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金属材料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过冷奥氏体变形制备的细晶铁素体贝氏体双相钢。双相钢由于具有低屈服和连续屈服,初始加工硬化率高,屈强比可达0.5,甚至更低,加工硬化指数n通常大于0.18等特性,在汽车工业中得到广泛应用。它的显微组织特征是在铁素体基体上弥散分布着一定体积分数的硬质的岛状马氏体或马奥质点。对于热轧法生产的双相钢是通过合适的合金成分,配合控制轧制和控制冷却,使奥氏体在连续冷却过程中先析出一定数量的铁素体,然后在铁素体转变结束和贝氏体转变开始前的无相变区进行卷取,最后快冷至室温使剩余的奥氏体转变为马氏体以获得的双相组织。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对高强度和超高强度双相钢需求越来越大。近年来,各国的研究人员在提高热轧双相钢强度、改善塑性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主要包括采用分段式冷却采用控轧控冷工艺生产车轮用双相钢,轧钢,2005,66-67、利用过冷奥氏体的形变诱导铁素体相变Influence of deformation induced ferritetransformation on grain refinement of dual phase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铁素体贝氏体双相钢,其特征在于双相钢的成分质量分数为碳0.06%~0.15%、锰0.8%~1.5%、硅0.6%~1%、铝0.5%~1%、硫<0.02%、磷<0.02%,其余为铁。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为为,孙祖庆,杨王玥,石俊亮,姜丰,续伟霞,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