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为钒钛硅铁中间合金。其特点是合金中同时含钒、钛。可用于直接冶炼钒钛低合金钢、合金钢,特别是控轧控冷的微合金化钢。它可直接利用我国攀枝花钢铁公司的钒渣,为攀枝花钒钛磁铁矿的综合利用开辟了一个新途径,同时,本发明专利技术在生产中可提高钒的回收率,控制合金中的碳含量,为炼钢创造了有利条件。由于合金中同时含有钒、钛、硅,故可大大降低生产成本。(*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铁基中间合金。主要适用于冶炼低合金钢和合金钢。钒钛作为钢的合金剂和微处理剂已在国内外广泛应用,对发展低合金钢、合金钢,特别是对发展微合金化的钒钛高强度低合金钢,提高碳素钢的质量,具有重要地位及显著的经济效益。以往的钒铁中间合金,含钒量均在40~75%,且都不含钛,如苏联专利SU1084329和SU559992。所以在冶炼钒钛高强度低合金钢和微合金化钢时,在加钒铁的同时,还要加入钛铁,很不方便,而且钛铁合金容易氧化,合金收得率低,不够稳定,含量难于控制;钛铁生产工艺较复杂,成本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为冶炼低合金钢、合金钢,特别是微合金化钢提供一种新的钒钛硅铁复合中间合金,同时为攀枝花钒钛磁铁矿资源的综合利用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本专利技术以攀枝花钢铁公司的钒渣为原料,采用电硅热还原法,直接生产钒钛硅铁复合中间合金。在该复合中间合金中,钒的含量不宜超过30%,因含钒高,必须提高钒渣中钒与铁之比,因而使预还原处理过程中,钒还原量大,增加了钒的损失(进入还原铁中),钒的回收率低,且合金的含碳量高,易粘炉底等问题,故合金中,钒含量控制在20~25%为宜。该复合中间合金的钛的来源就是利用钒渣中的钛;根据通常低合金钢和微合金化钢中钛的含量范围,钛含量控制2~5%范围内较合适。复合中间合金中硅是以硅铁形式,作为冶炼钒铁的还原剂加入的;冶炼时,配加的硅铁数量直接影响生产钒的回收率,提高硅含量可提高钒在冶炼合金时的收得率,解决钒回收率低的问题,而且本专利技术合金可不用铝作还原剂,因合金中,硅含量与碳含量存在一定的制约关系,通过控制适当的硅含量,可控制合金中的碳含量,不仅可以消除因形成过多的碳化物合金生产带来的困难,并为炼钢创造有利条件,不至于因添加该复合合金而增加碳含量。为此,硅含量控制在20~30%范围内为宜。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钒钛硅铁复合中间合金的化学成分(重量%)为V20~25%,Si20~30%,Ti2~5%,S<0.04%,P<0.1%,C<0.3%,余为Fe。本专利技术以攀枝花钢铁公司的钒渣为原料,采用电硅热还原法进行生产。其具体的工艺流程为钒渣-磁选-预还原-钒钛硅铁复合中间合金冶炼-成品。钒渣经磁选后,进行预还原,使熔融态钒渣中的(FeO)尽可能多的被还原,而(V2O3)尽可能保留在渣中;所得的预还原后的钒渣可进入电炉,直接冶炼钒钛硅铁复合中间合金。该方法改变了现有钒铁生产方法,省去了钒渣先经化学处理这一重大工序,不仅简化了工艺,而且大大地降低了成本。与现有的类似的钒铁合金等相比,采用本专利技术复合中间合金,可以直接冶炼钒钛低合金钢和微合金化钢,可直接利用攀枝花钢铁公司的钒渣,为攀枝花钒钛磁铁矿的综合利用开辟了一个新的途径;同时,本专利技术在生产中还可提高钒的回收率,可控制合金中的碳含量,为炼钢创造了有利条件;由于合金中同时含有钒、钛、硅,故生产成本大大降低。实施例根据本专利技术复合中间合金的化学成分范围,以攀枝花钢铁公司的雾化钒渣为主要原料,采用电硅热还原法,在电炉上生产了四炉钒钛硅铁复合中间合金。雾化钒渣经磁选后,进行预还原,所得预还原钒渣为电炉冶炼复合中间合金的原料。同时,根据需要,冶炼时加入了不同数量的硅铁以及石灰、焦碳,经电炉冶炼后,获得四炉化学成分不同的复合中间合金。并对它们进行了化学成分分析和熔点、比重测定。表1为四炉复合中间合金的化学成分。表1、实施例所得钒钛硅铁复合中间合金的化学成分 (重量%) 四个炉号的熔点(℃)、比重(g/cm3)炉号熔点(℃) 比重(g/cm3)1 1522 6.352 1507 6.183 1445 6.364 1475 6.45对第2炉号的复合中间合金用APD、X-光衍射仪进行了物相分析,其物相组成为钒相有V2Si、V5Si、Fe1.75VSi和FeV;钛相有Fe2Ti、Fe2SiTi和FeTiSi;因合金中含有Mn,故还有Mn5Si3相。采用1、2炉号的复合中间合金,在3吨电炉上分别冶炼了10MnVTiN和15MnVTiRE两个低合金钢。冶炼结果,两个钢号的化学成分(如表2所示)均满足技术条件要求。权利要求一种用于炼钢的钒钛硅铁复合中间合金,其特征在于化学成分(重量%)为V20~25%,Si20~30%,Ti2~5%,S<0.04,P<0.1%,C<0.3%,余为Fe。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为钒钛硅铁中间合金。其特点是合金中同时含钒、钛。可用于直接冶炼钒钛低合金钢、合金钢,特别是控轧控冷的微合金化钢。它可直接利用我国攀枝花钢铁公司的钒渣,为攀枝花钒钛磁铁矿的综合利用开辟了一个新途径,同时,本专利技术在生产中可提高钒的回收率,控制合金中的碳含量,为炼钢创造了有利条件。由于合金中同时含有钒、钛、硅,故可大大降低生产成本。文档编号C22C38/14GK1054619SQ9110257公开日1991年9月18日 申请日期1991年4月24日 优先权日1991年4月24日专利技术者杨志忠, 赵锡群, 廖世明, 柏谈论 申请人:冶金工业部钢铁研究总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炼钢的钒钛硅铁复合中间合金,其特征在于化学成分(重量%)为:V20~25%,Si20~30%,Ti2~5%,S<0.04,P<0.1%,C<0.3%,余为Fe。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志忠,赵锡群,廖世明,柏谈论,
申请(专利权)人:冶金工业部钢铁研究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