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志护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智能行李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098530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03 02: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智能行李车,其结构包括托板、固定绳、拉杆、爬梯轮,托板设有连接板、保护罩、行走轮,拉杆设有暗扣、手杆、支杆,爬梯轮设有轮轴、安装板、轱辘,轮轴焊接于安装板背面,安装板焊接于轮轴,上,轱辘通过螺栓铆合连接于安装板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有一种爬梯轮,能够通过爬梯轮上下楼梯,避免使用者上下楼梯时需要提起行李车,费时费力,反而达不到便利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智能行李车
本技术是一种新型智能行李车,属于智能行李车领域。
技术介绍
由于工作探亲等多种原因,人们经常需要外出旅行,春运及其它乘车高峰时期卧铺硬座很难买到,有时还需要带很多行李,使旅客朋友们在旅行途中倍感身心俱疲。现有技术公开申请号为CN201521019174.9的一种新型智能行李车,本技术涉及手拉车
,具体的说是一种多功能手拉行李车,包括行李车主支撑架、行李车车轮以及轮轴,其特征在于,行李车主支撑架的一侧侧端设有前支撑组件,另一侧侧端上下分别设有后支撑组件以及靠背组件,前支撑组件通过转轴与行李车主支撑架的一侧侧端上下转动连接,靠背组件使用铰链与行李车主支撑架的另一侧侧端向上转动连接,后支撑组件通过转轴与行李车主支撑架的另一侧侧端向下转动连接,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其优点在携带方便,功能更多更实用。但是,现有技术设备不具有能够上下楼梯的装置,避免使用者上下楼梯时需要提起行李车,费时费力,反而达不到便利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智能行李车,以解决现有技术不具有能够上下楼梯的装置,避免使用者上下楼梯时需要提起行李车,费时费力,反而达不到便利的效果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新型智能行李车,其结构包括托板、固定绳、拉杆、爬梯轮,所述托板通过螺纹啮合连接于支杆底部,所述固定绳嵌设于托板上,所述拉杆通过螺纹啮合连接于托板上方,所述爬梯轮通过螺纹啮合连接于托板底部,所述托板设有连接板、保护罩、行走轮,所述连接板焊接于保护罩上,所述保护罩通过螺纹啮合连接于支杆底部,所述行走轮通过螺纹啮合连接于托板底部;所述拉杆设有暗扣、手杆、支杆,所述暗扣嵌设于手杆上表面,所述手杆通过螺纹啮合连接于支杆上方,所述支杆通过螺纹啮合连接于保护罩与拉杆之间;所述爬梯轮设有轮轴、安装板、轱辘,所述轮轴焊接于安装板背面,所述安装板焊接于轮轴,上,所述轱辘通过螺栓铆合连接于安装板上。进一步的,所述行走轮为圆形结构,行走轮设有框架、橡胶圈,所述框架通过螺栓铆合连接于安装板上,所述橡胶圈设于框架外表面。进一步的,所述拉杆设有支撑板、连接头,所述支撑板焊接于连接头之间,所述连接头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设有旋转螺纹,所述连接头通过旋转螺纹啮合连接于手杆与支杆之间。进一步的,所述手杆为圆形杆结构,手杆设有连接杆、防滑橡胶套,所述连接杆嵌设于防滑橡胶套内部,所述防滑橡胶套设于连接杆外表面,所述手杆通过螺纹啮合连接于连接头上。进一步的,所述支杆为中空圆形结构,支杆设有旋转螺纹,所述旋转螺纹设于支杆两端,所述支杆通过旋转螺纹啮合连接于连接头与保护罩之间。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板设有支板、安装孔,所述安装板有三条支板焊接而成,所述安装孔分别嵌设于支板末端,所述安装孔设有旋转螺纹,所述安装板通过螺栓贯穿安装孔啮合连接于轱辘上。进一步的,所述轱辘为圆形结构,轱辘设有框架、橡胶圈,所述框架通过螺栓铆合连接于安装板上,所述橡胶圈设于框架外表面。本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设有一种爬梯轮,能够通过爬梯轮上下楼梯,避免使用者上下楼梯时需要提起行李车,费时费力,反而达不到便利的效果。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一种新型智能行李车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一种爬梯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托板-1、固定绳-2、拉杆-3、爬梯轮-4、连接板-10、保护罩-11、行走轮-12、暗扣-30、手杆-31、支杆-32、轮轴-40、安装板-41、轱辘-42。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请参阅图1-图2,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智能行李车,其结构包括托板1、固定绳2、拉杆3、爬梯轮4,所述托板1通过螺纹啮合连接于支杆32底部,所述固定绳2嵌设于托板1上,所述拉杆3通过螺纹啮合连接于托板1上方,所述爬梯轮4通过螺纹啮合连接于托板1底部,所述托板1设有连接板10、保护罩11、行走轮12,所述连接板10焊接于保护罩11上,所述保护罩11通过螺纹啮合连接于支杆32底部,所述行走轮12通过螺纹啮合连接于托板1底部;所述拉杆3设有暗扣30、手杆31、支杆32,所述暗扣30嵌设于手杆31上表面,所述手杆31通过螺纹啮合连接于支杆32上方,所述支杆32通过螺纹啮合连接于保护罩11与拉杆3之间;所述爬梯轮4设有轮轴40、安装板41、轱辘42,所述轮轴40焊接于安装板41背面,所述安装板41焊接于轮轴40,上,所述轱辘42通过螺栓铆合连接于安装板41上,所述行走轮12为圆形结构,行走轮12设有框架、橡胶圈,所述框架通过螺栓铆合连接于安装板41上,所述橡胶圈设于框架外表面,所述拉杆3设有支撑板、连接头,所述支撑板焊接于连接头之间,所述连接头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设有旋转螺纹,所述连接头通过旋转螺纹啮合连接于手杆31与支杆32之间,所述手杆31为圆形杆结构,手杆31设有连接杆、防滑橡胶套,所述连接杆嵌设于防滑橡胶套内部,所述防滑橡胶套设于连接杆外表面,所述手杆31通过螺纹啮合连接于连接头上,所述支杆32为中空圆形结构,支杆32设有旋转螺纹,所述旋转螺纹设于支杆32两端,所述支杆32通过旋转螺纹啮合连接于连接头与保护罩11之间,所述安装板41设有支板、安装孔,所述安装板41有三条支板焊接而成,所述安装孔分别嵌设于支板末端,所述安装孔设有旋转螺纹,所述安装板41通过螺栓贯穿安装孔啮合连接于轱辘42上,所述轱辘42为圆形结构,轱辘42设有框架、橡胶圈,所述框架通过螺栓铆合连接于安装板41上,所述橡胶圈设于框架外表面。本专利所说的爬梯轮在安装盘上设置至少三个滚轮,这样在爬楼梯时滚轮可以轮流与楼梯接触,从而能够在楼梯上连续移动。使用时,通过设爬梯轮的三个轮子轮流转动,能够将行李车拉拽上楼,无需将行李车提起。本技术的托板-1、固定绳-2、拉杆-3、爬梯轮-4、连接板-10、保护罩-11、行走轮-12、暗扣-30、手杆-31、支杆-32、轮轴-40、安装板-41、轱辘-42,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本技术解决的问题是现有技术不具有能够上下楼梯的装置,避免使用者上下楼梯时需要提起行李车,费时费力,反而达不到便利的效果,本技术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通过设有一种爬梯轮,能够通过爬梯轮上下楼梯,避免使用者上下楼梯时需要提起行李车,费时费力,反而达不到便利的效果。具体如下所述:所述爬梯轮4设有轮轴40、安装板41、轱辘42,所述轮轴40焊接于安装板40背面,所述安装板41焊接于轮轴40,上,所述轱辘42通过螺栓铆合连接于安装板41上。安装板材质不锈钢铝合金铁耐腐蚀性高中低坚固性中高低综上所述:当安装板材质为不锈钢时,耐腐蚀性最高,当安装板材质为铝合金时,安装板材质的坚固性最高,因此可以在不锈钢和铝合金之间做选择。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新型智能行李车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智能行李车,其结构包括托板(1)、固定绳(2)、拉杆(3)、爬梯轮(4),所述托板(1)通过螺纹啮合连接于支杆(32)底部,所述固定绳(2)嵌设于托板(1)上,所述拉杆(3)通过螺纹啮合连接于托板(1)上方,所述爬梯轮(4)通过螺纹啮合连接于托板(1)底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板(1)设有连接板(10)、保护罩(11)、行走轮(12),所述连接板(10)焊接于保护罩(11)上,所述保护罩(11)通过螺纹啮合连接于支杆(32)底部,所述行走轮(12)通过螺纹啮合连接于托板(1)底部;所述拉杆(3)设有暗扣(30)、手杆(31)、支杆(32),所述暗扣(30)嵌设于手杆(31)上表面,所述手杆(31)通过螺纹啮合连接于支杆(32)上方,所述支杆(32)通过螺纹啮合连接于保护罩(11)与拉杆(3)之间;所述爬梯轮(4)设有轮轴(40)、安装板(41)、轱辘(42),所述轮轴(40)焊接于安装板(41)背面,所述安装板(41)焊接于轮轴(40),上,所述轱辘(42)通过螺栓铆合连接于安装板(41)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智能行李车,其结构包括托板(1)、固定绳(2)、拉杆(3)、爬梯轮(4),所述托板(1)通过螺纹啮合连接于支杆(32)底部,所述固定绳(2)嵌设于托板(1)上,所述拉杆(3)通过螺纹啮合连接于托板(1)上方,所述爬梯轮(4)通过螺纹啮合连接于托板(1)底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板(1)设有连接板(10)、保护罩(11)、行走轮(12),所述连接板(10)焊接于保护罩(11)上,所述保护罩(11)通过螺纹啮合连接于支杆(32)底部,所述行走轮(12)通过螺纹啮合连接于托板(1)底部;所述拉杆(3)设有暗扣(30)、手杆(31)、支杆(32),所述暗扣(30)嵌设于手杆(31)上表面,所述手杆(31)通过螺纹啮合连接于支杆(32)上方,所述支杆(32)通过螺纹啮合连接于保护罩(11)与拉杆(3)之间;所述爬梯轮(4)设有轮轴(40)、安装板(41)、轱辘(42),所述轮轴(40)焊接于安装板(41)背面,所述安装板(41)焊接于轮轴(40),上,所述轱辘(42)通过螺栓铆合连接于安装板(41)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智能行李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轮(12)为圆形结构,行走轮(12)设有框架、橡胶圈,所述框架通过螺栓铆合连接于安装板(41)上,所述橡胶圈设于框架外表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志护
申请(专利权)人:李志护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