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折叠童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900415 阅读:1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10 11: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折叠童车,包括车把、与车把相配合的前支撑件、与前支撑件相连接的横梁、前轮、设于前轮两侧的脚踏件、座垫及分别与横梁相连接的两根后支撑件,所述每根后支撑件上分别连接有一后轮;还包括第一折叠结构,用于驱动所述后支撑件向前轮方向翻转后进行定位;第二折叠结构,用于驱动所述前支撑件和至少部分横梁同时向后支撑件方向翻转后进行定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后支撑件可向前翻折,前支撑件可向后翻折,前、后支撑件分别与横梁折叠配合,折叠后车体的体积很小,进而极大程度的减小车体的空间占用,便于携带和存放。

A foldable child ca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foldable child car, including a handlebar, a front support with a handlebar, a cross beam connected with a front support, a front wheel, a foot step on both sides of the front wheel, a seat cushion, and two rear braces connected to the cross beam respectively. The first folding structure is used for driving the rear support to turn in the direction of the forward wheel and position it. The second folding structure is used to drive the front support and at least part of the transverse beam to reverse the direction of the backward support and position it. The rear support part of the utility model can be folded forward, the front support part can be folded back, the front and rear support parts are folded and matched with the crossbeam, and the volume of the folded car body is small, and then the space occupancy of the body is reduced greatly, so it is convenient to carry and sto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折叠童车
本技术属于童车
,尤其是涉及一种可折叠童车。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儿童用车种类繁多,且功能各异,例如中国专利CN205282814U公开了《一种学步车》,其包括主梁、座椅、车把、两前轮以及两后轮,结构稳定,儿童学步时不易摔倒。但是,该种结构的学步车无法进行收叠,不仅极大程度的占用了家庭的空间,且出行时携带也较为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折叠放置,且折叠后占地面积小的可折叠童车。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可折叠童车,包括车把、与车把相配合的前支撑件、与前支撑件相连接的横梁、前轮、设于前轮两侧的脚踏件、座椅及分别与横梁相连接的两根后支撑件,所述每根后支撑件上分别连接有一后轮;还包括第一折叠结构,用于驱动所述后支撑件向前轮方向翻转后进行定位;第二折叠结构,用于驱动所述前支撑件和至少部分横梁同时向后支撑件方向翻转后进行定位。本技术两根后支撑件可分别向前轮方向翻转,可分别折叠至横梁的左右两侧上,相较传统的收叠方式而言,车体的体积得到极大程度的减小,外出携带及存放均较为简便;同时,前支撑件可向后支撑件方向翻转,折叠至与横梁基本平行的位置,从而收叠后的车体,在长度和宽幅上均得到了极大的减小,携带或存放时占用的空间小。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折叠结构设于所述后支撑件上或设于所述后支撑件与所述横梁的连接处。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折叠机构设于横梁上或者设于所述前支撑件与所述横梁的连接处。或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折叠结构包括于外力作用下可实现来回活动的驱动件、定位件、设于横梁上或设于后支撑件上的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所述后支撑件处于展开位置时,所述定位件与第一定位部相配合,所述后支撑件处于折叠位置时,所述定位件与第二定位部相配合;通过定位件与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之间的配合,实现对后支撑件的有效定位,防止后支撑件在折叠或展开位置时发生翻动;驱动件的来回移动可实现对于定位件与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之间配合情况的自由控制,对于后支撑件的折叠或展开操作更为灵活。或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折叠结构包括于外力作用下可实现来回活动的驱动部件、定位部件及设于横梁上或设于前支撑件上的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所述前支撑件处于展开位置时,所述定位部件与第一限位部相配合,所述前支撑件处于折叠位置时,所述定位部件与第二限位部相配合;通过定位部件与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之间的配合,实现对前支撑件的有效定位,防止前支撑件在折叠或展开位置时发生翻动;驱动部件的来回移动可实现对于定位部件与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之间配合情况的自由控制,对于前支撑件的折叠或展开操作更为灵活。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折叠结构还包括作用于所述驱动件的第一复位弹簧;驱动件移动的过程中,第一复位弹簧可发生形变,从而在驱动件上的外力消失时实现驱动件的自动复位,操作更为省力;同时,由于第一复位弹簧的设置,始终给予驱动件一压紧力,使得定位件与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之间配合紧密,车体结构更为稳定。优选的,所述驱动件通过一连接轴实现与所述后支撑件或所述横梁的活动配合,所述第一复位弹簧的一端与该连接轴相连;驱动件移动的过程中,连接轴可对第一复位弹簧进行挤压或拉伸,使得第一复位弹簧发生形变,从而在驱动件上的外力消失时实现驱动件的自动复位,操作更为省力。或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折叠结构还包括作用于所述驱动部件的第二复位弹簧;驱动部件移动的过程中,第二复位弹簧可发生形变,从而在驱动部件上的外力消失时实现驱动部件的自动复位,操作更为省力;同时,由于第二复位弹簧的设置,始终给予驱动部件一压紧力,使得定位部件与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之间配合紧密,车体结构更为稳定。作为优选,所述前轮与所述脚踏件之间通过一定位结构进行可拆配合连接,所述定位结构与前轮之间止转配合;脚踏件与前轮之间为可拆卸连接,在儿童学习走路时,无需装配脚踏件,童车即可实现学步的功能;当儿童成长至可以骑行的年纪后,对脚踏件进行装配,使得童车成为自行车,供儿童骑行;从而通过脚踏件的简易拆装,即可实现童车的学步和骑行两种功能,有效避免一个家庭采购两台童车,提高经济效益,增强实用性能;定位结构与前轮之间止转配合,使得定位结构与前轮之间可实现同步转动,当脚踏件动作时即可驱动前轮进行转动。进一步的,所述定位结构包括曲轴、设于曲轴上的弹片及设于弹片上的按压部,所述曲轴上设有可供按压部穿出的通孔;当曲轴与前轮连接时,按压部可与前轮相配合对曲轴进行有效定位,防止曲轴与前轮发生脱离;且由于弹片的设置,使得按压部可实现伸缩动作,便于对曲轴进行拆卸,拆装简便;同时按压部与前轮之间的配合可进一步增强曲轴与前轮之间的止转效果,两者件不易打滑,同步转动率高。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后支撑件可向前轮方向翻折至横梁两侧,前支撑件可向后轮方向翻折,前、后支撑件分别与横梁折叠配合,折叠后车体的体积很小,进而极大程度的减小车体的空间占用,便于携带和存放。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一。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二。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前轮与脚踏件通过定位结构配合的分解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后支撑件与第一折叠结构的分解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前支撑件与第二折叠结构的配合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二和四中后支撑件与第一折叠结构的分解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三和四中前支撑件与第二折叠结构的配合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的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实施例1如图1-5所示,一种可折叠童车,包括车把1、横梁2、前轮3、前支撑件7、两后轮4、两根后支撑件8、两脚踏件52、座椅6、第一折叠结构以及第二折叠结构,所述座椅6固设于横梁2上,所述车把与前支撑件7相配合,两者可为固定连接;所述前支撑件7与横梁的其中一端相连,所述的两根后支撑件8与横梁的其中另一端相连;所述前轮设于所述前支撑件7下部,所述每根后支撑件上分别连接有一后轮4;进一步的,所述后支撑件下部设于一连接套86,该连接套的左右两侧上分别设有一凸柱87,所述后轮通过螺钉或其他连接件与所述凸柱相连,实现后轮与后支撑件的连接;如图3所示,所述第一折叠结构设于所述后支撑件8与所述横梁2的连接处,具体的,所述横梁2包括前横梁23、后横梁21及分别设于该后横梁后端的两支架22,所述第一折叠结构设于该支架22与后支撑件8的连接处,第一折叠结构用于驱动所述后支撑件8向前轮3方向翻转后进行定位,实现后支撑件8与横梁2的折叠配合,减小车体的体积。所述后支撑件8上端部与所述横梁2之间通过第一连接杆107相连,第一连接杆107为螺钉或螺栓;所述两支架22的横截面为U形结构,便于后支撑件8插入,后支撑件8上端设有一圆孔81,所述支架22上设有一连接孔221,后支撑件8上端插入该支架22后,所述第一连接杆107可穿过支架22和圆孔81,将后支撑件8和支架22活动连接在一起;进一步的,所述后支撑件8上端设于一切面85,通过该切面85的设置,使得后支撑件8在进行折叠时,后支撑件8上端不会出现与支架内壁相抵触而无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可折叠童车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折叠童车,包括车把(1)、与车把相配合的前支撑件(7)、与前支撑件相连接的横梁(2)、前轮(3)、设于前轮两侧的脚踏件(52)、座椅(6)及分别与横梁相连接的两根后支撑件(8),所述每根后支撑件上分别连接有一后轮(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折叠结构,用于驱动所述后支撑件(8)向前轮(3)方向翻转后进行定位;第二折叠结构,用于驱动所述前支撑件(7)向后支撑件(8)方向翻转后进行定位。

【技术特征摘要】
2017.01.23 CN 20172010644381.一种可折叠童车,包括车把(1)、与车把相配合的前支撑件(7)、与前支撑件相连接的横梁(2)、前轮(3)、设于前轮两侧的脚踏件(52)、座椅(6)及分别与横梁相连接的两根后支撑件(8),所述每根后支撑件上分别连接有一后轮(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折叠结构,用于驱动所述后支撑件(8)向前轮(3)方向翻转后进行定位;第二折叠结构,用于驱动所述前支撑件(7)向后支撑件(8)方向翻转后进行定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折叠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折叠结构设于所述后支撑件(8)上或设于所述后支撑件(8)与所述横梁(2)的连接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折叠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折叠机构设于横梁(2)上或者设于所述前支撑件(7)与所述横梁(2)的连接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折叠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折叠结构包括于外力作用下可实现来回活动的驱动件(101)、定位件(102)、设于横梁(2)上或设于后支撑件(8)上的第一定位部(103)和第二定位部(104);所述后支撑件(8)处于展开位置时,所述定位件(102)与第一定位部(103)相配合,所述后支撑件(8)处于折叠位置时,所述定位件(102)与第二定位部(104)相配合。5.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文军
申请(专利权)人:慈溪联进玩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