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玻璃纤维拉丝集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904578 阅读:1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10 14: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玻璃纤维拉丝集束装置,包括集束装置,所述集束装置包括气缸、第一组电木轮、第二组电木轮、第三组电木轮和第四组电木轮,所述集束装置的一侧设置有第四组电木轮,且集束装置的另一侧设置有气缸,所述气缸远离第四组电木轮的一侧设置有第三组电木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没有采用传统的固定螺丝结构,而是通过内管、外管、弹性凸起和限位孔的组合设计,实现了调节架的可伸缩调节功能,从而可以改变调节架上电木轮的位置,操作简单方便,节省了反复拆卸固定螺丝的时间,提高了产品的生产效率,同时解决了纱种类型不同时出现部分纱线偏离上浆器皮带的问题,能够使集束装置所集束的纱种符合规定,提高了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玻璃纤维拉丝集束装置
本技术属于玻璃纤维拉丝机械相关
,具体涉及一种玻璃纤维拉丝集束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工业机械化的进程也在不断加快,玻璃纤维拉丝集束装置的工艺日益成熟,但仍有部分不足仍待改善。现有技术的玻璃纤维拉丝集束装置存在以下问题:1、玻璃纤维拉丝生产过程中,上百根单丝纤维通过集束装置才能形成一束玻璃纤维纱原丝,传统的集束装置大多数是通过四组电木轮进行集束,但传统的集束装置中各组电木轮的位置是固定不动的,纱种发生改变时可能会使部分纱线偏离上浆器的皮带,导致纱线不能被上浆,使得所集束的纱种不符合规定,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现有的集束装置中电木轮位置可调,大幅度提升了产品质量和成品率,但现有的集束装置中电木轮位置可调,大多通过活动部件与固定螺丝相互配合工作,调节位置耗费时间长,降低了产品的生产效率;2、玻璃纤维纱原丝在拉丝生产过程中具有一定的运转速度,现有电木轮位置调节装置的螺丝大多具有棱角,容易与运转中的原丝丝束互相产生摩擦,严重到一定程度螺丝甚至会划断部分单丝纤维,甚至也有可能导致整束原丝丝束断裂,影响到拉丝过程的顺利进行,进而降低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玻璃纤维拉丝集束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玻璃纤维拉丝集束装置,包括集束装置(2),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束装置(2)包括气缸(1)、第一组电木轮(4)、第二组电木轮(5)、第三组电木轮(6)和第四组电木轮(8),所述集束装置(2)的一侧设置有第四组电木轮(8),且集束装置(2)的另一侧设置有气缸(1),所述气缸(1)远离第四组电木轮(8)的一侧设置有第三组电木轮(6),所述第三组电木轮(6)远离第四组电木轮(8)的一侧设置有第二组电木轮(5),所述第二组电木轮(5)远离第三组电木轮(6)的一侧设置有第一组电木轮(4),所述第一组电木轮(4)、第二组电木轮(5)、第三组电木轮(6)和第四组电木轮(8)之间均通过调节架(3)伸缩连接,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玻璃纤维拉丝集束装置,包括集束装置(2),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束装置(2)包括气缸(1)、第一组电木轮(4)、第二组电木轮(5)、第三组电木轮(6)和第四组电木轮(8),所述集束装置(2)的一侧设置有第四组电木轮(8),且集束装置(2)的另一侧设置有气缸(1),所述气缸(1)远离第四组电木轮(8)的一侧设置有第三组电木轮(6),所述第三组电木轮(6)远离第四组电木轮(8)的一侧设置有第二组电木轮(5),所述第二组电木轮(5)远离第三组电木轮(6)的一侧设置有第一组电木轮(4),所述第一组电木轮(4)、第二组电木轮(5)、第三组电木轮(6)和第四组电木轮(8)之间均通过调节架(3)伸缩连接,所述调节架(3)包括外管(12)和内管(14),所述调节架(3)的一侧设置有内管(14),且调节架(3)的另一侧设置有外管(12),所述内管(14)的底部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弹性凸起(10),所述两个弹性凸起(10)之间通过弹簧(13)弹性连接,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俊南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佳成特种纤维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