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手推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098532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03 02: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手推车,所述手推车包括车把(1)、底板(2)和设置在底板(2)底面的脚轮(3),其中,所述脚轮(3)不在同一平面内,所述脚轮(3)具有多个,成对设置,包括至少3个定向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手推车可以实现行驶路线不易偏移,转向稳定易控,同时延长了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型手推车
本技术涉及手推车搬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手推车。
技术介绍
在生产和生活中,常常需要对一些货物进行转运,在机动车辆不便使用的地方,手推车是常用的搬运工具,包括手推部、底板和脚轮。脚轮安装在底板底部,用于实现底板的整体移动;手推部安装在底板的一端,用于实现操作人员对手推车的掌控,包括移动和方向控制;底板用于盛放货物,可以是平板,也可以是箱体结构。现有手推车的脚轮分布在底板底部的四角,根据脚轮的安装结构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两个定向轮,两个万向轮;另一种是四个脚轮全部是万向轮。两种手推车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1)手推车在行进过程中,常常因路面的不平整而发生路线偏移,容易碰触到周围物品,使得其只能在干净光滑的路面行驶;(2)在手推车转向过程中,由于万向轮与地面的摩擦为滚动摩擦,摩擦力较小,手推车极易滑动发生漂移,导致转向十分难以控制;(3)万向轮转向轴的轴承受力不均匀,导致手推车承重力较差,且由此导致万向轮使用寿命较短;因此,亟需一种转向和行驶均平稳可控、使用寿命长的手推车。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人进行了锐意研究,设计出一种型手推车,所述手推车的脚轮不在同一平面内,成对设置,所述成对的脚轮高度相同,从而完成了本技术。具体来说,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以下方面:(1)一种手推车,所述手推车包括车把1、底板2和设置在底板2底面的脚轮3,其中,所述脚轮3不在同一平面内,其在底板2的底面呈菱形分布,所述位于底板2底面左右两侧的脚轮3为第一脚轮31和第三脚轮33,位于底板2底面前后两侧的脚轮3为第二脚轮32和第四脚轮34。(2)根据上述(1)所述的手推车,其中,所述第一脚轮31、第二脚轮32、第三脚轮33和第四脚轮34均为定向轮。(3)根据上述(1)所述的手推车,其中,所述脚轮3成对设置,所述成对的脚轮3对称分布,以菱形的中心为对称点。(4)根据上述(1)或(3)所述的手推车,其中,所述脚轮3具有4个,分布在菱形的四个顶点处,所述第二脚轮32远离车把1,所述第四脚轮34靠近车把1。(5)根据上述(4)所述的手推车,其中,所述第一脚轮31和第三脚轮33的高度高于第二脚轮32和第四脚轮34的高度。(6)根据上述(3)所述的手推车,其中,所述脚轮3与底板2底面的边缘具有预定距离。(7)根据上述(1)至(6)之一所述的手推车,其中,在手推车正常行驶时,所述第一脚轮31、第二脚轮32和第三脚轮33接触地面,形成三角形,所述手推车的重心位于所述三角形中;在手推车需要转向时,将车把1压下,使得第一脚轮31和第三脚轮33接触地面,第二脚轮32和第四脚轮34不接触地面,实现手推车的转向。(8)根据上述(7)所述的手推车,其中,在手推车正常行驶时,所述第一脚轮31、第三脚轮33和第四脚轮34接触地面,形成三角形,所述手推车的重心位于所述三角形中;在手推车需要转向时,将车把1抬起,使得第一脚轮31和第三脚轮33接触地面,第二脚轮32和第四脚轮34不接触地面,实现手推车的转向。(9)根据上述(1)至(6)之一所述的手推车,其中,所述第一脚轮31、第二脚轮32和第三脚轮33为定向轮,所述第四脚轮34可以替换为万向轮。(10)根据上述(9)所述的手推车,其中,在手推车正常行驶时,所述第一脚轮31、第二脚轮32和第三脚轮33接触地面,形成三角形,所述手推车的重心位于所述三角形中;在手推车需要转向时,将车把1压下,使得第一脚轮31、第三脚轮33和第四脚轮34接触地面,第二脚轮32不接触地面,实现手推车的转向。本技术所具有的有益效果包括:(1)本技术所述手推车,结构简单,操作灵活方便,易于维护,适用范围较广;(2)本技术所述手推车,行驶过程中始终保持至少3个定向脚轮着地,结构稳定,行驶路线不易偏移;(3)本技术所述手推车,转向过程操控稳定方便,不易出现剐蹭现象;(4)本技术所述手推车使用的定向轮,耐磨性好,结实稳定,受力均匀,延长了手推车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示出本技术所述手推车的侧视示意图;图2示出本技术所述手推车的正视示意图;图3示出本技术所述手推车底板底面脚轮分布的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1-车把;2-底板;3-脚轮;31-第一脚轮;32-第二脚轮;33-第三脚轮;34-第四脚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通过这些说明,本技术的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为清楚明确。其中,尽管在附图中示出了实施方式的各种方面,但是除非特别指出,不必按比例绘制附图。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手推车,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手推车包括车把1、底板2和设置在底板2底面的脚轮3,其中,所述脚轮3具有多个,所述脚轮3不在同一平面内。根据本技术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脚轮3包括至少4个,在底板2的底面呈平行四边形分布,优选呈菱形分布。在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脚轮3成对设置,所述成对的脚轮3对称分布,以菱形的中心为对称点。在更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成对的脚轮3的高度相同,所述脚轮3包括至少3个定向轮。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脚轮的高度具体是指:脚轮同地面接触的底端与脚轮同底板接触的顶端之间的距离。其中,定向轮的耐磨性好,结实稳定,轴承受力均匀,且运动过程中方向不能改变,有利于保证手推车的行驶路线。根据本技术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如图3所示,所述脚轮3具有4个,分布在菱形的四个顶点处,所述位于底板2底面左右两侧的脚轮3为第一脚轮31和第三脚轮33,所述位于底板2底面前后两侧的脚轮3为第二脚轮32和第四脚轮34,所述第二脚轮32远离车把1,所述第四脚轮34靠近车把1。其中,在本技术中,以手推车前进方向为前方,车把方向为后方,底板左右两侧为左方和右方。在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脚轮31和第三脚轮33的高度高于第二脚轮32和第四脚轮34,例如,高度差为3mm~5mm。其中,第一脚轮31和第三脚轮33为成对设置,高度相同;第二脚轮32和第四脚轮34成对设置,高度相同。根据本技术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脚轮3与底板2底面的边缘具有预定距离。在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脚轮31和第三脚轮33与底板2底面左右两侧边缘的距离不小于相应脚轮的半径,所述第二脚轮32和第四脚轮34与底板2底面前后两侧边缘的距离不小于相应脚轮的半径。根据本技术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脚轮31、第二脚轮32、第三脚轮33和第四脚轮34均为定向轮,在手推车正常行驶时,所述第一脚轮31、第二脚轮32和第三脚轮33接触地面,形成三角形,所述手推车的重心位于所述三角形中。其中,在手推车正常行驶过程中,始终保持三轮着地,使得三个脚轮与地面的三个接触点形成三角形,使得手推车行驶过程中结构稳定。在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手推车需要转向时,将车把1压下,使得第一脚轮31和第三脚轮33接触地面,第二脚轮32和第四脚轮34不接触地面,实现手推车的转向。其中,所述四个脚轮均为定向轮,保证了手推车在行驶过程中方向不改变,实现了行驶过程的平稳性。其中,搬运人员对手推车的车把1施加旋转的力,促使底板以所述第一脚轮31和第三脚轮33与地面的接触点为支点发生转动,进而实现手推车的转向。根据本实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新型手推车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手推车,所述手推车包括车把(1)、底板(2)和设置在底板(2)底面的脚轮(3),其特征在于,所述脚轮(3)不在同一平面内,其在底板(2)的底面呈菱形分布,所述位于底板(2)底面左右两侧的脚轮(3)为第一脚轮(31)和第三脚轮(33),位于底板(2)底面前后两侧的脚轮(3)为第二脚轮(32)和第四脚轮(34),所述第一脚轮(31)和第三脚轮(33)的高度高于第二脚轮(32)和第四脚轮(34)的高度,高度差为3mm~5mm,所述第一脚轮(31)、第二脚轮(32)、第三脚轮(33)和第四脚轮(34)均为定向轮,所述脚轮(3)成对设置,所述成对的脚轮(3)对称分布,以菱形的中心为对称点,所述脚轮(3)与底板(2)底面的边缘具有预定距离,所述第一脚轮(31)和第三脚轮(33)与底板(2)底面左右两侧边缘的距离不小于相应脚轮的半径,所述第二脚轮(32)和第四脚轮(34)与底板(2)底面前后两侧边缘的距离不小于相应脚轮的半径,在手推车正常行驶时,所述第一脚轮(31)、第二脚轮(32)和第三脚轮(33)接触地面,形成三角形,所述手推车的重心位于所述三角形中;在手推车需要转向时,将车把(1)压下,使得第一脚轮(31)和第三脚轮(33)接触地面,第二脚轮(32)和第四脚轮(34)不接触地面,实现手推车的转向,在手推车正常行驶时,所述第一脚轮(31)、第三脚轮(33)和第四脚轮(34)接触地面,形成三角形,所述手推车的重心位于所述三角形中;在手推车需要转向时,将车把(1)抬起,使得第一脚轮(31)和第三脚轮(33)接触地面,第二脚轮(32)和第四脚轮(34)不接触地面,实现手推车的转向。...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推车,所述手推车包括车把(1)、底板(2)和设置在底板(2)底面的脚轮(3),其特征在于,所述脚轮(3)不在同一平面内,其在底板(2)的底面呈菱形分布,所述位于底板(2)底面左右两侧的脚轮(3)为第一脚轮(31)和第三脚轮(33),位于底板(2)底面前后两侧的脚轮(3)为第二脚轮(32)和第四脚轮(34),所述第一脚轮(31)和第三脚轮(33)的高度高于第二脚轮(32)和第四脚轮(34)的高度,高度差为3mm~5mm,所述第一脚轮(31)、第二脚轮(32)、第三脚轮(33)和第四脚轮(34)均为定向轮,所述脚轮(3)成对设置,所述成对的脚轮(3)对称分布,以菱形的中心为对称点,所述脚轮(3)与底板(2)底面的边缘具有预定距离,所述第一脚轮(31)和第三脚轮(33)与底板(2)底面左右两侧边缘的距离不小于相应脚轮的半径,所述第二脚轮(32)和第四脚轮(34)与底板(2)底面前后两侧边缘的距离不小于相应脚轮的半径,在手推车正常行驶时,所述第一脚轮(31)、第二脚轮(32)和第三脚轮(33)接触地面,形成三角形,所述手推车的重心位于所述三角形中;在手推车需要转向时,将车把(1)压下,使得第一脚轮(31)和第三脚轮(33)接触地面,第二脚轮(32)和第四脚轮(34)不接触地面,实现手推车的转向,在手推车正常行驶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宫立财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东方和利厨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