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激光雷达SLAM中探测环境发生突变的检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875746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05 22: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二维激光雷达SLAM中探测环境发生突变的检测方法。依次采集传感器数据,惯性递推,进行激光雷达数据匹配,最后对比惯性递推求解的载体位置变化量与激光雷达数据匹配配求解的载体位置变化量的差值,若大于阈值则激光雷达探测的环境发生突变。在应用二维激光雷达SLAM方法时,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方法,能够准确地检测出环境是否发生突变。

Detection method for abrupt change of detection environment in 2D lidar SLAM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detection method for abrupt detection environment in two-dimensional laser radar SLAM. In turn, the sensor data, inertial delivery, and laser radar data matching are carried out. Finally,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position change of the carrier position and the laser radar data matching is compared with the laser radar data. If the threshold is larger than the threshold, the environment of the laser radar detection is abrupt. In the application of two-dimensional lidar SLAM method, the method disclosed in this invention can accurately detect whether the environment is mutat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二维激光雷达SLAM中探测环境发生突变的检测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机器人自主导航
,特别涉及了二维激光雷达SLAM中探测环境发生突变的检测方法。
技术介绍
在无GPS(GlobalPositioningSystem)环境中,通常利用同步定位与地图构建(SLAM,SimultaneousLocalizationandMapping)技术给机器人进行自主导航。激光雷达能够获取高精度的测距信息,且不依赖于外界环境的光照条件,常作为SLAM的传感器。目前大多二维激光雷达SLAM方法应用于静态环境中,即所探测的环境不变,而实际应用环境大多为动态环境,环境会随时间发生变化,造成传统的SLAM方法定位误差较大。比如二维激光雷达SLAM方法应用于飞行器时,不同高度的二维水平面环境一般不同,当飞行器的高度变化后,导致探测的二维水平面环境发生突变,造成SLAM方法的定位误差变大。因此,在实际应用中激光雷达SLAM方法需要考虑到探测的环境发生突变的情况对SLAM进行改进,其中激光雷达探测的环境是否发生突变的检测方法尤其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提出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二维激光雷达SLAM中探测环境发生突变的检测方法,在应用激光雷达SLAM方法时能够准确地检测出环境是否发生突变。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二维激光雷达SLAM中探测环境发生突变的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采集惯性传感器数据和激光雷达数据;(2)根据惯性传感器数据递推载体的二维位置变化量;(3)利用激光雷达数据进行匹配求解载体的二维位置变化量;(4)对比步骤(2)惯性递推的二维位置变化量与步骤(3)匹配求解的二维位置变化量,若二者差值的绝对值大于预设阈值,则认为所探测的环境发生突变。进一步地,二维激光雷达SLAM中全局坐标系的建立方法为,以初始时刻载体的位置为原点,以二维激光雷达所在二维水平面为X-O-Y平面,其中X轴和Y轴分别与初始时刻载体的右向和前向重合,Z轴为天向;航向角为载体的前向与全局坐标系的Y轴方向的夹角,以顺时针方向为正。进一步地,所述惯性传感器数据包括陀螺仪数据和加速度计数据,陀螺仪和加速度计固定在载体上,且其安装与载体坐标系重合。进一步地,步骤(2)的过程如下:上式中,当前时刻记为k时刻,为k时刻载体的天向角速度,和为k时刻载体的右向和前向的加速度,和依次为从机器人组合导航系统中得到的k-1时刻载体在全局坐标系下X轴、Y轴方向的速度和航向角,和依次为k时刻载体在全局坐标系下X轴、Y轴方向的速度和航向角,Δt为从k-1时刻到k时刻的时间,和分别为k时刻载体在Δt内全局坐标系下X轴和Y轴方向的位置变化量,为递推出的载体从k-1时刻到k时刻的位置变化量。进一步地,在步骤(3)中,Sk和Sk-1分别为k时刻和k-1时刻激光雷达数据,根据ICP算法,先通过kd-tree进行最邻近点搜索,搜索Sk中每个激光点在Sk-1中的最近激光点,以此方式将Sk和Sk-1的激光点进行配对,然后利用奇异值分解法求解载体位置变化量。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通过本专利技术公开的方法,在动态环境下应用激光雷达SLAM方法时,能够准确地检测所探测的环境是否发生突变,为SLAM过程中改进载体位姿解算算法提供了一个准确的参考判断,当探测的环境发生突变时对位姿解算部分进行相应的处理,从而能够有效地减小动态环境下传统SLAM方法的定位误差。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基本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在本专利技术中,导航系为激光雷达SLAM中的全局坐标系,航向角为载体前向与全局坐标系的Y轴方向的夹角,顺时针方向为正,其中全局坐标系建立方法如下:以初始时刻载体的位置为原点,以二维激光雷达所在二维水平面为X-O-Y平面,其中X轴和Y轴分别与初始时刻载体的右向和前向重合,Z轴为天向。陀螺仪和加速度计固定在激光雷达的载体上,且其安装与载体坐标系重合,载体坐标系建立方法如下:以载体的位置为原点,以二维激光雷达所在二维水平面为X-O-Y平面,其中X轴和Y轴分别为载体的右向和前向,Z轴为天向。参照图1,本专利技术的具体步骤如下。步骤一:当前时刻记为k时刻,采集加速度计、陀螺仪和激光雷达数据,为k时刻载体在天向的角速度,和为k时刻载体的右向和前向的加速度信息,k时刻的激光雷达数据记为Sk。步骤二:从机器人组合导航系统中得k-1时刻载体在全局坐标系下X轴、Y轴方向的速度和航向,分别记为和则可根据下式递推载体从k-1时刻到k时刻的位置变化量上式中,和分别为载体在全局坐标系下X轴、Y轴方向的速度和航向,Δt为从k-1时刻到k时刻的时间,和分别为载体在Δt内全局坐标系下X轴和Y轴方向的位置变化量。步骤三:根据ICP算法将Sk与Sk-1匹配求解位置变化量首先通过kd-tree进行最邻近点搜索方法搜索Sk中每个激光点在上一时刻激光雷达数据Sk-1中的最近激光点,以此方式将Sk和Sk-1的激光点进行配对,然后利用奇异值分解法求解载体位置变化量步骤四:设置距离阈值L,若则激光雷达所探测的环境发生突变,其中阈值设置的方法如下:二维激光雷达SLAM中利用激光雷达数据进行匹配求解载体位姿的时间周期为Δt,动态情况下在Δt时间内利用载体上加速度计和陀螺仪递推载体的二维位置的误差为σ,设置的阈值L与σ相近。在本实施例中,阈值设置为L=1.2σ。实施例仅为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思想,不能以此限定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是按照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技术思想,在技术方案基础上所做的任何改动,均落入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二维激光雷达SLAM中探测环境发生突变的检测方法

【技术保护点】
二维激光雷达SLAM中探测环境发生突变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采集惯性传感器数据和激光雷达数据;(2)根据惯性传感器数据递推载体的二维位置变化量;(3)利用激光雷达数据进行匹配求解载体的二维位置变化量;(4)对比步骤(2)惯性递推的二维位置变化量与步骤(3)匹配求解的二维位置变化量,若二者差值的绝对值大于预设阈值,则认为所探测的环境发生突变。

【技术特征摘要】
1.二维激光雷达SLAM中探测环境发生突变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采集惯性传感器数据和激光雷达数据;(2)根据惯性传感器数据递推载体的二维位置变化量;(3)利用激光雷达数据进行匹配求解载体的二维位置变化量;(4)对比步骤(2)惯性递推的二维位置变化量与步骤(3)匹配求解的二维位置变化量,若二者差值的绝对值大于预设阈值,则认为所探测的环境发生突变。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二维激光雷达SLAM中探测环境发生突变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二维激光雷达SLAM中全局坐标系的建立方法为,以初始时刻载体的位置为原点,以二维激光雷达所在二维水平面为X-O-Y平面,其中X轴和Y轴分别与初始时刻载体的右向和前向重合,Z轴为天向;航向角为载体的前向与全局坐标系的Y轴方向的夹角,以顺时针方向为正。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二维激光雷达SLAM中探测环境发生突变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惯性传感器数据包括陀螺仪数据和加速度计数据,陀螺仪和加速度计固定在载体上,且其安装与载体坐标系重合。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二维激光雷达SLAM中探测环境发生突变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的过程如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鹏赖际舟吕品张竣涵邹冰倩付相可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