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浙江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适用于码头的防撞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106701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03 04: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适用于码头的防撞装置,该装置包括悬臂式人行踏板、H型钢、缓冲串以及底板;悬臂式人行踏板位于整个装置的顶部,悬臂式人行踏板的横行面为L形,弯折的短边固定在码头上,长边为悬臂结构;底板位于整个装置的底部,悬臂式人行踏板和底板之间,沿长度方向等距焊接若干竖向H型钢,H型钢外侧套有缓冲串,缓冲串不受约束,能够随水位变化而自由升降,并且紧贴着所要保护的码头,在空间上形成挡墙式围护状态;所述缓冲串由从上至下依次叠加固定的废旧轮胎和填充在废旧轮胎内侧的轻质柔性填充物构成;本发明专利技术装置兼顾强度与可变性,能极大地方便乘客在码头与客船之间行走,有效地保证船在停靠时的稳定性和乘客的舒适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码头的防撞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码头工程的安全防护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码头的防撞装置。
技术介绍
码头是海边、江河边专供轮船或渡船停泊,让乘客上下、货物装卸的建筑物。在停靠过程中,船只会与码头不可避免地碰撞而造成船体的摇晃,这对船上的货物可能会造成损伤,抑或是对乘客(尤其是行动不便的老人与幼儿)形成安全隐患。目前的部分老旧码头通常采用在码头的接触面悬吊一排废旧轮胎作为简陋的缓冲装置。但是,乘客依然会较大幅度摇晃甚至是摔地受伤,可见缓冲防撞的效果较差。除此之外,由于废旧轮胎的存在,船体和码头之间有约一脚宽的孔隙,废旧轮胎的圆形轮廓在被海(江)浪打湿后非常湿滑,若乘客不留神,容易发生人身安全事故,后果严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现有老旧码头的防撞缓冲设备的不足,提供一种适用于码头的防撞装置,其缓冲效果好、耐久性强、构件制作和拼装方便、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且造价较低。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适用于码头的防撞装置,该装置包括悬臂式人行踏板、H型钢、缓冲串以及底板;所述悬臂式人行踏板位于整个装置的顶部,悬臂式人行踏板的横行面为L形,弯折的短边固定在码头上,长边为悬臂结构,作为乘客上下船的通道;所述底板位于整个装置的底部,悬臂式人行踏板和底板之间,沿长度方向等距焊接若干竖向H型钢,H型钢外侧套有缓冲串,缓冲串不受约束,能够随水位变化而自由升降,并且紧贴着所要保护的码头,在空间上形成挡墙式围护状态;所述缓冲串由从上至下依次叠加固定的废旧轮胎和填充在废旧轮胎内侧的轻质柔性填充物构成;所述废旧轮胎作为缓冲吸能的主体;所述轻质柔性填充物由聚氨酯泡沫和天然橡胶从内至外交替紧贴环绕组成,最内层用聚氨酯泡沫进行填充,形成包围H型钢的圆柱;相邻H型钢的距离大于废旧轮胎的直径,且悬臂式人行踏板和底板的宽度均小于废旧轮胎的直径。进一步地,所述H型钢翼缘板与码头平行放置,以抵挡船只撞击码头时产生的弯矩。进一步地,所述废旧轮胎个数视工程具体情况确定,每列之间可保持一致,或从中间向两端依次减少。进一步地,所述废旧轮胎直径在60cm至80cm之间,视工程具体情况进行选择。进一步地,所述聚氨酯泡沫和天然橡胶的圈数和宽度视废旧轮胎规模而定。进一步地,所述悬臂式人行踏板的材质为镀锌花纹钢板,外伸段用一定厚度的天然橡胶进行包裹。进一步地,所述H型钢表面涂抹抗腐蚀层,以有效防止水体的腐蚀作用。进一步地,所述悬臂式人行踏板相对于客船出入口,其两端预留半米长度,底板尺寸、连接方式与悬臂式人行踏板相同,且均涂抹抗腐蚀层,以有效防止水体的腐蚀作用。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人行通道表面设有防滑花纹,提高了乘客上下船时的便捷性和安全性;上下两块钢板将分散的H型钢通过焊接而联系起来,整体性更好,受到冲击时结构内部的自我调节,更大程度地保护码头与船体;废旧轮胎从原先圆截面受压转变为侧面受挤压,可变形程度更大,加之轻质柔性填充物的受力变形能够最大程度地吸收船体冲撞码头时产生的动能;剩余的能量由钢结构框架承担,而H型钢的抵抗弯矩和剪力的性能都比较好;装置由废旧轮胎、轻质柔性填充物、H型钢的优化组合形成三重防撞体系,使得码头效果更有保障;针对海(江)浪的水体腐蚀,装置不仅采用了抗海水冲刷性能的聚氨酯泡沫、天然橡胶粒,还在钢材表面涂抹致密覆盖层,以提高耐久性;轻质柔性填充物由聚氨酯泡沫与天然橡胶交替环绕组成,使缓冲串随水位变化而升降,随时处于防撞的合理位置;将废旧轮胎进行改造利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废旧轮胎难降解的环境问题,提高了经济效益;整个装置通过上下两块钢板与码头通过螺栓连接,便于安装和拆卸。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适用于码头的防撞装置的正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主体框架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底板的螺栓口位置和H型钢焊接位置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反映轻质柔性填充物组成的俯视图;图中,悬臂式人行踏板1、H型钢2、缓冲串3、底板4、废旧轮胎5、H型钢焊接位置6、聚氨酯泡沫7、天然橡胶8、螺栓9。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2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适用于码头的防撞装置,该装置包括悬臂式人行踏板1、H型钢2、缓冲串3以及底板4;所述悬臂式人行踏板1位于整个装置的顶部,悬臂式人行踏板1的横行面为L形,弯折的短边固定在码头上,长边为悬臂结构,作为乘客上下船的通道;所述底板4位于整个装置的底部,悬臂式人行踏板1和底板4之间,沿长度方向等距焊接若干竖向H型钢2,H型钢2外侧套有缓冲串3,缓冲串3不受约束,能够随水位变化而自由升降,并且紧贴着所要保护的码头,在空间上形成挡墙式围护状态;臂式人行踏板1、H型钢2以及底板4共同形成防撞装置的主体框架;所述缓冲串3由从上至下依次叠加固定的废旧轮胎5和填充在废旧轮胎5内侧的轻质柔性填充物构成;所述废旧轮胎5作为缓冲吸能的主体,所述废旧轮胎5个数视工程具体情况确定,每列之间可保持一致,或从中间向两端依次减少。相邻H型钢2的距离大于废旧轮胎5的直径,且悬臂式人行踏板1和底板4的宽度均小于废旧轮胎5的直径。所述悬臂式人行踏板1的材质为镀锌花纹钢板,外伸段用一定厚度的天然橡胶进行包裹。所述H型钢2表面涂抹抗腐蚀层,以有效防止水体的腐蚀作用。如图3所示,所述H型钢2焊接在底板4的H型钢焊接位置6上,H型钢2的翼缘板与码头平行放置,以抵挡船只撞击码头时产生的弯矩。所述悬臂式人行踏板1相对于客船出入口,其两端预留半米长度,底板4尺寸、连接方式与悬臂式人行踏板1相同,均通过螺栓9与码头连接,且均涂抹抗腐蚀层,以有效防止水体的腐蚀作用。如图4所示,所述轻质柔性填充物由聚氨酯泡沫7和天然橡胶8从内至外交替紧贴环绕组成,最内层用聚氨酯泡沫7进行填充,形成包围H型钢2的圆柱;用天然橡胶8紧贴圆柱环绕一圈后,聚氨酯泡沫7再紧贴其环绕一圈,交替紧贴环绕,圈数和宽度视废旧轮胎3规模具体情况而定;所述废旧轮胎5直径在60cm至80cm之间,视工程具体情况进行统一选择。装置工作时,缓冲串3会随着水位的涨落而浮动至船体靠岸时的触碰位置。船体停泊前通常会减速靠近位于岸边的本装置,首先废旧轮胎5作为第一重屏障,受到碰撞后挤压变形,继续将冲击力传递到其内部的轻质柔性填充物以及H型钢2,通过悬臂式人行踏板1和底板4进行内力调节至最佳受力状态,三者共同受力变形,将船体的部分动能被迅速转化为缓冲串3以及H型钢2的形变能储存起来,使得船体速度降低,通过本装置的缓冲吸能作用,大大耗散了船体对码头的撞击力,仅有小部分残余的冲击能会传递至码头,本装置从耐久性的用材到三重屏障的设计理念,都保障了船只停靠码头时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船体彻底停靠后,打开出入口,乘客即可通过本装置的悬臂式人行踏板1上下船,悬臂式人行踏板1特意采用有花纹的钢板,以增加粗糙程度,提高了乘客上下船时的舒适感和安全性。装置在船员正常的靠岸操作下能有效保护码头建筑,材料的耐磨性和耐久性很好,可以长期保证装置的正常运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适用于码头的防撞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适用于码头的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悬臂式人行踏板(1)、H型钢(2)、缓冲串(3)以及底板(4);所述悬臂式人行踏板(1)位于整个装置的顶部,悬臂式人行踏板(1)的横行面为L形,弯折的短边固定在码头上,长边为悬臂结构,作为乘客上下船的通道;所述底板(4)位于整个装置的底部,悬臂式人行踏板(1)和底板(4)之间,沿长度方向等距焊接若干竖向H型钢(2),H型钢(2)外侧套有缓冲串(3),缓冲串(3)不受约束,能够随水位变化而自由升降,并且紧贴着所要保护的码头,在空间上形成挡墙式围护状态;所述缓冲串(3)由从上至下依次叠加固定的废旧轮胎(5)和填充在废旧轮胎(5)内侧的轻质柔性填充物构成;所述废旧轮胎(5)作为缓冲吸能的主体;所述轻质柔性填充物由聚氨酯泡沫(7)和天然橡胶(8)从内至外交替紧贴环绕组成,最内层用聚氨酯泡沫(7)进行填充,形成包围H型钢(2)的圆柱;相邻H型钢(2)的距离稍大于废旧轮胎(5)的直径,且悬臂式人行踏板(1)和底板(4)的宽度均小于废旧轮胎(5)的直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码头的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悬臂式人行踏板(1)、H型钢(2)、缓冲串(3)以及底板(4);所述悬臂式人行踏板(1)位于整个装置的顶部,悬臂式人行踏板(1)的横行面为L形,弯折的短边固定在码头上,长边为悬臂结构,作为乘客上下船的通道;所述底板(4)位于整个装置的底部,悬臂式人行踏板(1)和底板(4)之间,沿长度方向等距焊接若干竖向H型钢(2),H型钢(2)外侧套有缓冲串(3),缓冲串(3)不受约束,能够随水位变化而自由升降,并且紧贴着所要保护的码头,在空间上形成挡墙式围护状态;所述缓冲串(3)由从上至下依次叠加固定的废旧轮胎(5)和填充在废旧轮胎(5)内侧的轻质柔性填充物构成;所述废旧轮胎(5)作为缓冲吸能的主体;所述轻质柔性填充物由聚氨酯泡沫(7)和天然橡胶(8)从内至外交替紧贴环绕组成,最内层用聚氨酯泡沫(7)进行填充,形成包围H型钢(2)的圆柱;相邻H型钢(2)的距离稍大于废旧轮胎(5)的直径,且悬臂式人行踏板(1)和底板(4)的宽度均小于废旧轮胎(5)的直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码头的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奖胡钿钿钮家军江淇熙凌道盛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