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韧性高强度石油管用钢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96376 阅读:2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N80石油管用钢,其主要化学成分为(wt%),碳:0. 15~0. 60,硅:0. 08~0. 5,锰:0. 70~1. 5,铬:0. 20~1. 00,钙:0. 003~0. 015,铝:0. 01~0. 08,硫:0~0. 035,磷:0~0. 035,镍:0~0. 3,钼:0~0. 2,铜:0~0. 40,钒:0~0. 2,钛:0~0. 10,铌:0~0. 05,稀土:0~0. 02,余量为铁。其工艺为热轧态+回火态,显微组织为:细珠光体+贝氏体+非网状铁素体。其主要优点是屈服强度、抗拉强度、伸长率均可达到API新标准要求,并具有高的冲击韧性,还可节能、降低成本。(*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低合金高强度钢领域。现有N80级石油钢管(包括油管、套管)用钢,根据1990年前API标准,除了硫、磷最高含量有所限制外,不规定化学成分,只要求屈服强度(552~758兆帕)、抗拉强度(不低于689兆帕)及伸长率(不低于18%),而没有规定冲击韧性的要求。是否需热处理不作规定,一般在热轧态或正火态供货。自1990年以后,API新标准增加了冲击韧性的要求纵向冲击功(V型缺口)不低于23焦耳,横向冲击功(V型缺口)不低于15焦耳。对此新要求,原有钢种在热轧态或正火态的冲击韧性(热轧态纵向冲击功只有10~15焦耳,横向冲击只有7~10焦耳;正火态的纵向冲击功也只有10~20焦耳,横向冲击功也只有9~13焦耳。远远达不到新标准的要求。只有在正火+回火条件下才可能达到API新标准的要求。现有的生产技术即采用正火+回火技术进行生产。这就势必增加能源消耗,降低劳动生产率,提高生产成本。经国际联机检索,查找了美国Dialog系统的8、340文挡和国内联机检索,查找了WETADEX西文库。WPI文库、中国专利库,以及手工检索,查阅了《中国冶金文摘》等六种刊物。检索结果总共获得6篇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N80级石油管用钢,其特征在于:其化学成分(wt%),碳:0. 15~0. 60,硅:0. 08~0. 5,锰:0. 70~1. 5,铬:0. 20~1. 00,钙:0. 003~0. 015,铝:0. 01~0. 08,硫:0. 005~0. 035,磷:0. 005~0. 035,镍:0~0. 3,钼:0~0. 2,铜:0~0. 40,钒:0~0. 2,钛:0~0. 10,铌:0~0. 05,稀土:0~0. 02,余量为铁,其工艺为热轧态或热轧+回火态,回火温度为450~650℃,回火时间为0. 5~2小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承基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