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和能专利>正文

高压水管、油管破损时的快速抢修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966496 阅读:1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16 08: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布了高压水管、油管破损时的快速抢修方法,步骤在于:将断裂的高压水管的一端与连接套筒连接、另一端与连接壳体连接,同时使得主动接通机构与被动接通机构共轴线布置,打开阀门,第二接通管与被动接通机构接通,同时,第二接通管与被动接通机构锁紧,阀门处于打开状态与关闭状态之间的过渡状态,此时,第二接通管停止出水,且第二接通管仍处于伸长状态;阀门处于关闭状态时,第二接通管与被动接通机构之间的锁紧解除,第二接通管向第一接通管内部收缩直至完全收缩入第一接通管内,最后将高压水管分别从连接套筒、连接壳体取下即可。

Quick repair method for high pressure water pipe and tubing damaged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quick repair method of high pressure pipe and oil pipe when it is damaged. The steps are as follows: one end of the broken high pressure pipe is connected with the connecting sleeve and the other end is connected with the connection shell. At the same time, the active connecting mechanism and the passive connecting mechanism are arranged in common axis, the valve door is opened, the second connecting pipe and the passive connecting mechanism are opened. At the same time, the second connecting pipe is locked with the passive connecting mechanism, the valve is in the transition state between the open state and the closed state. At this time, the second connecting pipe stops the effluent, and the second connecting pipe is still in elongated state; when the valve is in the closed state, the lock between the second connecting pipe and the passive connecting mechanism is lifted tightly. The second connecting pipe is contractive inside the first connecting pipe until it is completely contracted into the first connecting pipe. Finally, the high pressure water pipe is removed from the connecting sleeve and the connection shell respectivel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压水管、油管破损时的快速抢修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管道连接方法,具体涉及一种高压水管、油管破损时的快速抢修方法。
技术介绍
日常生活及生产中所用的高压水源主要采用管道输送,通过管道可进行远距离输送从而为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当高压水管出现破损/断裂时,由于高压水管内的水压较大,通过常规简单的捆扎连接无法实现,由于无法及时修复,一方面造成了大量水资源的浪费,同时维修也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对正常的生产生活造成极大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靠性高的高压水管破裂应急修复连接头。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用于市政高压水管破碎快速抢修的主动衔接设备,其特征在于,其包括阀门、主动接通机构、被动接通机构,其中阀门一端与高压水管的一端连接接通、另一端与主动接通机构连接接通,被动接通机构与高压水管的另一端接通,阀门用于控制主动接通机构与被动接通机构在伸展接通状态与收缩断开状态之间的切换;所述的阀门包括壳体一、阀盖、第一阀芯,所述的壳体一为一端开口、另一端密封的圆形筒体,壳体一的开口端匹配安装有阀盖,壳体一与阀盖配合形成容纳第一阀芯的容置空腔,所述的第一阀芯可在容置空腔中绕自身轴线转动从而实现阀门在打开状态和关闭状态之间的切换;所述的壳体一还包括用于连接高压水管的连接套筒、用于与主动接通机构连接的支撑块,连接套筒与容置空腔之间开设有连通连接套筒与容置空腔的进水孔,进水孔设置有两个,分别为间隔布置且相互隔离的进水孔一、进水孔二,支撑块上设置有连通主动接通机构与容置空腔的出水孔一,壳体一的外圆面上还开设有与其内腔接通的出水孔二、出水孔三、连接嘴一;所述的第一阀芯包括第一阀芯本体、中心轴,第一阀芯本体为与上述容置空腔相匹配的圆柱体,中心轴与第一阀芯本体固定连接且同心布置,中心轴通过开设于阀盖上的伸出孔伸出壳体一与转轮连接;所述的第一阀芯本体上与上述进水孔一对应的位置开设有沿垂直于第一阀芯本体中心轴线贯穿第一阀芯本体的导水孔一,第一阀芯本体上与进水孔二对应的位置开设有沿垂直于第一阀芯本体中心轴线贯穿第一阀芯本体的导水孔三,第一阀芯本体上还开设有接通导水孔一与第一阀芯本体外圆面的导水孔二,导水孔二的延伸方向垂直于导水孔一的中心轴线且导水孔二与导水孔一的中点接通,第一阀芯本体上还开设有接通导水孔三与第一阀芯本体外圆面的导水孔四,导水孔四的延伸方向与导水孔三的中心轴线垂直且导水孔四与导水孔三的中点接通;阀门处于打开状态时,导水孔一分别与进水孔一、出水孔一接通,导水孔二断开接通,导水孔三分别与连接嘴一、出水孔二接通,导水孔四断开接通;阀门处于关闭状态时,导水孔二与出水孔一接通,导水孔一一端与出水孔三接通、另一端与容置空腔内壁配合密封,导水孔三一端与进水孔二接通、另一端与容置空腔内壁配合密封,导水孔四与连接嘴一接通;所述的主动接通机构包括第一接通管、同轴活动套设于第一接通管内部的第二接通管,第二接通管可在第一接通管内沿第一接通管的中心轴线运动,第一接通管和第二接通管之间设置有限位机构,限位机构用于限制第二接通管脱离第一接通管,且当第二接通管运动至限位机构时,第一接通管与第二接通管相互接通,第一接通管的外圆面上设置有与其内腔接通的连接嘴二;所述的第二接通管包括第二接通管管体以及与其同轴布置且相互接通的定位导通机构,所述的第二接通管管体的直径小于第一接通管的内腔直径,定位导通机构与第一接通管的内腔匹配,第一接通管内腔、第二接通管管体、定位导通机构构成容水空腔,第一接通管内腔、定位导通机构、出水孔一之间的区域构成过渡空腔,上述的连接嘴二与容水空腔接通,且连接嘴二与容水空腔接通处靠近第一接通管的出水端;所述的第一接通管的进水端与支撑块连接并通过出水孔一与阀门接通,所述的连接嘴一与连接嘴二通过导水管接通。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进水孔一、出水孔一、出水孔三位于垂直于壳体一中心轴线的同一平面内,其中进水孔一、出水孔一关于壳体一的中心对称;所述的进水孔二、出水孔二、连接嘴一位于垂直与壳体一中心轴线的同一平面内,其中出水孔二、连接嘴一关于壳体一的中心对称,进水孔一位于出水孔二的上方,进水孔一、出水孔一之间的连线与出水孔二、连接嘴一之间的连线相互垂直。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第一阀芯与阀盖之间还设置有定位机构,定位机构包括开设于阀盖与第一阀芯配合端面上的定位圆槽以及安装于第一阀芯上的与定位圆槽配合的定位装置,定位装置用于控制阀门在打开状态、过渡状态以及闭合状态之间精确切换。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定位导通机构包括与第二接通管管体连接接通的连接管、与连接管同轴布置且相互连接接通的导通管,导通管的内部设置有隔水板,隔水板沿垂直于导通管的中心轴线的方向将导通管分隔为上、下相互断开的两部分,导通管的外圆面上开设有与其内腔接通的导流孔,导流孔分别为位于隔水板上方的第一导流孔和位于隔水板下方的第二导流孔,上述的第一接通管靠近出水端的内圆面上同轴开设有接通环槽,接通环槽的槽深与第一接通管的中心轴线垂直,第一导流孔与第二导流孔可通过接通环槽实现接通。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定位导通机构上还增设有辅助导通单向阀,辅助导通单向阀使得水流由第一接通管向第二接通管单向导通;所述的辅助导通单向阀包括设置于隔水板下方且与连接管同轴布置的安装套筒、第二阀芯、复位弹簧,所述的隔水板中心处开设有贯穿其壁厚的中心连通孔,第二阀芯包括阀杆,阀杆为与中心连通孔相匹配的圆柱,阀杆一端通过中心连通孔伸入导通管位于隔水板上方的内腔且在该端部安装有直径大于中心连通孔的限位套,限位套与隔水板配合限制阀杆沿导通管中心轴线朝向远离连接管的方向运动,阀杆的另一端位于安装套筒内腔且在该端部设置有与安装套筒内腔相匹配的密封盖,复位弹簧套设于阀杆外部且位于隔水板与密封盖之间,复位弹簧的弹性力推动第二阀芯沿导通管的中心轴线朝向远离隔水板的方向运动,所述的阀杆上同轴开设有槽深方向与阀杆中心轴线垂直的环形槽,环形槽位于隔水板与密封盖之间,环形槽临近隔水板设置,所述的阀杆内同轴设置有透水孔,透水孔一端与密封盖的底部端面接通、另一端与环形槽接通。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被动接通机构包括壳体二,壳体二内设置有用于套接于第二接通管外部的连接胶套、用于与第二接通管配合实现被动接通机构与第二接通管之间在断开解锁状态和接通锁紧状态切换的锁紧接通装置,所述的锁紧接通装置可通过水流触发;被动接通机构的一端通过连接胶套套接于第二接通管的外部,另一端与高压水管连接接通,所述的壳体二包括紧固端盖、安装壳体、连接壳体,其中紧固端盖与安装壳体配合形成容纳连接胶套、锁紧接通装置的容置空腔,连接壳体用于与高压水管连接,所述的连接壳体一端与安装壳体连接接通、另一端与高压水管连接接通,所述的安装壳体为两端开口的圆形柱状筒体,安装壳体内腔壁部设置有沿其圆周向中心收窄的支撑台阶,支撑台阶中心形成有用于第二接通管穿过的避让孔,所述的支撑台阶靠近安装壳体的顶部开口端,上述的紧固端盖与安装壳体的顶部开口端匹配连接,紧固端盖中心处开设有用于第二接通管穿过的放置孔,所述的连接胶套同轴套设于安装壳体内部且位于紧固端盖与支撑台阶之间。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高压水管、油管破损时的快速抢修方法

【技术保护点】
高压水管、油管破损时的快速抢修方法,其步骤在于:(一)连接阶段;S1:将断裂的高压水管的一端与连接套筒连接、另一端与连接壳体连接,同时使得主动接通机构与被动接通机构共轴线布置,打开阀门,此时,导水孔一分别与进水孔一、出水孔一接通,导水孔二断开接通,导水孔三分别与连接嘴一、出水孔二接通,导水孔四断开接通;S2:水流由高压水管的一端进入进水孔一,水流通过导水孔一进入出水孔一并由出水孔一进入过渡空腔,在水压的作用下,第二接通管沿第一接通管的中心轴线由第一接通管的进水端朝向第一接通管的出水端运动,在此过程中,过渡空腔逐渐增大,容水空腔逐渐减小,容水空腔中的水和/或空气由连接嘴二进入导水管并由导水管经连接嘴一进入导水孔三,并最终通过出水孔二排出阀门,直至第二接通管与被动接通机构接通,此时会出现两种情况,其一为:第二接通管运动至限位机构时,第二接通管与被动接通机构接通,此时,第一接通管与第二接通管通过接通环槽接通,水流由第一接通管经第二导流孔进入接通环槽,随之,由接通环槽经第一导流孔进入第二接通管,其二为:第二接通管未运动至限位机构时,第二接通管与被动接通机构接通并在被动接通机构的限制下停止继续向外伸出运动,此时,第一接通管与第二接通管通过辅助导通单向阀接通,在水压的作用下,第二阀芯克服复位弹簧的弹力沿导通管的中心轴线向靠近隔水板的方向运动,环形槽与导通管位于隔水板上方的内腔接通,在此过程中,复位弹簧被压缩,水流由第一接通管通过透水孔进入环形槽,并最终通过环形槽进入第二接通管;S3:水流由第二接通管进入接通段,进一步的,水流与密封段接触,在水压的作用下,高压水源经过导流孔流向高压水管的另一端,并实现密封段绕铰接轴向远离接通段旋转,同时,锁紧段绕铰接轴向靠近第二接通管的方向旋转,使得锁紧段与环槽卡合,实现锁紧;(二)过渡阶段;阀门处于打开状态与关闭状态之间的过渡状态,此时,第二接通管停止出水,且第二接通管仍处于伸长状态;(三)拆卸阶段;S4:阀门完成过渡处于关闭状态时,此时,导水孔二与出水孔一接通,导水孔一一端与出水孔三接通、另一端与容置空腔内壁配合密封,导水孔三一端与进水孔二接通、另一端与容置空腔内壁配合密封,导水孔四与连接嘴一接通;S5:水流由高压水管的一端进入进水孔二,随之水流进入导水孔三,进一步的,水流进入导水孔四,水流由导水孔四进入导水管并由导水管经连接嘴二进入容水空腔,水流与导通管接触,在水压的作用下,第二接通管沿第一接通管的中心轴线由第一接通管的出水端向第一接通管的进水端运动,在此过程中,容水空腔逐渐增大,过渡空腔逐渐减小,过渡空腔中的水和/或空气由经出水孔一进入导水孔二,水流进入导水孔一并最终通过出水孔三排出阀门,密封段在环形磁铁与磁块之间排斥力的作用下绕铰接轴向靠近接通段的方向旋转并最终实现对导流孔的封堵,同时,锁紧段绕铰接轴向远离第二接通管的方向旋转,锁紧弯钩与环槽脱离配合,第二接通管与被动接通机构之间的锁紧解除,第二接通管向第一接通管内部收缩直至完全收缩入第一接通管内,最后将高压水管分别从连接套筒、连接壳体取下即可。...

【技术特征摘要】
1.高压水管、油管破损时的快速抢修方法,其步骤在于:(一)连接阶段;S1:将断裂的高压水管的一端与连接套筒连接、另一端与连接壳体连接,同时使得主动接通机构与被动接通机构共轴线布置,打开阀门,此时,导水孔一分别与进水孔一、出水孔一接通,导水孔二断开接通,导水孔三分别与连接嘴一、出水孔二接通,导水孔四断开接通;S2:水流由高压水管的一端进入进水孔一,水流通过导水孔一进入出水孔一并由出水孔一进入过渡空腔,在水压的作用下,第二接通管沿第一接通管的中心轴线由第一接通管的进水端朝向第一接通管的出水端运动,在此过程中,过渡空腔逐渐增大,容水空腔逐渐减小,容水空腔中的水和/或空气由连接嘴二进入导水管并由导水管经连接嘴一进入导水孔三,并最终通过出水孔二排出阀门,直至第二接通管与被动接通机构接通,此时会出现两种情况,其一为:第二接通管运动至限位机构时,第二接通管与被动接通机构接通,此时,第一接通管与第二接通管通过接通环槽接通,水流由第一接通管经第二导流孔进入接通环槽,随之,由接通环槽经第一导流孔进入第二接通管,其二为:第二接通管未运动至限位机构时,第二接通管与被动接通机构接通并在被动接通机构的限制下停止继续向外伸出运动,此时,第一接通管与第二接通管通过辅助导通单向阀接通,在水压的作用下,第二阀芯克服复位弹簧的弹力沿导通管的中心轴线向靠近隔水板的方向运动,环形槽与导通管位于隔水板上方的内腔接通,在此过程中,复位弹簧被压缩,水流由第一接通管通过透水孔进入环形槽,并最终通过环形槽进入第二接通管;S3:水流由第二接通管进入接通段,进一步的,水流与密封段接触,在水压的作用下,高压水源经过导流孔流向高压水管的另一端,并实现密封段绕铰接轴向远离接通段旋转,同时,锁紧段绕铰接轴向靠近第二接通管的方向旋转,使得锁紧段与环槽卡合,实现锁紧;(二)过渡阶段;阀门处于打开状态与关闭状态之间的过渡状态,此时,第二接通管停止出水,且第二接通管仍处于伸长状态;(三)拆卸阶段;S4:阀门完成过渡处于关闭状态时,此时,导水孔二与出水孔一接通,导水孔一一端与出水孔三接通、另一端与容置空腔内壁配合密封,导水孔三一端与进水孔二接通、另一端与容置空腔内壁配合密封,导水孔四与连接嘴一接通;S5:水流由高压水管的一端进入进水孔二,随之水流进入导水孔三,进一步的,水流进入导水孔四,水流由导水孔四进入导水管并由导水管经连接嘴二进入容水空腔,水流与导通管接触,在水压的作用下,第二接通管沿第一接通管的中心轴线由第一接通管的出水端向第一接通管的进水端运动,在此过程中,容水空腔逐渐增大,过渡空腔逐渐减小,过渡空腔中的水和/或空气由经出水孔一进入导水孔二,水流进入导水孔一并最终通过出水孔三排出阀门,密封段在环形磁铁与磁块之间排斥力的作用下绕铰接轴向靠近接通段的方向旋转并最终实现对导流孔的封堵,同时,锁紧段绕铰接轴向远离第二接通管的方向旋转,锁紧弯钩与环槽脱离配合,第二接通管与被动接通机构之间的锁紧解除,第二接通管向第一接通管内部收缩直至完全收缩入第一接通管内,最后将高压水管分别从连接套筒、连接壳体取下即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水管、油管破损时的快速抢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动接通机构包括第一接通管、同轴活动套设于第一接通管内部的第二接通管,第二接通管可在第一接通管内沿第一接通管的中心轴线运动,第一接通管和第二接通管之间设置有限位机构,限位机构用于限制第二接通管脱离第一接通管,且当第二接通管运动至限位机构时,第一接通管与第二接通管相互接通,第一接通管的外圆面上设置有与其内腔接通的连接嘴二;所述的第二接通管包括第二接通管管体以及与其同轴布置且相互接通的定位导通机构,所述的第二接通管管体的直径小于第一接通管的内腔直径,定位导通机构与第一接通管的内腔匹配,第一接通管内腔、第二接通管管体、定位导通机构构成容水空腔,第一接通管内腔、定位导通机构、出水孔一之间的区域构成过渡空腔,上述的连接嘴二与容水空腔接通,且连接嘴二与容水空腔接通处靠近第一接通管的出水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水管、油管破损时的快速抢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导通机构包括与第二接通管管体连接接通的连接管、与连接管同轴布置且相互连接接通的导通管,导通管的内部设置有隔水板,隔水板沿垂直于导通管的中心轴线的方向将导通管分隔为上、下相互断开的两部分,导通管的外圆面上开设有与其内腔接通的导流孔,导流孔分别为位于隔水板上方的第一导流孔和位于隔水板下方的第二导流孔,上述的第一接通管靠近出水端的内圆面上同轴开设有接通环槽,接通环槽的槽深与第一接通管的中心轴线垂直,第一导流孔与第二导流孔可通过接通环槽实现接通。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水管、油管破损时的快速抢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辅助导通单向阀包括设置于隔水板下方且与连接管同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和能
申请(专利权)人:王和能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