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米晶锰青铜合金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99503 阅读:2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微米晶锰青铜合金的制备方法,将原料按质量百分比铜为94.5~98.8%,锰为1.2~5.5%配备好,在真空条件下进行熔炼,制成锰青铜合金铸坯,将锰青铜铸坯进行修磨处理后再加热到500~650℃进行热轧,制成轧态锰青铜合金板材,再将板材切割成块状坯料,进行表面处理,并涂敷石墨润滑剂,采用挤压通道角度为90~120°的等通道转角挤压模具,模具型腔表面涂敷石墨润滑剂,将坯料放入模具中共同加热保温,并同时从加热炉中取出进行等通道转角挤压,最终获得强度、塑性等性能良好的锰青铜合金块材。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显著提高锰青铜合金的机械性能及摩擦学性能,拓展该合金的应用范围,更好的满足实际生产需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采用轧制与等通道转角挤压相结合的方法制备微米晶硅青铜合金块材,提高锰青铜合金的塑性、强度、硬度等机械性能及其摩擦学性能,进而提高该合金的实际工程应用价值。属于金属材料及冶金类

技术介绍
工业用锰青铜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可热态、冷态压力加工,耐磨,耐蚀,耐热,适用于制作在高温下工作的零件,如蒸汽管、蒸汽阀、火花塞等。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对该合金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进一步提高该合金的机械性能,但使用常规方法与工艺提高该合金性能的效果不显著。因此,如何采用新工艺与常规工艺相结合进一步提高锰青铜材料的性能是首要解决的问题。研究表明细化晶粒是改善材料内部结构、提高合金机械性能的一种有效方法。当晶粒细化到1μm后,材料将表现出一系列不寻常的物理、化学、机械及摩擦学性能,因而对合金进行组织细化是目前高性能材料的研究发展趋势。传统的合金晶粒细化工艺一般采用塑性变形法,诸如锻造法、轧制法等。传统的塑性变形技术虽可以细化锰青铜合金晶粒,但当晶粒细化到微米量级甚至纳米量级时要求很大的塑性变形,传统的塑性加工技术难以达到要求。等通道转角挤压法是近年来新兴起的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微米晶锰青铜合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轧制与等通道转角挤压相结合的方法,将原料按质量百分比铜为94.5~98.8%,锰为1.2~5.5%配备好,在真空条件下进行熔炼,制成锰青铜合金铸坯,将铸态锰青铜合金进行修磨处理,再加热到500~650℃进行热轧,制成轧态锰青铜合金板材,将轧态锰青铜合金板材切割成块状坯料,并对坯料表面进行处理使其光滑平整,用丙酮对坯料进行表面清洗,在70~120℃的温度下预热10~20分钟,然后在坯料表面均匀涂敷石墨润滑剂,放在60~100℃的温度下烘干8~15分钟;采用挤压通道角度为90~120°的等通道转角挤压模具,用丙酮对模具进行表面和型腔清洗,在150℃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先华李振华高雷雷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