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白振松专利>正文

一种对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497375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17 23: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对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对接装置,包括第一对接块和第二对接块,所述第一对接块位于第二对接块的左侧并与第二对接块活动连接,所述第一对接块的左侧和第二对接块的右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管,所述第一对接块的内部开设有与连接管连通的第一通孔,第二对接块的内部开设有与连接管连通的第二通孔,第一通孔内腔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过渡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损坏部分切去,然后将两个切口端分别套在两个连接管的表面,然后将过渡管插入第二通孔的内腔,将螺纹管插入连接孔的内腔,通过齿轮将齿板向右侧滑动,然后将螺纹杆旋转至螺纹管的内腔,旋紧,就可以将管道进行很好对接,既不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又可以保证操作者的人身安全。

A kind of docking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docking equipment, in particular to a docking device comprises a first block and a second block docking docking, the first docking block is located in the second block on the left side of the butt and connected with the second connection block activities, the first docking block to the left and right second docking blocks are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connecting pipe. The interior of the first block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docking communicated with the through hole of the connection pipe second docking block is internally provided with a connecting pipe connected with the second through holes, through holes on the right side of the first cavity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a transition pipe. The utility model will damage the part cut off, and then two incision ends in two connected to the surface of the tube, and then the transition tube inserted into the inner cavity of the second hole, the screw tube inserted into the inner cavity of the connecting hole, the gear tooth plate will slide to the right, and then the inner threaded rod to rotate to the threaded tube it can be tightened, pipeline good docking, will not cause the waste of resources, but also can ensure the safety of the opera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对接装置
本技术涉及对接设备
,具体为一种对接装置。
技术介绍
管道,就是用管子、管子联接件和阀门等联接成的用于输送气体、液体或带固体颗粒的流体的装置,通常,流体经鼓风机、压缩机、泵和锅炉等增压后,从管道的高压处流向低压处,也可利用流体自身的压力或重力输送,管道的用途很广泛,主要用在给水、排水、供热、供煤气、长距离输送石油和天然气、农业灌溉、水力工程和各种工业装置中,然而传统的管道很容易局部损坏,如果将管道全部更换,会造成设备的浪费,如果不更换,不仅会造成资源的浪费,甚至可能会泄露危险物质,危害操作人员的生命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接装置,具备对管道对接性好的优点,解决了传统的管道很容易局部损坏,如果将管道全部更换,会造成设备的浪费,如果不更换,不仅会造成资源的浪费,甚至可能会泄露危险物质,危害操作人员生命安全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对接装置,包括第一对接块和第二对接块,所述第一对接块位于第二对接块的左侧并与第二对接块活动连接,所述第一对接块的左侧和第二对接块的右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管,所述第一对接块的内部开设有与连接管连通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二对接块的内部开设有与连接管连通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内腔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过渡管,所述过渡管的右端延伸至第二通孔的内腔,所述第二通孔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橡胶垫,所述过渡管的表面与橡胶垫的内表面活动连接,所述第一对接块右侧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螺纹管,所述螺纹管表面远离第一通孔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齿板,所述齿板远离螺纹管的一侧设置有齿牙,所述第二对接块的内部且位于第二通孔的两侧均开设有连接孔,所述螺纹管远离第一对接块的一端延伸至连接孔的内腔,所述第二对接块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齿轮口,所述齿轮口的内部通过旋转轴活动连接有齿轮,所述齿轮与齿板表面的齿牙啮合,所述连接孔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左端延伸至螺纹管的内腔,所述螺纹杆的右端延伸至连接孔的外部并固定连接有旋转杆,所述旋转杆的左侧与第二对接块的右侧活动连接,所述旋转杆的两端分别贯穿齿轮口的正表面和背表面并延伸至第二对接块的正表面和背表面,所述旋转杆位于第二对接块外部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旋转柄。优选的,所述连接管的表面开设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的深度小于连接管的厚度。优选的,所述过渡管的表面套设有减震垫,所述减震垫的左侧与第一对接块的右侧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螺纹管的内部设置有内螺纹,所述螺纹杆的表面设置有与内螺纹相适配的外螺纹。优选的,所述螺纹杆位于连接孔外部一端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保护垫,所述保护垫的右侧与旋转杆的左侧固定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通过设置第一对接块、第二对接块、连接管、第一通孔、第二通孔、过渡管、螺纹管、齿板、齿牙、连接孔、齿轮口、旋转轴、齿轮、螺纹杆和旋转杆,如果管道局部损坏时,将损坏部分切去,然后将两个切口端分别套在两个连接管的表面,然后将过渡管插入第二通孔的内腔,将螺纹管插入连接孔的内腔,通过齿轮将齿板向右侧滑动,然后将螺纹杆旋转至螺纹管的内腔,旋紧,就可以将管道进行很好对接,既不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又可以保证操作者的人身安全。2、本技术通过橡胶垫的设置能够使过渡管与第二通孔的连接更加紧密,避免管道内部物质泄露问题的出现,减少了资源的浪费,通过减震垫的设置能够有效避免第一对接块对第二对接块的撞击力过大问题的出现,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而且可以增强装置的密封效果,通过旋转柄的设置能够有效减小操作者对旋转杆的施加力,不仅节省了操作者的体力又减少了操作时间,通过保护垫的设置能够避免旋转杆与第二对接块右侧的摩擦,防止旋转杆的磨损,延长了旋转杆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第二对接块结构俯视图。图中序号:1为第一对接块、2为第二对接块、3为连接管、4为第一通孔、5为第二通孔、6为过渡管、7为橡胶垫、8为螺纹管、9为齿板、10为齿牙、11为连接孔、12为齿轮口、13为旋转轴、14为齿轮、15为螺纹杆、16为旋转杆、17为旋转柄、18为连接槽、19为减震垫和20为保护垫。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和图2,一种对接装置,包括第一对接块1和第二对接块2,第一对接块1位于第二对接块2的左侧并与第二对接块2活动连接,第一对接块1的左侧和第二对接块2的右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管3,连接管3的表面开设有连接槽18,连接槽18的深度小于连接管3的厚度,第一对接块1的内部开设有与连接管3连通的第一通孔4,第二对接块2的内部开设有与连接管3连通的第二通孔5,第一通孔4内腔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过渡管6,过渡管6的表面套设有减震垫19,减震垫19的左侧与第一对接块1的右侧固定连接,通过减震垫19的设置能够有效避免第一对接块1对第二对接块2的撞击力过大问题的出现,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而且可以增强装置的密封效果,过渡管6的右端延伸至第二通孔5的内腔,第二通孔5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橡胶垫7,通过橡胶垫7的设置能够使过渡管6与第二通孔5的连接更加紧密,避免管道内部物质泄露问题的出现,减少了资源的浪费,过渡管6的表面与橡胶垫7的内表面活动连接,第一对接块1右侧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螺纹管8,螺纹管8表面远离第一通孔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齿板9,齿板9远离螺纹管8的一侧设置有齿牙10,第二对接块2的内部且位于第二通孔5的两侧均开设有连接孔11,螺纹管8远离第一对接块1的一端延伸至连接孔11的内腔,第二对接块2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齿轮口12,齿轮口12的内部通过旋转轴13活动连接有齿轮14,齿轮14与齿板9表面的齿牙10啮合,连接孔11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螺纹杆15,螺纹管8的内部设置有内螺纹,螺纹杆15的表面设置有与内螺纹相适配的外螺纹,螺纹杆15的左端延伸至螺纹管8的内腔,螺纹杆15的右端延伸至连接孔11的外部并固定连接有旋转杆16,螺纹杆15位于连接孔11外部一端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保护垫20,保护垫20的右侧与旋转杆16的左侧固定连接,旋转杆16的左侧与第二对接块2的右侧活动连接,旋转杆16的两端分别贯穿齿轮口12的正表面和背表面并延伸至第二对接块2的正表面和背表面,旋转杆16位于第二对接块2外部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旋转柄17,通过旋转柄17的设置能够有效减小操作者对旋转杆16的施加力,不仅节省了操作者的体力又减少了操作时间,通过设置第一对接块1、第二对接块2、连接管3、第一通孔4、第二通孔5、过渡管6、螺纹管8、齿板9、齿牙10、连接孔11、齿轮口12、旋转轴13、齿轮14、螺纹杆15和旋转杆16,如果管道局部损坏时,将损坏部分切去,然后将两个切口端分别套在两个连接管3的表面,然后将过渡管6插入第二通孔5的内腔,将螺纹管8插入连接孔11的内腔,通过齿轮14将齿板9向右侧滑动,然后将螺纹杆15旋转至螺纹管8的内腔,旋紧,就可以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对接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对接装置,包括第一对接块和第二对接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对接块位于第二对接块的左侧并与第二对接块活动连接,所述第一对接块的左侧和第二对接块的右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管,所述第一对接块的内部开设有与连接管连通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二对接块的内部开设有与连接管连通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内腔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过渡管,所述过渡管的右端延伸至第二通孔的内腔,所述第二通孔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橡胶垫,所述过渡管的表面与橡胶垫的内表面活动连接,所述第一对接块右侧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螺纹管,所述螺纹管表面远离第一通孔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齿板,所述齿板远离螺纹管的一侧设置有齿牙,所述第二对接块的内部且位于第二通孔的两侧均开设有连接孔,所述螺纹管远离第一对接块的一端延伸至连接孔的内腔,所述第二对接块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齿轮口,所述齿轮口的内部通过旋转轴活动连接有齿轮,所述齿轮与齿板表面的齿牙啮合,所述连接孔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左端延伸至螺纹管的内腔,所述螺纹杆的右端延伸至连接孔的外部并固定连接有旋转杆,所述旋转杆的左侧与第二对接块的右侧活动连接,所述旋转杆的两端分别贯穿齿轮口的正表面和背表面并延伸至第二对接块的正表面和背表面,所述旋转杆位于第二对接块外部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旋转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对接装置,包括第一对接块和第二对接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对接块位于第二对接块的左侧并与第二对接块活动连接,所述第一对接块的左侧和第二对接块的右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管,所述第一对接块的内部开设有与连接管连通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二对接块的内部开设有与连接管连通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内腔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过渡管,所述过渡管的右端延伸至第二通孔的内腔,所述第二通孔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橡胶垫,所述过渡管的表面与橡胶垫的内表面活动连接,所述第一对接块右侧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螺纹管,所述螺纹管表面远离第一通孔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齿板,所述齿板远离螺纹管的一侧设置有齿牙,所述第二对接块的内部且位于第二通孔的两侧均开设有连接孔,所述螺纹管远离第一对接块的一端延伸至连接孔的内腔,所述第二对接块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齿轮口,所述齿轮口的内部通过旋转轴活动连接有齿轮,所述齿轮与齿板表面的齿牙啮合,所述连接孔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振松
申请(专利权)人:白振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