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器内表面化学气相沉积涂层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807562 阅读:2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容器内表面化学气相沉积涂层方法,该方法可以解决只有一个开口的容器,或者单向多个开口容器,或者有两个开口但其夹角小于90°、或者两个开口未开在沿容器最长方向两端的容器内表面涂层的制备。利用容器(1)本身的开口(2)连接一进气管(3),向容器(1)内插入一根导流管(4),导流管内口(4a)插到容器最长方向的顶端,作为尾气排出通道,反应气体在容器内表面沉积后,尾气通过位于容器内部的导流管内口(4a)通过导流管(4)排出,导流管外口(4b)处连接真空泵,沉积过程中容器内压强始终保持一定值,可采用常压或减压化学气相沉积。采用此方法可在容器内表面连续均匀地沉积涂层,并可降低生产周期。(*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化学气相沉积是一种先进的薄膜制备技术,可制备包括陶瓷、难熔金属等在内的结构或功能薄膜,在冶金、机械、航空航天、核、能源等领域有着广泛地应用。化学气相沉积是通过沉积物的气相前驱体的化学反应生成,因为有气相连续供给,所以一般选择直筒式反应器,需要沉积工件放置在反应器高温处,反应气体从工件一端对应的反应器进气口进入,在高温区反应生成固相产物和气相尾气,固相产物沉积在工件表面,气相尾气从工件另一端对应的反应器排气口排出。一般的化学气相沉积技术均适于在各种工件的外表面制备涂层,但是不适于一些特殊容器的内表面涂层。比如只有一个开口的容器,反应气体不能连续进出;容器有两个开口,但其夹角小于90°,或两个开口未开在沿容器最长方向的两端,一个开口进气,一个开口出气,可以实现连续工作,但是容器内容易产生死角,沉积涂层不完整。实际应用中,核工业用来储存氚的圆柱形容器,两端均密封,仅在一端预留有细管用以充氚,容器内表面需要沉积氧化铝、碳化硅等阻氚涂层。由于所预留细管口径小,虽然可以用脉冲化学气相沉积法,通过间断性充气、反应、抽气,再充气循环往复的方法沉积阻氚涂层,但是周期较长,而且气相形核导致涂层质量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该方法可以有效地解决只有一个开口的容器,或者单向多个开口容器,或者有两个开口但其夹角小于90°、或者两个开口未开在沿容器最长方向两端的容器内表面涂层的制备。一种,利用容器1本身的开口2连接一进气管3,向容器1内插入一根导流管4,导流管内口4a插到容器最长方向的顶端,作为尾气排出通道,通过进气管3进行连续供气,通过导流管4进行连续排气。反应气体在容器内表面沉积后,尾气通过位于容器内部的导流管内口4a通过导流管4排出,导流管外口4b处连接真空泵,沉积过程中容器内压强始终保持一定值,可采用常压或减压化学气相沉积。对于单开口容器,采用套管的方法实现连续供气和连续排气,通过连接在容器开口2上的进气管3向容器1内插入导流管4,进气管3与导流管4之间的间隙作为反应气体的进入通道。对于单向多个开口容器,沉积过程中其他开口密封,沉积结束后复原,并以容器其中一个开口,比如容器开口2作为进气口,容器的另一个开口中插入导流管4。对于有两个开口但其夹角小于90°、或者两个开口未开在沿容器最长方向的两端的容器,以容器的一个开口比如容器开口2作为进气口,容器的另一个开口中插入导流管4。导流管可以是直管,也可以是弯管,在沉积过程中可以转动,以实现对容器内壁死角处的涂层沉积。可以在上述容器内表面沉积氧化铝、氧化硅等氧化物陶瓷,也可以沉积碳化硅、氮化硅等非氧化物陶瓷,还可以沉积铝、铱等金属涂层。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对于单开口容器,由于采用套管的方法进行连续供气连续排气,保证了化学反应正向进行,沉积质量高,沉积周期短。对于具有两个以上开口容器,或者其开口夹角小于90°,或者开口未开在沿容器最长方向的容器,在沉积过程中用其两个开口,一个开口作为进气口,一个开口中插入导流管,作为尾气排出通道,导流管可以是弯管,在沉积过程中可以转动,以实现死角的沉积。达到表面沉积完整,涂层质量高。附图说明图1为单开口示意2为单向多开口示意3为开口夹角小于90°以及开口未开在沿容器最长方向的具有两个及两个以上开口示意中1-容器 2-容器开口 3-进气管 4-导流管 4a-导流管内口 4b-导流管外口具体实施例方式参照图1,对于单开口容器,通过连接在容器开口2上的进气管3向容器1内插入一根导流管4,导流管内口4a插到容器最长方向的顶端,作为尾气排出通道。进气管3与导流管4之间的间隙作为反应气体的进入通道,反应气体在容器内反应沉积后,尾气通过位于容器内顶部的导流管内口4a经导流管4排出,导流管外口4b处连接真空泵,通过抽真空,沉积过程中容器内压强始终保持在一定值。参照图2,对于单向多个开口容器,沉积过程中其他开口密封,沉积结束后复原。以容器其中一个开口,比如容器开口2作为进气口。容器的另一个开口中插入导流管4,导流管4插到容器最长方向的顶端,作为尾气排出通道,导流管与其所插入的开口之间密封。参照图3,对于有两个开口但其夹角小于90°的容器,或者两个开口未开在沿容器最长方向的两端的容器,以容器的一个开口比如容器开口2作为进气口,容器的另一个开口中插入导流管4,导流管4插到容器最长方向的顶端,作为尾气排出通道,导流管与其所插入的开口之间密封。导流管4可以是弯管,而且在沉积过程中可以转动,以实现死角的沉积。整个沉积过程可采用常压或减压化学气相沉积。本专利技术可以在容器内表面沉积氧化铝、氧化硅等氧化物陶瓷,碳化硅、氮化硅等非氧化物陶瓷,铝、铱等金属涂层。应用实施例以容器内表面化学气相沉积碳化硅涂层为例,将需要进行内表面涂层制备的容器1加热到化学气相沉积碳化硅所需的温度900~1200℃。100~1000ml/min氢气及10~100ml/min三氯甲基硅烷气体从进气口3进入容器1,反应气体反应后生成固相物质碳化硅、尾气氯化氢及氢气,碳化硅沉积在容器内表面,尾气通过位于容器内顶部的导流管内口4a经导流管4由导流管外口4b排出,导流管外口4b处连接真空泵,通过抽真空,沉积过程中容器内压强始终保持在76乇以下。沉积10小时,可获得5~20微米厚的均匀碳化硅涂层。权利要求1.一种,其特征在于利用容器1本身的开口2连接一进气管3,向容器1内插入一根导流管4,导流管内口4a插到容器最长方向的顶端,作为尾气排出通道,通过进气管3进行连续供气,通过导流管4进行连续排气,反应气体在容器内表面沉积后,尾气通过位于容器内部的导流管内口4a通过导流管4排出,导流管外口4b处连接真空泵,沉积过程中容器内压强始终保持一定值,可采用常压或减压化学气相沉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对于单开口容器,采用套管的方法实现连续供气和连续排气,通过连接在容器开口2上的进气管3向容器1内插入导流管4,进气管3与导流管4之间的间隙作为反应气体的进入通道。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对于单向多个开口容器,沉积过程中其他开口密封,沉积结束后复原,并以容器其中一个开口,比如容器开口2作为进气口,容器的另一个开口中插入导流管4。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对于有两个开口但其夹角小于90°、或者两个开口未开在沿容器最长方向两端的容器,容器的一个开口比如容器开口2作为进气口,容器的另一个开口中插入导流管4。5.根据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流管可以是直管,也可以是弯管,在沉积过程中可以转动,以实现对容器内壁死角处的涂层沉积。6.根据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其特征在于可以在所述容器内表面沉积氧化铝、氧化硅等氧化物陶瓷,也可以沉积碳化硅、氮化硅等非氧化物陶瓷,还可以沉积铝、铱等金属涂层。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该方法可以解决只有一个开口的容器,或者单向多个开口容器,或者有两个开口但其夹角小于90°、或者两个开口未开在沿容器最长方向两端的容器内表面涂层的制备。利用容器(1)本身的开口(2)连接一进气管(3),向容器(1)内插入一根导流管(4),导流管内口(4a)插到容器最长方向的顶端,作为尾气排出通道,反应气体在容器内表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容器内表面化学气相沉积涂层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容器1本身的开口2连接一进气管3,向容器1内插入一根导流管4,导流管内口4a插到容器最长方向的顶端,作为尾气排出通道,通过进气管3进行连续供气,通过导流管4进行连续排气,反应气体在容器内表面沉积后,尾气通过位于容器内部的导流管内口4a通过导流管4排出,导流管外口4b处连接真空泵,沉积过程中容器内压强始终保持一定值,可采用常压或减压化学气相沉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照峰张立同成来飞徐永东刘小瀛
申请(专利权)人:西北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7[中国|西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