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生物活性复合碳源及其使用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生物活性复合碳源及其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141860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30 18: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生物活性复合碳源及其使用方法,其涉及生物环保技术领域,旨在解决工业产品成分较为单一大量使用时容易导致水体受到二次污染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甘油占42‑80份,生物酶分子伴侣为0.5‑1份,生物素1‑2份,生长因子为15‑20份,氨基酸5‑10份,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生物活性复合碳源对生化体系总氮降解有显著促进效果,提高了反硝化活性,改善了体系污泥状态,且不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具有显著的经济与环保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环保技术的,具体为一种生物活性复合碳源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1、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和污水处理厂污水排放标准的日益提高,各方面对污水处理的要求不断提升。目前,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的一级a排放标准是化学需氧量(cod:50mg/l)、总氮(tn:15mg/l,其中氨氮5mg/l)、总磷(tp:0.4mg/l)。在一些环保要求较高的地区,tn的排放浓度要在10mg/l以下。然而,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v类水的cod为40mg/l,tn和氨氮均为2.0mg/l,tp为0.2mg/l。也就是说,符合污水处理厂一级a排放标准的出水进入河道成为地表水之后,必须依靠河道的自净能力进一步降解cod,并去除氮磷,才能达到v类水的水质,这就需要对污水处理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tn的排放标准从20mg/l(一级b)、15mg/l(一级a),提升为10mg/l,甚至5mg/l(昆明a标),逐渐向极限脱氮迈进。

2、伴随着理念的变革,减少外加碳源的需求、降低曝气能耗、更小的占地,利用现有的基础设施开发新工艺成为当前及未来10年的技术方向及挑战。根据现有文献如《城镇污水处理厂碳源投加策略分析》、《基于碳源投加对总氮去除效果影响的研究》可知,污水处理中需投加补充碳源才能达能脱氮除磷所需的c/n比,以往污水处理厂投加碳源主要为化工类产品,如甲醇、乙酸钠、葡萄糖等。

3、现有的工业产品成分较为单一大量使用时容易导致水体受到二次污染,因此,需要开发出一种更加清洁有效的复合有机碳源。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生物活性复合碳源及其使用方法,该生物活性复合碳源对生化池中总氮的去除具有显著的促进效果。

2、本专利技术活性复合碳源,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

3、甘油占42-80份;

4、生物酶分子伴侣为0.5-1份;

5、生物素1-2份;

6、生长因子为15-20份;

7、氨基酸5-10份。

8、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生物酶分子伴侣为苯乙醇、甘氨酸、海藻糖、苯甲醇、甜菜碱、l-脯氨酸和肌醇中的2-3种组合而成。

9、生长因子为氯化铁、硫酸锰、氯化钴、硅酸钠、硫酸铜、硫酸锌中的3-5种组合而成的复合无机盐。

10、氨基酸为缬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苏氨酸,甲硫氨酸,赖氨酸,苯丙氨酸和色氨酸中的3-5种组合而成。

11、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复合活性碳源的添加量按照系统内生化需氧量与总氮比例为3-5添加。

12、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所述复合活性碳源的制备方法,所述复合活性碳源为液体制剂,其制备方法如下:

13、s1、选取恒温搅拌罐,按重量组分往其中加入100-150份水,按配比称取生长因子、氨基酸、生物素、生物酶分子伴侣、甘油,然后再次加水直至溶液达到1000份重量;

14、s2、调整溶液温度保持在20-30℃,,每种组分溶解时间为0.5-2h;

15、s2、搅拌均匀使用密封包装对其进行分装得到生物活性复合碳源溶液。

16、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溶解、搅拌均采用本领域常规手段完成即可,本专利技术不作具体限定。

17、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所述的生物活性复合碳源在处理市政、工业废水和采油废水中的应用,含总氮的市政、工业或采油废水条件为,溶解氧≤3mg/l,温度8-35℃,ph为6-8。

18、具体使用步骤如下:

19、a1、抽取足量的待处理废水注入生化池中;

20、a2、将权利要求5中制得的生物活性复合碳源溶液按照体系中c/n为3-5的标准添加入生化池中;

21、a3、启动生化池中搅拌设备搅拌1-2h充分混合均匀;

22、a4、静置6-8d,测定化学需氧量、总氮含量、总磷含量达到v类水标准后排放即可。

23、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生物活性复合碳源具有更加清洁高效的特点:实验表明,在c/n为4时对总氮的降解效果显著优于其它碳源,同时生物活性复合碳源改善了体系污泥状态,强化了优势菌群,增加了菌群多样性,同时提高了eps(extracellularpolymericsubstances,胞外聚合物)总量。将该碳源应用于市政、工业废水生化处理时,体系总氮约100mg/l左右,按照c/n为4加入该碳源,第3d时出水总氮将为0;该碳源在含高分子有机聚合物质的采油废水中应用时,14d体系污泥浓度由0.6g/l提高至3.66g/l,活性污泥的菌群多样性明显增加,eps总量明显提高,从而提高生化系统去除率,cod等指标明显降低。表明,本专利技术所述生物活性复合碳源对生化体系总氮降解有显著促进效果,提高了反硝化活性,改善了体系污泥状态,且不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具有显著的经济与环保效益。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生物活性复合碳源,其特征在于,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活性复合碳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酶分子伴侣为苯乙醇、甘氨酸、海藻糖、苯甲醇、甜菜碱、L-脯氨酸和肌醇中的2-3种组合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活性复合碳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生长因子为氯化铁、硫酸锰、氯化钴、硅酸钠、硫酸铜、硫酸锌中的3-5种组合而成的复合无机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活性复合碳源,其特征在于:所述氨基酸为缬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苏氨酸,甲硫氨酸,赖氨酸,苯丙氨酸和色氨酸中的3-5种组合而成。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生物活性复合碳源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生物活性复合碳源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生物活性复合碳源及其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物活性复合碳源,其特征在于,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活性复合碳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酶分子伴侣为苯乙醇、甘氨酸、海藻糖、苯甲醇、甜菜碱、l-脯氨酸和肌醇中的2-3种组合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活性复合碳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生长因子为氯化铁、硫酸锰、氯化钴、硅酸钠、硫酸铜、硫酸锌中的3-5种组合而成的复合无机盐。

4.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二军马强刘江涛陈磊张雪峰晏荐
申请(专利权)人:高邮康博环境资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