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浮油回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142324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30 18:11
本技术提出一种浮油回收装置,涉及钢铁企业污水处理技术领域,该浮油回收装置设于旋流池内,浮油回收装置包括第一导轨、第二导轨、底座、刮油板和驱动机构,旋流池至少包括旋流池体和设于旋流池体内的吸水井,旋流池体和吸水井之间围合形成环形的旋流空间,第一导轨环设于旋流池体的内壁,第二导轨环设于吸水井的外壁,底座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滑动配合,刮油板设于底座下端,驱动机构设于底座上端并驱动底座绕吸水井的圆周方向移动。本技术提出的浮油回收装置能够有效扩大旋流池内浮油的收集范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钢铁企业污水处理,特别涉及一种浮油回收装置


技术介绍

1、在钢铁企业,连铸浊环水、轧钢浊环水均含油,如何有效的除油是浊环水水质达标的关键,除油的最佳位置在旋流池,现在旋流池内使用的大多为编缆式浮油回收机。编缆式浮油回收机主要由集油带、牵引头、过渡轮、输油泵、电控箱、主机头、集油箱等组成。该浮油回收机设置在旋流池泵层平台,集油带漂浮在旋流池液面上,随着集油带的漂浮收油。其基本工作原理为:依靠一条(或多条)亲油疏水的环形集油带,通过机械传动,以一定的速度,在油水液面上连续不断的回转,将油从旋流池液面中粘附上来,再经挤压把集油带中的油挤落到油箱中,来进行浮油的回收。

2、但在使用中发现,上述浮油回收机还存在很多缺陷。首先,对浮油的收油范围受集油带长度及位置限制。其次,集油带在通过牵引头运行时易产生运动不畅或卡滞现象,严重时可拉断集油带,影响设备正常运行。再次,使用时需频繁更换集油带,收油效果不佳。最后,为后续浊环水处理带来负担,浮油混在水中与悬浮物一起形成油泥,导致用户喷嘴堵塞,影响生产,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3、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人根据多年从事本领域和相关领域的生产设计经验,经过反复试验设计出涉及一种浮油回收装置,以期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浮油回收装置,能够有效扩大浮油收集范围。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一实施例提出一种浮油回收装置,设于旋流池内,其中,所述浮油回收装置包括第一导轨、第二导轨、底座、刮油板和驱动机构,所述旋流池至少包括旋流池体和设于旋流池体内的吸水井,所述旋流池体和所述吸水井之间围合形成环形的旋流空间,所述第一导轨环设于所述旋流池体的内壁,所述第二导轨环设于所述吸水井的外壁,所述底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滑动配合或滚动配合,所述刮油板设于所述底座下端,所述驱动机构设于所述底座上端并驱动所述底座绕所述吸水井的圆周方向移动。

3、如上所述的浮油回收装置,其中,所述吸水井的内壁设置有储油槽,所述吸水井顶端开设有贯通槽,所述贯通槽连通所述储油槽和所述旋流空间。

4、如上所述的浮油回收装置,其中,所述储油槽内设有抽油泵,所述抽油泵连接有输油管。

5、如上所述的浮油回收装置,其中,所述浮油回收装置还包括电控单元,所述电控单元分别与所述驱动机构和所述抽油泵电连接。

6、如上所述的浮油回收装置,其中,所述驱动机构为驱动电机。

7、如上所述的浮油回收装置,其中,所述储油槽内设置有液位计,所述电控单元与所述液位计电连接。

8、如上所述的浮油回收装置,其中,所述第二导轨设置于所述吸水井的顶部,所述第一导轨的高度和所述第二导轨的高度相同。

9、如上所述的浮油回收装置,其中,所述刮油板沿所述旋流池体的径向设置,所述刮油板的一端靠近所述旋流池体,所述刮油板的另一端靠近所述吸水井。

10、如上所述的浮油回收装置,其中,所述刮油板通过高度调节结构与所述底座相连接,所述高度调节结构能够调节所述刮油板的高度。

11、如上所述的浮油回收装置,其中,所述刮油板为钢板或柔性板。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一个技术方案具有以下特点和优点:

13、本技术提出的浮油回收装置,分别在吸水井和旋流池体安装第二导轨、第一导轨,底座在驱动机构的驱动下沿着第一导轨(以及第二导轨)绕旋流空间的圆周方向绕圈运行,通过刮油板收集旋流空间内整个水面上的浮油,大大提高了浮油回收的效果,保证了浮油回收的效果。

14、本技术提出的浮油回收装置,设备体积小、投资少、浮油回收率高,减轻后续浊环水处理构筑物的处理负担,大大改善浊环水水质。

15、本技术提出的浮油回收装置,适用于钢铁企业连铸、轧钢旋流池收浮油,且机能耗低、投资少、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浮油回收装置,设于旋流池内,其特征在于,所述浮油回收装置包括第一导轨、第二导轨、底座、刮油板和驱动机构,所述旋流池至少包括旋流池体和设于旋流池体内的吸水井,所述旋流池体和所述吸水井之间围合形成环形的旋流空间,所述第一导轨环设于所述旋流池体的内壁,所述第二导轨环设于所述吸水井的外壁,所述底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滑动配合或滚动配合,所述刮油板设于所述底座下端,所述驱动机构设于所述底座上端并驱动所述底座绕所述吸水井的圆周方向移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油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水井的内壁设置有储油槽,所述吸水井顶端开设有贯通槽,所述贯通槽连通所述储油槽和所述旋流空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浮油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油槽内设有抽油泵,所述抽油泵连接有输油管。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浮油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浮油回收装置还包括电控单元,所述电控单元分别与所述驱动机构和所述抽油泵电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浮油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为驱动电机。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浮油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油槽内设置有液位计,所述电控单元与所述液位计电连接。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油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轨设置于所述吸水井的顶部,所述第一导轨的高度和所述第二导轨的高度相同。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油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刮油板沿所述旋流池体的径向设置,所述刮油板的一端靠近所述旋流池体,所述刮油板的另一端靠近所述吸水井。

9.如权利要求1或8所述的浮油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刮油板通过高度调节结构与所述底座相连接,所述高度调节结构能够调节所述刮油板的高度。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油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刮油板为钢板或柔性板。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浮油回收装置,设于旋流池内,其特征在于,所述浮油回收装置包括第一导轨、第二导轨、底座、刮油板和驱动机构,所述旋流池至少包括旋流池体和设于旋流池体内的吸水井,所述旋流池体和所述吸水井之间围合形成环形的旋流空间,所述第一导轨环设于所述旋流池体的内壁,所述第二导轨环设于所述吸水井的外壁,所述底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滑动配合或滚动配合,所述刮油板设于所述底座下端,所述驱动机构设于所述底座上端并驱动所述底座绕所述吸水井的圆周方向移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油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水井的内壁设置有储油槽,所述吸水井顶端开设有贯通槽,所述贯通槽连通所述储油槽和所述旋流空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浮油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油槽内设有抽油泵,所述抽油泵连接有输油管。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浮油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浮油回收装置还包括电控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梅花彭彬温凯丽徐亮孙亚萍王海军苏丽张丽云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