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野生连翘叶茶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8087877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02 21: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野生连翘叶茶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采摘连翘叶;S2、将连翘叶在室内摊开;S3、第二天将连翘叶切条;S4、切条后的连翘叶进行杀青;S5、将杀青后的连翘叶分开,使用吹风机进行降温和晾干;S6、将连翘叶放入揉捻机中进行揉捻;S7、将揉捻后的连翘叶进行烘干;S8、将烘干后的连翘叶分为干湿两类;S9、将湿类连翘叶放入揉捻机中揉捻;S10、将所有连翘叶成堆堆放,每天翻动一次;直到连翘叶的含水量达到20%;S11、将所有连翘叶放入烘箱中再次烘干;S12、将烘干后的连翘叶取出密封后放入室内密封保存2至3个月得到连翘茶。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作为养生饮品,而且连翘茶叶中的有效物质含量高,每泡中的含量相对均匀,茶香茶色十足。

A method for making wild Forsythia leaf tea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method for making wild Forsythia leaf tea, including the following steps: S1, the leaves of Forsythia Forsythia; S2, the forsythia leaf in the room; S3, second days to cut the forsythia leaf; S4, the forsythia leaf after cutting the blade for killing; S5, the leaves of Forsythia Forsythia after the killing, so as to cool and dry with the blower; S6, will The leaves of Forsythia Forsythia are put into the kneading machine to be twisted; S7, the forsythia leaf after the kneading is dried; S8, the dried Forsythia leaves are divided into two types of dry and wet; S9, the wet type Forsythia leaves are put into the twisting machine; S10, all the forsythia leaves are piled up once a day; until the water content of the forsythia leaf reaches 20%; S11, will be Forsythia leaves were placed in the oven to dry again. S12, the forsythia leaves were dried and sealed, then stored in indoor sealed for 2 to 3 months to get Forsythia tea. The invention can be used as health drink, and the content of effective substances in Forsythia tea is high, and the content of each bubble is relatively uniform, and the tea aroma is full of tea col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野生连翘叶茶制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茶叶领域,特别是一种野生连翘叶茶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连翘属性:苦,微寒。归肺、心、胆经。连翘有广谱抗菌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贺氏痢疾杆菌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对其他致病菌、流感病毒、真菌都有一定抑制作用。有抗炎作用。本品所含齐墩果酸有强心、利尿及降血压作用,维生素P可降低血管通透性及脆性,防止溶血。煎剂有镇吐作用、抗肝损伤作用。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疏散风热。主治痈肿疮毒,痰核瘰疬,外感风热,温病初起,热淋涩痛等。连翘叶也有上述的功能,现在对连翘叶的应用十分欠缺,大量的连翘叶被浪费掉,而且常见的连翘茶每泡有效物质含量不均匀,且总体含有的有效物质量较少,且茶香和茶色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野生连翘叶茶制作方法,可以作为养生饮品,而且连翘茶叶中的有效物质含量高,每泡中的含量相对均匀,茶香茶色十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这样的技术方案实现的,野生连翘叶茶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采摘新鲜连翘叶;S2、将采摘后的连翘叶在室内摊开;S3、第二天早上将在室内摊开的连翘叶进行切条;S4、将切条后的连翘叶进行杀青;S5、将杀青后的粘在一起的连翘叶分开,并使用吹风机进行降温和晾干;S6、当连翘叶表面无明显水分后,将连翘叶放入揉捻机中进行揉捻;S7、将揉捻后的连翘叶放入烘箱中进行烘干;S8、将烘干后的连翘叶按照含水量15%为界限将连翘叶分为干湿两类;S9、将湿类连翘叶再次放入揉捻机中揉捻;S10、将已经烘干的湿类连翘叶和干类连翘叶成堆堆放,每天翻动一次;直到连翘叶的含水量达到20%;S11、将所有连翘叶放入烘箱中再次烘干;S12、将烘干后的连翘叶取出密封后放入室内密封保存2至3个月得到连翘茶。进一步地,采摘连翘叶的时间为每年的5至7月。进一步地,步骤S2中,连翘叶摊开的厚度不超过3厘米;连翘叶的摊开环境的温度不超过20摄氏度,风速不超过5Km/h。进一步地于,步骤S3中,切条后的连翘叶的宽度为0.8~1厘米,长度为3~4厘米。进一步地,步骤S4中,连翘的杀青包括以下步骤;SS1、将清水加热至沸腾后,按照清水与连翘叶的重量比为2~3向清水中加入连翘叶;SS2、使用工具搅动清水,使得连翘叶充分与清水接触,同时保持清水沸腾;SS3、5~7分钟后将连翘叶从清水中过滤出。进一步地,步骤S6中,揉炼机中成条状的连翘叶为50%~70%成条状或揉捻时间不少于10分钟就停止揉捻。进一步地,步骤S7中,烘箱的温度设定为45~60摄氏度,直到连翘叶的含水量为13%~18%就停止烘干;进一步地,步骤S9中,直到湿类连翘叶全部成条形后停止揉捻。进一步地,步骤S10中,连翘叶成锥形堆放,每堆的高度不超过1米。进一步地,步骤S11中,烘箱的温度设定为45~60摄氏度,当连翘叶的含水量为3%~8%就停止烘干。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的优点:通过对新鲜的连翘叶的摊开处理,使得连翘叶的细胞部分失水,从而在后续杀青过程中,细胞中的大量物质不会进入清水中,使得连翘叶的有效物质得到保留;使得制作的连翘茶的功效更好。杀青后通过吹风机快速的将连翘叶片上的高温水分进行蒸发使得连翘叶的细胞壁的破坏较小,进而使得在后续的泡茶的过程后,连翘茶每泡的有效含量分布相对均匀。采用多次揉捻的方式,使得连翘茶叶的外形完整度高,茶叶更为美观,通过成堆发酵和后续的密封保存发酵使得连翘茶的茶香味更足。本专利技术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专利技术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来实现和获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野生连翘叶茶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在每年的5月采摘新鲜连翘叶;S2、将采摘后的连翘叶在室内摊开,摊开的厚度为3厘米,摊开环境的温度不超过20摄氏度,风速不超过5Km/h;通过对新鲜的连翘叶的摊开处理,使得连翘叶的细胞部分失水,从而在后续杀青过程中,细胞中的大量物质不会进入清水中,使得连翘叶的有效物质得到保留;使得制作的连翘茶的功效更好。S3、第二天早上将在室内摊开的连翘叶进行切条;切条后的连翘叶的宽度为0.8厘米,长度为3厘米;切制后的连翘叶方便后续的揉捻而且在泡茶的时候连翘叶可以快速张开使得连翘叶中的有效物质可以更快的渗入水中。S4、将切条后的连翘叶进行杀青;杀青包括以下步骤;SS1、将清水加热至沸腾后,按照清水与连翘叶的重量比为2向清水中加入连翘叶;SS2、使用工具搅动清水,使得连翘叶充分与清水接触,同时保持清水沸腾;SS3、5分钟后将连翘叶从清水中过滤出。S5、将杀青后的粘在一起的连翘叶分开,并使用吹风机进行降温和晾干;杀青后通过吹风机快速的将连翘叶片上的高温水分进行蒸发使得连翘叶的细胞壁的破坏较小,进而使得在后续的泡茶的过程后,连翘茶每泡的有效含量分布相对均匀。S6、当连翘叶表面无明显水分后,将连翘叶放入揉捻机中进行揉捻;揉炼机中成条状的连翘叶为50%成条状或揉捻时间不少于10分钟就停止揉捻。S7、将揉捻后的连翘叶放入烘箱中进行烘干;烘箱的温度设定为45摄氏度,直到连翘叶的含水量为13%就停止烘干;S8、将烘干后的连翘叶按照含水量15%为界限将连翘叶分为干湿两类;S9、将湿类连翘叶再次放入揉捻机中揉捻;直到湿类连翘叶全部成条形后停止揉捻。S10、将已经烘干的湿类连翘叶和干类连翘叶成锥形堆放,每堆的高度不超过1米,每天翻动一次;直到连翘叶的含水量达到20%;堆放高度不超过1米使得,每堆连翘茶的中心到外部的距离不至于过大,从而使得中心处的热量可以传递出来,通过每天翻动,使得连翘叶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均匀,最后使得连翘叶的发酵均匀。S11、将所有连翘叶放入烘箱中再次烘干;烘箱的温度设定为45摄氏度,当连翘叶的含水量为3%就停止烘干。S12、将烘干后的连翘叶取出密封后放入室内密封保存2个月得到连翘茶。整个连翘茶的制作过程采用多次揉捻的方式,使得连翘茶叶的外形完整度高,茶叶更为美观,通过成堆发酵和后续的密封保存发酵使得连翘茶的茶香味更足。实施例2:野生连翘叶茶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在每年的7月采摘新鲜连翘叶;S2、将采摘后的连翘叶在室内摊开,摊开的厚度2厘米,摊开环境的温度不超过20摄氏度,风速不超过5Km/h;通过对新鲜的连翘叶的摊开处理,使得连翘叶的细胞部分失水,从而在后续杀青过程中,细胞中的大量物质不会进入清水中,使得连翘叶的有效物质得到保留;使得制作的连翘茶的功效更好。S3、第二天早上将在室内摊开的连翘叶进行切条;切条后的连翘叶的宽度为1厘米,长度为4厘米;切制后的连翘叶方便后续的揉捻而且在泡茶的时候连翘叶可以快速张开使得连翘叶中的有效物质可以更快的渗入水中。S4、将切条后的连翘叶进行杀青;杀青包括以下步骤;SS1、将清水加热至沸腾后,按照清水与连翘叶的重量比为3向清水中加入连翘叶;SS2、使用工具搅动清水,使得连翘叶充分与清水接触,同时保持清水沸腾;SS3、7分钟后将连翘叶从清水中过滤出。S5、将杀青后的粘在一起的连翘叶分开,并使用吹风机进行降温和晾干;杀青后通过吹风机快速的将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野生连翘叶茶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野生连翘叶茶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采摘新鲜连翘叶;S2、将采摘后的连翘叶在室内摊开;S3、第二天早上将在室内摊开的连翘叶进行切条;S4、将切条后的连翘叶进行杀青;S5、将杀青后的粘在一起的连翘叶分开,并使用吹风机进行降温和晾干;S6、当连翘叶表面无明显水分后,将连翘叶放入揉捻机中进行揉捻;S7、将揉捻后的连翘叶放入烘箱中进行烘干;S8、将烘干后的连翘叶按照含水量15%为界限将连翘叶分为干湿两类;S9、将湿类连翘叶再次放入揉捻机中揉捻;S10、将已经烘干的湿类连翘叶和干类连翘叶成堆堆放,每天翻动一次;直到连翘叶的含水量达到20%;S11、将所有连翘叶放入烘箱中再次烘干;S12、将烘干后的连翘叶取出密封后放入室内密封保存2至3个月得到连翘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野生连翘叶茶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野生连翘叶茶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采摘新鲜连翘叶;S2、将采摘后的连翘叶在室内摊开;S3、第二天早上将在室内摊开的连翘叶进行切条;S4、将切条后的连翘叶进行杀青;S5、将杀青后的粘在一起的连翘叶分开,并使用吹风机进行降温和晾干;S6、当连翘叶表面无明显水分后,将连翘叶放入揉捻机中进行揉捻;S7、将揉捻后的连翘叶放入烘箱中进行烘干;S8、将烘干后的连翘叶按照含水量15%为界限将连翘叶分为干湿两类;S9、将湿类连翘叶再次放入揉捻机中揉捻;S10、将已经烘干的湿类连翘叶和干类连翘叶成堆堆放,每天翻动一次;直到连翘叶的含水量达到20%;S11、将所有连翘叶放入烘箱中再次烘干;S12、将烘干后的连翘叶取出密封后放入室内密封保存2至3个月得到连翘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野生连翘叶茶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采摘连翘叶的时间为每年的5至7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野生连翘叶茶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连翘叶摊开的厚度不超过3厘米;连翘叶的摊开环境的温度不超过20摄氏度,风速不超过5Km/h。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野生连翘叶茶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德林
申请(专利权)人:巫山县德林旅游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