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刻度标识的船舶大型减振装置用限位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910164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10 16: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带刻度标识的船舶大型减振装置用限位器,包括支撑圆柱、调整杆、刻度盘、底座板及联接螺栓;支撑圆柱与底座板之间采用螺纹联接;调整杆周向均匀固定在支撑圆柱的外表面;刻度盘套在支撑圆柱外侧并与底座板焊接固定;底座板四个角通过连接螺栓与安装基座联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该限位器采用刻度标识设计,通过观察支撑圆柱所旋转过的刻度,可以精确的获知支撑圆柱上升或下降的量,其间隙调整控制方便,间隙调整控制精度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刻度标识的船舶大型减振装置用限位器
本技术属于船舶振动噪声控制
,具体涉及一种带刻度标识的船舶大型减振装置用限位器,它主要适用于对船舶大型减振装置进行限位。
技术介绍
船舶大型减振装置是控制机械设备振动和噪声的重要手段。限位器可以有效的控制大型减振装置在受到外界冲击等作用力下引起的位移,保护大型减振装置的减振器、减振接管等减振元器件,不因发生超出极限变形而引起损坏,从而保证整个大型减振装置的安全性、可靠性。限位器与大型减振装置、船体安装基座之间的安装关系,及限位间隙说明见图1。目前针对船舶大型减振装置采用的限位器均没有带刻度标识,减振装置筏架与限位器之间的间隙通常是依靠塞尺等测量工具进行控制。这种间隙控制方式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操作不方便,针对所需控制的限位间隙,需要经过多次调整、测量;(2)存在一定的测量误差,对于以“毫米”量级为控制目标的限位间隙,塞尺等传统测量工具引起的测量误差对减振装置运行维护的影响也不容忽视。而对限位器采用带刻度标识设计后,可以有效的避免以上两个问题。限位器的每个刻度对应一个限位间隙值,只需通过调整杆旋转限位器支撑圆柱即可将限位间隙调整至所需的控制值。这种带刻度标识的限位器既不用对限位间隙进行测量,也可避免测量所引起的误差;操作方便,限位间隙控制精度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刻度标识的船舶大型减振装置用限位器,可简便、准确的控制大型减振装置与限位器之间的间隙,从而保证整个大型减振装置的安全性、可靠性。实现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带刻度标识的船舶大型减振装置用限位器,包括支撑圆柱、调整杆、刻度盘、底座板及联接螺栓;支撑圆柱与底座板之间采用螺纹联接;调整杆周向均匀固定在支撑圆柱的外表面;刻度盘套在支撑圆柱外侧并与底座板焊接固定;底座板四个角通过连接螺栓与安装基座联接。本技术所述限位器所有构件均采用不锈钢加工而成。本技术所述支撑圆柱底部螺纹的螺距为Dmm,所述刻度盘共包含10*D个刻度,每个刻度对应的间距为0.1mm。有益效果本技术该限位器采用刻度标识设计,通过观察支撑圆柱所旋转过的刻度,可以精确的获知支撑圆柱上升或下降的量,其间隙调整控制方便,间隙调整控制精度高。本技术采用不锈钢材质,抗腐蚀、抗老化能力突出,可适应船舱底部复杂的工作环境;且本技术结构合理,安装方式简单。附图说明图1为限位器与大型减振装置、船体安装基座之间的安装关系,及限位间隙示意图;图2为限位器主视图;图3为限位器俯视图;图4为限位器支撑圆柱1与调整杆2主视图;图5为限位器支撑圆柱1与调整杆2俯视图;图6为限位器刻度盘3主视图;图7为限位器刻度盘3俯视图;图8为底座板4及联接螺栓5主视图;图9为底座板4及联接螺栓5俯视图;其中,1为支撑圆柱;2为调整杆;3为刻度盘;4为底座板;5为联接螺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具体实施方式如下:如图2~图3所示,本技术限位器的整体结构及安装过程如下:限位器主要包括支撑圆柱1、调整杆2、刻度盘3、底座板4及联接螺栓5。调整杆2通过焊接的方式均匀固定在支撑圆柱1的外表面,支撑圆柱1底部为外螺纹结构型式,螺距为12mm;刻度盘3安装在支撑圆柱1外侧,通过焊接的方式与底座板4联接,刻度盘3共包含120个刻度,每个刻度对应0.1mm间隙;限位器组装完成后,通过联接螺栓5将底座板4与船体安装基座进行固定联接,即可完成限位器的安装。限位间隙调整方法:当限位器安装完成后,逆时针旋转调整杆2,将支撑圆柱1上表面调整至与减振装置下表面贴合。然后根据限位间隙要求,顺时针旋转调整杆2,旋转支撑圆柱1至相应的刻度,即可完成所需限位间隙的调整。图1为限位器与大型减振装置、船体安装基座之间的安装关系,及限位间隙说明图。减振装置由筏架及弹簧减振器组成,当减振装置筏架受到垂向冲击力等外力作用时,筏架向下发生位移。当位移变形超过限位间隙(筏架下表面与限位器支撑圆柱1上表面之间的间隙)时,筏架下表面与限位器支撑圆柱1上表面刚性接触,使筏架不继续向下运动,起到限制位移的作用,从而保证弹簧减振器等减振元器件不发生超出自身极限的压缩变形。图2为限位器主视图,图3为限位器俯视图。图4为限位器支撑圆柱1与调整杆2主视图,调整杆与支撑圆柱采用焊接方式联接,共包含4根调整杆。整个支撑圆柱通过螺纹与底座板4联接。图5为限位器支撑圆柱1与调整杆2俯视图。图6为限位器刻度盘3主视图,刻度盘共包含120个刻度,每个刻度代表0.1mm的间隙。刻度盘安装在支撑圆柱1外侧,通过焊接的方式与底座板4联接。图7为限位器刻度盘3俯视图。图8为底座板4及联接螺栓5主视图,底座板4通过联接螺栓5安装在船体基座上。图9为底座板4及联接螺栓5俯视图。综上所述,以上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带刻度标识的船舶大型减振装置用限位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刻度标识的船舶大型减振装置用限位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圆柱、调整杆、刻度盘、底座板及联接螺栓;支撑圆柱与底座板之间采用螺纹联接;调整杆周向均匀固定在支撑圆柱的外表面;刻度盘套在支撑圆柱外侧并与底座板焊接固定;底座板四个角通过连接螺栓与安装基座联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刻度标识的船舶大型减振装置用限位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圆柱、调整杆、刻度盘、底座板及联接螺栓;支撑圆柱与底座板之间采用螺纹联接;调整杆周向均匀固定在支撑圆柱的外表面;刻度盘套在支撑圆柱外侧并与底座板焊接固定;底座板四个角通过连接螺栓与安装基座联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带刻度标识的船舶大型减振装置用限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绍军孙新占刘宏汪利张翰钦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