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位器具的立柱及工位器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959677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16 05:22
本公开涉及一种工位器具的立柱及工位器具,该立柱包括柱体(1)、设置在所述柱体(1)顶端的顶碗(2)和设置在所述柱体(1)底端的底碗(3),所述顶碗(2)为聚氨酯材质。由于使用了密度较小、且不会生锈的聚氨酯材质的顶碗代替钢制的半球形顶,因此该立柱顶端不用刷漆,进而可从根本上解决漆皮掉落、生锈等质量隐患问题,同时,也减轻了立柱的重量。

The column of the equipment and the equipment of the workstation

The present disclosure relates to a column and a station appliance of a workspace apparatus, which comprises a column (1), a top bowl (2) set at the top of the column (1) and a bottom bowl (3) set at the bottom end of the column (1), and the top bowl (2) is a polyurethane material. The top bowl of the polyurethane material with small density and no rust is used instead of the steel hemispherical top, so the top of the column is not used to brush the paint, and then it can fundamentally solve the hidden problems of the quality of the falling and rusting of the lacquer, as well as the weight of the colum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工位器具的立柱及工位器具
本公开涉及器具码放工具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工位器具的立柱,以及包括该立柱的工位器具。
技术介绍
现有工位器具多为钢制焊接而成,并对其表面进行喷塑处理。底框由方形钢管焊接组成,立柱穿过底框且焊接在底框上。立柱顶部焊接有半球形顶,底部焊接有半球形底碗,工位器具通常采用多层叠加结构,安装时,下层立柱的半球形顶与上层立柱的底碗相接。长期使用,立柱顶部焊接半球形顶与底部焊接的半球形底碗相互摩擦后,表面喷塑会出现刷漆部位漆皮掉落、生锈等问题,既不美观又无法保护立柱与底框的完好性,后期对工位器具的维护费用增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工位器具的立柱,该立柱顶端不用刷漆,可消除长期使用后漆皮掉落、生锈等质量隐患的问题,并且,可减轻立柱的重量。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工位器具的立柱,包括柱体、设置在所述柱体顶端的顶碗和设置在所述柱体底端的底碗,所述顶碗为聚氨酯材质。可选地,所述柱体和所述顶碗可拆卸连接。可选地,所述柱体为中空管状结构,所述顶碗包括一体成型的下安装部和上定位部,所述下安装部形成为圆柱形以插入到所述柱体的上端,所述上定位部形成为向上渐缩的半球形。可选地,所述下安装部与所述柱体的上端过盈配合。可选地,所述上定位部上形成有拆卸孔,所述拆卸孔沿与所述柱体垂直的方向贯穿所述上定位部。可选地,所述上定位部的直径等于所述柱体的直径。可选地,所述底碗的下端面形成有与所述顶碗相适配的凹槽。可选地,所述底碗为锥台形,所述底碗的上端与所述柱体的下端焊接。可选地,所述柱体和所述底碗均为金属材质。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由于使用了密度较小、且不会生锈的聚氨酯材质的顶碗代替钢制的半球形顶,因此该立柱顶端不用刷漆,进而可从根本上解决漆皮掉落、生锈等质量隐患问题,同时,也减轻了立柱的重量。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工位器具,该工位器具包括底框和设置在所述底框四角的四个立柱,所述立柱为上述的立柱,所述立柱穿设所述底框,所述顶碗位于所述底框上方,所述底碗位于所述底框下方。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但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工位器具的立柱的正视图;图2是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工位器具的立柱的剖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柱体2顶碗21下安装部22上定位部23拆卸孔3底碗31凹槽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公开,并不用于限制本公开。在本公开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公开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及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公开的限制。如图1和图2所示,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工位器具的立柱,包括柱体1、设置在柱体1顶端的顶碗2和设置在柱体1底端的底碗3,其中,顶碗2为聚氨酯材质。在本公开中,工位器具采用多层叠放方式存放器件,安装的时,下层立柱的顶碗2用于与其相邻上层的立柱的底碗3相接,顶碗2和底碗3均为立柱的安装定位结构。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由于使用了密度较小、且不会生锈的聚氨酯材质的顶碗2代替钢制的半球形顶,因此该立柱顶端不用刷漆,进而可从根本上解决漆皮掉落、生锈等质量隐患问题,有利于降低工位器具的维护成本。另外,对比同体积的普通钢材,使用聚氨酯顶碗能减轻立柱的重量,进而可减轻工位器具的重量。在本公开中,为了便于顶碗2的更换维护,可选地,柱体1和顶碗2采用可拆卸连接。其中,柱体1和顶碗2的可拆卸连接也可有任意适当的形式,如螺纹连接。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顶碗2与柱体1上端可采用过盈配合直接连接。这里,可将过盈量控制在一个很小值,以便于后续顶碗2与柱体1的拆卸。采用过盈配合连接,简单可靠,无须再设置其它紧固件。在本公开中,柱体1和顶碗2可以具有任意适当的结构和形状。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柱体1可形成为中空管状结构的圆管。顶碗2包括一体成型的下安装部21和上定位部22。安装时,下安装部21形成为圆柱形以插入到柱体1的上端。考虑到顶碗2与柱体1的可拆卸性,这里,下安装部21与柱体1可采用小过盈量过盈配合,即,下安装部21的径向尺寸比柱体1的孔径约大,这样,既能保证连接的可靠性,又使得两者的拆卸不至于很困难。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上定位部22可形成为向上渐缩的半球形,在上定位部22与工位器具上一层的立柱的底碗3安装对位过程中,半球形能够起到很好的导向作用,有利于快捷顺利地将两者的位置调整到位。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和2所示,为了便于对顶碗2进行拆卸,上定位部22上可形成有拆卸孔23,拆卸孔23沿与柱体1垂直的方向贯穿上定位部22。由于上定位部22形成为半球状的,在对顶碗2更换拆卸时,不易操作,而增加拆卸孔23,可配合拆卸工具进行拆卸。具体地,可使用一根棍状物贯穿拆卸孔23,然后握住棍状物的两端,将顶碗2的下安装部21从柱体1中旋出。在上定位部22上设置拆卸孔23,既方便顶碗2的拆卸,又不会对上定位部22的安装产生影响。在本公开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上定位部22的直径可等于柱体1的直径。由于在本实施方式中,安装时,上定位部22和柱体1的上端都会进入上一层立柱的底碗3的内部,所以,为了使上定位部22能与底碗3充分接触,以起到很好的定位效果,上定位部22的直径最好大于或等于柱体1的直径,为了保证柱体1的支撑强度,柱体1的直径可设置为与上定位部22的直径一样大。在本公开中,底碗3可以具有任意适当的结构和形状,如半球形、圆柱体。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1和图2所示,底碗3形成为锥台形,锥台的上端与柱体1的下端连接,下端与下层立柱的顶碗2连接。采用锥台结构,底碗3形成上小下大的结构,那其与下层立柱连接的一端直径变大,有利于两者安装时的对位。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底碗3的下端面形成有与顶碗2相适配的凹槽31。凹槽31的形状可根据顶碗2的具体形状决定。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凹槽31可形成为从底碗3的下端面起向上缩小的半球状凹槽。安装时,顶碗2的下安装部21抵顶在底碗3的凹槽31中。在本公开中,底碗3与柱体1的连接可采用任意适当的形式。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底碗3的上端可直接焊接在柱体1的下端,简单可靠。在其它实施方式中,底碗3与柱体1还可采用可拆卸连接,如螺纹连接。在本公开中,为了保证工位器具的强度,柱体1和底碗3均可采用金属材质,具体地,可采用Q235材料制成。另外,为了保证顶碗2满足强度要求,在一种实施方式中,顶碗2采用的聚氨酯材料的硬度可为70D,该硬度的聚氨酯制成的顶碗2具有最大限度为2t的承压力,能满足冲压件码放工位器具的工作强度要求。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工位器具,该工位器具包括底框和上述的设置在底框四角的四个立柱,立柱穿设于底框,顶碗2位于底框上方,底碗3位于底框下方。在本实施方式中,四个立柱可焊接在底框上,具体地,底框上四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工位器具的立柱及工位器具

【技术保护点】
一种工位器具的立柱,其特征在于,包括柱体(1)、设置在所述柱体(1)顶端的顶碗(2)和设置在所述柱体(1)底端的底碗(3),所述顶碗(2)为聚氨酯材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工位器具的立柱,其特征在于,包括柱体(1)、设置在所述柱体(1)顶端的顶碗(2)和设置在所述柱体(1)底端的底碗(3),所述顶碗(2)为聚氨酯材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柱,其特征在于,所述柱体(1)和所述顶碗(2)可拆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立柱,其特征在于,所述柱体(1)为中空管状结构,所述顶碗(2)包括一体成型的下安装部(21)和上定位部(22),所述下安装部(21)形成为圆柱形以插入到所述柱体(1)的上端,所述上定位部(22)形成为向上渐缩的半球形。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立柱,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安装部(21)与所述柱体(1)的上端过盈配合。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立柱,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定位部(22)上形成有拆卸孔(23),所述拆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涛王华杰张建国王小伟李婉婷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现代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