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锰合金耐磨钢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96004 阅读:2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的是超高锰合金耐磨钢,目的是通过最佳组成配比和热处理,使其金相组织在奥氏体的基体上,弥散地分布着大量碳(氮)化物,保持韧性和提高强度。组成是C:1.1~1.6%,Mn:16~22%,Cr:1.5~3%,余为Fe。将冶炼得到的材料进行热处理。优点是对ZGMn18Cr↓[2]Ti超高锰合金钢作为风扇磨冲击板,其δ↓[b]≥650N/mm↑[2],δ↓[s]≥550N/mm↑[2],α↓[k]≥70J/cm↑[2],原始硬度HB200~250,使用后达HB450以上,使用寿命可延长0.5~1倍。(*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耐磨铸钢的组成及其热处理工艺,尤其是指超高锰合金耐磨钢。 在
技术介绍
中,用于受冲击载荷较大的耐磨件,如火力发电厂磨煤用风扇磨的冲击板、护勾、护甲和破碎机的板锤、锤头、齿板等,其它水泥、矿山等行业的破碎、粉磨设备上类似工况的耐磨件,至今仍使用高锰钢ZGMn13,这种高锰钢是英国人哈特菲尔德(Hadfield)于1882年专利技术的,其主要化学成分为锰Mn10~14%,碳C0.9~1.4%,硅Si0.30~0.80%,磷P<0.09%,硫S<0.05%,余为铁Fe。这种钢经水韧处理后(处理温度Acm以上,约1050~1100℃),其组织为单的奥氏体A,具有良好的韧性,其冲击韧性αk≥147J/cm2,原始硬度并不高,布氏硬度HB≤229(可参阅GB5680-85),但因其层错能较低,在冲击载荷较大的情况下易发生加工硬化,表面硬度可达HB450以上,具有优良的冲击耐磨性,至今象风扇磨冲击板等受冲击较大的耐磨件多用这种ZGMn13钢,但是多年来的实践表明,这种钢用于风扇式磨煤机的冲击板,因煤粒的冲击力较小而不能使其表面发生满意的加工硬化,使用后表面硬度<HB35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超高锰合金耐磨钢,其特征是,组成为:碳C:1.1~1.6%,锰Mn:16~22%,铬Cr:1.5~3%,硅Si:0.3~1.0%,硫S:<0.05%,磷P:<0.09%,余为铁Fe。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必国苏云彪张云朝王大有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电力机械厂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7[中国|西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