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用转向系统下安装支架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7900148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10 11: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用转向系统下安装支架,包括壳体、外衬套和内衬套,壳体的纵剖面呈倒U形,包括底座、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设于底座的两端,第一凸起上设有第一通孔,第二凸起上设有第二通孔,内衬套一端设有挡接部,外衬套为不封闭的环状结构,内衬套贯穿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并伸至第二凸起的外部,挡接部与第一凸起的端面抵接,外衬套设在内衬套上并与第二凸起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汽车用转向系统下安装支架,将传统的一体成型结构改为分体式结构,可以有效降低转向系统的重量和成本。

Mounting bracket for automobile steering system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installation support for a vehicle steering system, including a shell, an outer bushing and an inner bushing. The longitudinal section of the shell is inverted U shaped, including a base, a first protruding and second protrusions, a first protruding and a second protruding at both ends of the base. A first prop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pass, and the second protrusion is provided with second. One end of the inner bushing is equipped with a retaining section, the outer bushing is an unenclosed ring structure, the inner bushing runs through the first hole and the second hole and extends to the outside of the second protruding, the retaining section is connected to the first convex end face, the outer bushing is located on the inner bushing and connected with the second protrusion; the utility steering system of the utility model is lower. The bracket can change the traditional integral structure into a split structure, which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weight and cost of the steering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汽车用转向系统下安装支架
本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
,特别是一种汽车用转向系统下安装支架。
技术介绍
目前汽车用转向系统下安装结构包括一体成型的安装支架和安装衬套。安装支架通常与减速机构共用壳体,而安装衬套全部埋在壳体内部。安装衬套包括外衬套和内衬套,外衬套的材质为塑料,内衬套的材质为钢材,这两个衬套通常是采用锯齿形结构配合连接,由于安装支架的壳体将外衬套和内衬套全部包裹在内部,转向系统下安装支架整体结构比较厚重,所以难免会造成重量较大,成本较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用转向系统下安装支架,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汽车用转向系统下安装结构的重量较大、成本较高的技术问题,本技术将传统的一体成型结构改为分体式结构,可以有效降低转向系统的重量和成本。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汽车用转向系统下安装支架,包括壳体、外衬套和内衬套,所述壳体的纵剖面呈倒U形,包括底座、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所述第一凸起和所述第二凸起设于所述底座的两端,所述第一凸起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二凸起上设有第二通孔;所述内衬套一端设有挡接部,所述外衬套为不封闭的环状结构;所述内衬套贯穿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并伸至所述第二凸起的外部,所述挡接部与所述第一凸起的端面抵接,所述外衬套套设在所述内衬套上并与所述第二凸起连接。优选地,所述挡接部包括第一翻边,所述第一翻边均匀设于所述内衬套的端面。优选地,所述内衬套上设有锥台,所述锥台的最大半径不大于所述第一通孔的半径,所述挡接部和所述锥台之间设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半径小于所述锥台的最大半径。优选地,所述外衬套的内侧边缘处设有内凸块,所述第二凸起上设有与所述内凸块匹配的第一凹槽,所述外衬套套设在所述内衬套上时,所述内凸块容置在所述第一凹槽中。优选地,所述外衬套的外侧边缘上开设有缺口。优选地,所述外衬套的内侧边缘处还设有第二翻边。优选地,所述外衬套的外侧边缘处还设有外凸块,所述第二凸起上设有与所述外凸块匹配的第二凹槽,所述外衬套套设在所述内衬套上时,所述外凸块容置在所述第二凹槽中。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汽车用转向系统下安装支架,包括壳体、外衬套和内衬套,所述壳体的纵剖面呈倒U形,包括底座、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所述第一凸起和所述第二凸起设于所述底座的两端,所述第一凸起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二凸起上设有第二通孔,所述内衬套一端设有挡接部,所述外衬套为不封闭的环状结构,所述内衬套贯穿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并伸至所述第二凸起的外部,所述挡接部与所述第一凸起的端面抵接,所述外衬套套设在所述内衬套上并与所述第二凸起连接;本技术的汽车用转向系统下安装支架,将传统的一体成型结构改为分体式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省去了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之间的材料,可以有效降低转向系统的重量和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汽车用转向系统下安装支架的使用效果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汽车用转向系统下安装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内衬套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外衬套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壳体,2-外衬套,3-内衬套,4-底座,5-第一凸起,6-第二凸起,7-挡接部,8-锥台,9-连接柱,10-内凸块,11-缺口,12-外凸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解释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汽车用转向系统下安装支架,包括壳体1、外衬套2和内衬套3,所述壳体1的纵剖面呈倒U形,包括底座4、第一凸起5和第二凸起6,所述第一凸起5和所述第二凸起6设于所述底座4的两端,所述第一凸起5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二凸起6上设有第二通孔;所述内衬套3一端设有挡接部7,所述外衬套2为不封闭的环状结构;所述内衬套3贯穿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并伸至所述第二凸起6的外部,所述挡接部7与所述第一凸起5的端面抵接,所述外衬套2套设在所述内衬套3上并与所述第二凸起6连接。其中,外衬套2优选设于内衬套3从第二通孔伸出的端部上,当然外衬套2也可以设置在第一凸起5和第二凸起6之间的内衬套3上。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的中心线优选设置为共线。本技术的使用方法为:首先将内衬套3远离挡接部7的一端穿过第一通孔,接着推动内衬套3继续穿过第二通孔,直至挡接部7抵接在第一凸起5的端面上,接着将外衬套2卡接在内衬套3上,随后将外衬套2与第二凸起6连接即可;由上述操作可知,本技术的汽车用转向系统下安装支架将传统的一体成型结构改为分体式结构,可以省去了第一凸起5和第二凸起6之间的材料,有效地降低了转向系统的重量和成本。为了提高内衬套3与第一凸起5的连接可靠度,所述挡接部7包括第一翻边,所述第一翻边均匀设于所述内衬套3的端面。第一翻边可以在内衬套3的端部沿整个圆周设置为一体结构,也可以设置为偶数个分体结构,这些偶数个分体的第一翻边对称设置在内衬套3的中心线的两侧。当然,挡接部7也可以就是第一翻边,这样既能保证对内衬套3的定位,也能进一步降低内衬套3的重量,降低成本。如图3所示,所述内衬套3上设有锥台8,所述锥台8的最大半径不大于所述第一通孔的半径,所述挡接部7和所述锥台8之间设有连接柱9,所述连接柱9的半径小于所述锥台8的最大半径。锥台8的设置,一方面有利于为内衬套3的安装提供导向,另一方面,可以在内衬套3安装在第一通孔上后,防止内衬套3相对于第一通孔窜动,保证内衬套3相对于壳体1的位置。进一步地,所述外衬套2的内侧边缘处设有内凸块10,所述第二凸起6上设有与所述内凸块10匹配的第一凹槽,所述外衬套2套设在所述内衬套3上时,所述内凸块10容置在所述第一凹槽中。内凸块10配合第一凹槽使用,可以使得整体结构更为紧凑,结构更为可靠。外衬套2优选采用例如PP等的塑料材质制成,以防止外衬套2在反复装拆下发生变形或者损坏。内凸块10优选设置为4个。内凸块10优选设置为矩形凸块。为了调整外衬套2的开口的间隙,以达到与内衬套3的不同配合紧密程度的目的,所述外衬套2的外侧边缘上开设有缺口11。所述缺口11优选设置在外衬套2开口的附近,以达到更为明显的调整效果,节省体力。所述缺口11可以优选为矩形缺口。优选地,所述外衬套2的内侧边缘处还设有第二翻边。第二翻边优选设置为沿外衬套2整圈设置。在外衬套2的内侧边缘处设置的第二翻边,可以在外衬套2套设在内衬套3上后,将第二翻边压缩并伸入至第二通孔中,然后随着第二翻边的反弹,外衬套2与第二通孔相互挤压,令二者的配合更为紧密。具体地,如图4所示,所述外衬套2的外侧边缘处还均匀设有外凸块12,所述第二凸起6上还设有与所述外凸块12匹配的第二凹槽,所述外衬套2套设在所述内衬套3上时,所述外凸块12容置在所述第二凹槽中。外凸块12优选沿外衬套2的外侧边缘均匀分布,优选设置为12个。外凸块12也优选设置为矩形凸块。以上依据图式所示的实施例详细说明了本技术的构造、特征及作用效果,以上所述仅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汽车用转向系统下安装支架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用转向系统下安装支架,包括壳体(1)、外衬套(2)和内衬套(3),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纵剖面呈倒U形,包括底座(4)、第一凸起(5)和第二凸起(6),所述第一凸起(5)和所述第二凸起(6)设于所述底座(4)的两端,所述第一凸起(5)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二凸起(6)上设有第二通孔;所述内衬套(3)一端设有挡接部(7),所述外衬套(2)为不封闭的环状结构;所述内衬套(3)贯穿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并伸至所述第二凸起(6)的外部,所述挡接部(7)与所述第一凸起(5)的端面抵接,所述外衬套(2)套设在所述内衬套(3)上并与所述第二凸起(6)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用转向系统下安装支架,包括壳体(1)、外衬套(2)和内衬套(3),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纵剖面呈倒U形,包括底座(4)、第一凸起(5)和第二凸起(6),所述第一凸起(5)和所述第二凸起(6)设于所述底座(4)的两端,所述第一凸起(5)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二凸起(6)上设有第二通孔;所述内衬套(3)一端设有挡接部(7),所述外衬套(2)为不封闭的环状结构;所述内衬套(3)贯穿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并伸至所述第二凸起(6)的外部,所述挡接部(7)与所述第一凸起(5)的端面抵接,所述外衬套(2)套设在所述内衬套(3)上并与所述第二凸起(6)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用转向系统下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接部(7)包括第一翻边,所述第一翻边均匀设于所述内衬套(3)的端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用转向系统下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衬套(3)上设有锥台(8),所述锥台(8)的最大半径不大于所述第一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玲孟庆健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