能够将多余的雨水排放至下凹式绿地中;分流井,邻近下凹式绿地设置,下凹式绿地中多余的雨水能够流入分流井中,分流井具有第一连接管路和第二连接管路;地下式雨水渗透池,与第一连接管路连接;雨水除渣沉砂装置,入口与第二连接管路连通;地下式砂滤池,入口与雨水除渣沉砂装置的出口连通,地下式砂滤池的出口与雨水排水管路连接。进一步地,第一连接管路设置在分流井的侧壁底部,第二连接管路设置在分流井的侧壁上部。进一步地,地下式雨水渗透池的侧壁即底部设置有无纺土工布,地下式雨水渗透池中设置有砾石。进一步地,雨水除渣沉砂装置包括依次设置且连通的旋流筒、浮渣截留室、竖流沉砂室和均衡出水室,旋流筒沿竖直方向设置,旋流筒设置有进口管路和第一排水口,进口管路在竖直方向上高于第一排水口,进口管路沿旋流筒切向设置并与旋流筒内腔连通,第一排水口设置在旋流筒的筒壁上,第一排水口与浮渣截留室连通;浮渣截留室与竖流沉砂室之间的连接壁底部开设有第二通孔;竖流沉砂室与均衡出水室之间的连接壁中部开设有第三通孔;均衡出水室与竖流沉砂室相对的侧壁下部设置有排水管路。进一步地,旋流筒的筒壁上开设有第二排水口,第二排水口位于第一排水口竖直方向的上方,且第二排水口与浮渣截留室连通。进一步地,第一排水口的面积小于第二排水口的面积。进一步地,竖流沉砂室与均衡出水室之间的连接壁上还开设有第五通孔,第五通孔位于第三通孔竖直方向的上方。进一步地,地下式砂滤池包括:沉积室,设置有进水管;砂过滤室,设置在沉积室的一侧,砂过滤室的上部与沉积室的上部连通,砂过滤室内填充有砂过滤介质,砂过滤室的底部设置有集水盲管,集水盲管外周面间隔设置有多个集水孔;溢流出水室,与沉积室的一端和砂过滤室的一端连接,集水盲管的出水端与溢流出水室连通。进一步地,沉积室与砂过滤室之间设置有布水堰,在竖直方向上,布水堰的上表面与砂过滤介质的上表面平齐。沉积室的上部与溢流出水室的上部连通。进一步地,沉积室与溢流出水室之间设置有溢流堰,在竖直方向上,溢流堰的上表面高于砂过滤介质的上表面。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具有收集、存储、渗透和净化的功能,主体设施建于地下,与周围景观融为一体,不需消耗能源,节地节能,管理维护方便。系统与原有排水管网系统有机结合,对于新建和改建区均适用。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总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分流井和地下式雨水渗透池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雨水除渣沉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A-A向剖视图;图5为图3中D-D向剖视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旋流筒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地下式砂滤池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7的E-E向剖视图。图中附图标记:1、建筑屋顶;2、建筑路面;3、下凹式绿地;4、雨水多功能接收井;5、分流井;6、地下式雨水渗透池;7、雨水排水管网;8、雨水除渣沉砂装置;9、地下式砂滤池;10、旋流沉砂室;11、第一清污口;20、浮渣截留室;21、第二清污口;30、竖流沉砂室;31、第三清污口;40、均衡出水室;41、第四清污口;42、排水管路;50、旋流筒;51、进口管路;52、第一排水口;53、第二排水口;61、第一通孔;62、第二通孔;63、第三通孔;64、第四通孔;65、第五通孔;91、进水管;92、沉积室;93、布水堰;94、砂过滤介质;95、集水盲管;96、砂过滤室;97、溢流堰;98、溢流出水室;99、出水管;910、第一人孔;911、第二人孔。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如图1至图8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海绵城市雨水蓄渗净化系统,包括下凹式绿地3、雨水多功能接收井4、分流井5、地下式雨水渗透池6、雨水除渣沉砂装置8和地下式砂滤池9。雨水多功能接收井4设置在下凹式绿地3中,雨水多功能接收井4用于接收建筑排放雨水,雨水多功能接收井4能够将多余的雨水排放至下凹式绿地3中。分流井5邻近下凹式绿地3设置,下凹式绿地3中多余的雨水能够流入分流井5中,分流井5具有第一连接管路和第二连接管路;地下式雨水渗透池6,与第一连接管路连接。雨水除渣沉砂装置8入口与第二连接管路连通。地下式砂滤池9,入口与雨水除渣沉砂装置8的出口连通,地下式砂滤池9的出口与雨水排水管路连接。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具有收集、存储、渗透和净化的功能,主体设施建于地下,与周围景观融为一体,不需消耗能源,节地节能,管理维护方便。雨水通过分流井5进入地下式雨水渗透池6进行入渗,经过下凹式绿地3的净化作用,雨水中的悬浮物显著下降,避免堵塞地下式雨水渗透池6;地下式雨水渗透池6与建筑物基础保持最小距离,可防止对建筑物基础的损害;地下式雨水渗透池6的入渗作用,可减少雨水径流量,加强地下水的补给。需要说明的是,图1至图8中箭头方向为水流方向。具体的,上述建筑包括建筑屋顶1和建筑路面2,上述建筑屋顶1落下的雨水排入雨水多功能接收井4中。上述建筑路面2具有坡度,该建筑路面2靠近建筑屋顶1一侧高于靠近下凹式绿地3的一侧,雨水能够靠自身重力流入到下凹式绿地3中。其中,上述雨水多功能接收井4与现有技术中的雨水多功能接收井相同(参见公开号为CN107143022A),此处仅对其进行简要说明:建筑屋顶1中的雨水汇流至排水管,雨水多功能接收井4具有地块雨水接收管路和筒形本体,地块雨水接收管路一端与排水管连接,另一端与筒形本体连接。筒形本体中能够容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海绵城市雨水蓄渗净化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海绵城市雨水蓄渗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凹式绿地(3);雨水多功能接收井(4),设置在下凹式绿地(3)中,雨水多功能接收井(4)用于接收建筑排放雨水,雨水多功能接收井(4)能够将多余的雨水排放至下凹式绿地(3)中;分流井(5),邻近下凹式绿地(3)设置,下凹式绿地(3)中多余的雨水能够流入分流井(5)中,分流井(5)具有第一连接管路和第二连接管路;地下式雨水渗透池(6),与所述第一连接管路连接;雨水除渣沉砂装置(8),入口与所述第二连接管路连通;地下式砂滤池(9),入口与雨水除渣沉砂装置(8)的出口连通,地下式砂滤池(9)的出口与雨水排水管路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海绵城市雨水蓄渗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凹式绿地(3);雨水多功能接收井(4),设置在下凹式绿地(3)中,雨水多功能接收井(4)用于接收建筑排放雨水,雨水多功能接收井(4)能够将多余的雨水排放至下凹式绿地(3)中;分流井(5),邻近下凹式绿地(3)设置,下凹式绿地(3)中多余的雨水能够流入分流井(5)中,分流井(5)具有第一连接管路和第二连接管路;地下式雨水渗透池(6),与所述第一连接管路连接;雨水除渣沉砂装置(8),入口与所述第二连接管路连通;地下式砂滤池(9),入口与雨水除渣沉砂装置(8)的出口连通,地下式砂滤池(9)的出口与雨水排水管路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绵城市雨水蓄渗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管路设置在分流井(5)的侧壁底部,所述第二连接管路设置在分流井(5)的侧壁上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绵城市雨水蓄渗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地下式雨水渗透池(6)的侧壁及底部设置有无纺土工布,地下式雨水渗透池(6)中设置有砾石。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海绵城市雨水蓄渗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雨水除渣沉砂装置(8)包括依次设置且连通的旋流筒(50)、浮渣截留室(20)、竖流沉砂室(30)和均衡出水室(40);旋流筒(50)沿竖直方向设置,旋流筒(50)设置有进口管路(51)和第一排水口(52),进口管路(51)在竖直方向上高于第一排水口(52),进口管路(51)沿旋流筒(50)切向设置并与旋流筒(50)内腔连通,第一排水口(52)设置在旋流筒(50)的筒壁上,第一排水口(52)与浮渣截留室(20)连通;浮渣截留室(20)与竖流沉砂室(30)之间的连接壁底部开设有第二通孔(62);竖流沉砂室(30)与均衡出水室(40)之间的连接壁中部开设有第三通孔(6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楠梁思懿李杰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