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CASS+NF工艺处理青霉素废水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867113 阅读:3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05 15: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CASS+NF工艺处理青霉素废水的方法,该工艺将用气浮处理后的青霉素废水用CASS和纳滤处理。用气浮处理后的青霉素废水进入CASS池,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对废水中的有机物进行降解。CASS出水进入纳滤系统处理,进一步降低废水的COD,使得所得纳滤产水满足中水系统的进水要求。本发明专利技术取消了传统青霉素废水处理工艺中的厌氧单元和Fenton氧化单元,避免了在厌氧单元产生硫化氢和Fenton氧化过程中铁泥的产生所造成的二次污染。

A method for treating penicillin wastewater by CASS+NF process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method for treating penicillin wastewater by CASS+NF process. The penicillin wastewater treated by air flotation is treated by CASS and nanofiltration. The penicillin wastewater treated by air flotation enters the CASS pond and degrades the organic matter in the wastewater under the action of microorganism. CASS effluent was treated by nanofiltration system to further reduce the COD of the wastewater, resulting in the production of nanofiltration water to meet the influent requirements of the reclaimed water system. The invention abolished the anaerobic unit and the Fenton oxidation unit in the traditional penicillin wastewater treatment process, and avoided the two pollution caused by the production of iron mud during the production of hydrogen sulfide and Fenton oxidation in the anaerobic uni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CASS+NF工艺处理青霉素废水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处理青霉素废水的方法,尤其涉及一种用CASS+NF工艺处理青霉素废水的方法,属于制药废水处理

技术介绍
青霉素生产的发酵、分离、提取和精制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有机废水。该类废水是一种高浓度有机物和高含盐量的有机废水。青霉素生产废水一般经过预处理、厌氧、好氧和深度处理实现达标排放或回用。在厌氧处理过程中,将废水中的大分子有机物转化为小分子,提高了废水的可生化性,但是由于青霉素废水中含有大量的硫酸盐,在厌氧过程中被细菌转化为硫化氢,对空气造成污染,同时硫化氢对反应器的腐蚀较为严重,增加了运行成本。在废水的深度处理中,例如使用微电解和Fenton高级氧化技术对废水进行处理,在处理过程中产生大量的铁泥固体废物,使得在去除废水COD的同时产生了大量的固体废弃物。为了解决传统Fenton氧化在处理废水过程中产生铁泥造成二次污染的问题,研究者对传统的Fenton反应进行了改进。中国专利(申请号:201610392923.5)报到了一种利用纳米Fe3O4类芬顿技术处理制药废水的方法。将制药废水的pH调为2-4,然后依次加入纳米Fe3O4和30%双氧水,纳米Fe3O4的加量为0.5-2.0g/L,30%双氧水的加量为0.5-2.0mL/L。在搅拌速度为100-300r/min下搅拌反应120-150min,再用直流电磁铁对制药废水进行磁力分离,得到磁力吸附的纳米Fe3O4和分离后的上清液。将分离后上清液的pH调至7-8,得到处理后的水。使用蒸馏水对磁力吸附的纳米Fe3O4进行清洗,再将纳米Fe3O4加入到蒸馏水中超声分散,得到再生的纳米Fe3O4。制药废水COD为150-160mg/L,经过该方法处理后出水COD低于50mg/L。该方法具有产泥量少,能够节约铁泥的处理成本,同时用作催化剂的纳米Fe3O4,在磁场的作用下可迅速实现磁化和去磁化,能够快速实现固液分离且不需要投加絮凝剂,回收的纳米Fe3O4在分散后可以继续投入使用,减少了药剂的使用量。但上述方法也存在如下的缺陷:废水处理后需要增加直流电磁铁设施对纳米Fe3O4进行分离,需要增加超声设施对Fe3O4进行分散。该专利中报道的制药废水进水COD较低,处理效果较好,对于COD较高的废水,该方法的处理效果尚不明确。因此,需要根据目前青霉素废水的处理现状,充分利用各种生化和物化处理方法的优势,开发一套二次污染少、废水处理效果好的工艺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提供一种用CASS+NF工艺处理青霉素废水的方法。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CASS+NF工艺处理青霉素废水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CASS处理气浮出水进入CASS池,通过好氧生化处理对废水中的有机物进行降解,CASS进水的pH为7-8,温度为25-33℃,污泥负荷为0.06-0.09kgBOD/(kgMLVSS·d),MLSS控制在5000-7000mg/L,CASS池产生的污泥去污泥处理系统,CASS出水进入调节池,CASS对废水COD的去除率为80-87%;(2)纳滤处理(2-a)预处理调节池中的CASS出水经过泵打入到软化反应池,在管路上加入30%氢氧化钠溶液和PAM,调节废水的pH为11-12,PAM的加量为1-5ppm,软化过程中产生的沉淀去污泥处理系统,软化后的废水进入砂滤池,进一步去除水中的悬浮物,向砂滤池出水中加入30%盐酸,调节废水的pH为6.5-7.0,该废水经过盘式过滤器处理后进入超滤膜组件,超滤产水进入纳滤处理,超滤浓水回到调节池;(2-b)纳滤步骤(2-a)所得的超滤产水进入纳滤处理,纳滤产水进入中水系统处理,纳滤浓水去MED进行处理。上述一种用CASS+NF工艺处理青霉素废水的方法,所述步骤(1)中,CASS进水的水温控制在28-33℃,污泥负荷控制在0.07-0.08kgBOD/(kgMLVSS·d),MLSS控制在6000-7000mg/L。上述一种用CASS+NF工艺处理青霉素废水的方法,所述步骤(2-a)所述的中,超滤膜组件为中空纤维膜,材质为PVDF,运行压力低于0.15MPa,运行温度为5-40℃,回收率为90%。上述一种用CASS+NF工艺处理青霉素废水的方法,所述步骤(2-b)中,的纳滤膜组件为卷式膜,材质为聚酰胺,运行方式为一级多段,运行压力低于2.0MPa,运行温度为5-40℃,纳滤回收率为80%。针对现有青霉素废水处理过程中厌氧单元产生硫化氢气体造成了二次污染及在Fenton和微电解等高级氧化过程中产生大量铁泥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开发一种硫化氢气体和铁泥二次污染物较少的工艺,以满足中水系统的进水要求。青霉素生产废水经气浮处理后进入CASS池进行处理,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对废水中的有机物进行降解。经过泥水分离后,上清液经过化学软化去除水中的钙镁离子,软化后的废水用超滤处理,超滤产水用纳滤处理,去除水中的盐分和COD,使得纳滤产水满足中水系统的进水要求。使用纳滤膜对废水进行处理,替代传统的厌氧处理和Fenton氧化,取消了废气处理和铁泥处理单元,同时杜绝了硫酸亚铁、双氧水和絮凝剂等化学试剂的投加,降低了环保运行成本。为了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青霉素生产废水经罐式气浮处理后所得的出水,进入CASS池进行处理,通过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CASS出水经过化学软化去除水中的钙镁离子,然后经过砂滤、pH回调、盘式过滤和超滤预处理后,进入纳滤系统进行处理,所得的纳滤产水进入中水系统进行处理。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用CASS+NF工艺处理青霉素废水的工艺流程。图2为纳滤系统的运行方式。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和附图,对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完整的描述。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下面通过具体事例更具体的说明本专利技术。(1)CASS处理气浮出水进入CASS池,通过好氧生化处理对废水中的有机物进行降解,CASS进水的pH为7-8,水温为28-35℃,CASS进水COD范围值为9800-13000mg/L,污泥负荷控制在0.075-0.080kgBOD/(kgMLVSS·d),MLSS控制在6000-7000mg/L。连续运行3个月,CASS出水COD范围值为1650-1900mg/L,COD去除率的平均值为83%。CASS池产生的污泥去污泥处理系统,CASS出水进入调节池。(2)纳滤处理(2-a)预处理调节池中的CASS出水经过泵打入到软化反应池,在管路上加入30%氢氧化钠溶液和PAM,调节废水的pH为11.5,PAM的加量为3ppm,软化过程中产生的沉淀去污泥处理系统。软化后的废水进入砂滤池,进一步去除水中的悬浮物,向砂滤池出水中加入30%盐酸,调节废水的pH为6.8。该废水经过盘式过滤器处理后进入超滤,超滤产水进入纳滤处理,超滤浓水回到调节池。(2-b)纳滤步骤(2-a)所得的超滤产水进入纳滤处理,纳滤单元分为3组,第一组和第二组纳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用CASS+NF工艺处理青霉素废水的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CASS+NF工艺处理青霉素废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如下步骤:(1)CASS处理气浮出水进入CASS池,通过好氧生化处理对废水中的有机物进行降解,CASS进水的pH为7‑8,温度为25‑33℃,污泥负荷为0.06‑0.09kgBOD/(kgMLVSS·d),MLSS控制在5000‑7000mg/L,CASS池产生的污泥去污泥处理系统,CASS出水进入调节池,CASS对废水COD的去除率为80‑87%;(2)纳滤处理(2‑a)预处理调节池中的CASS出水经过泵打入到软化反应池,在管路上加入30%氢氧化钠溶液和PAM,调节废水的pH为11‑12,PAM的加量为1‑5ppm,软化过程中产生的沉淀去污泥处理系统,软化后的废水进入砂滤池,进一步去除水中的悬浮物,向砂滤池出水中加入30%盐酸,调节废水的pH为6.5‑7.0,该废水经过盘式过滤器处理后进入超滤膜组件,超滤产水进入纳滤处理,超滤浓水回到调节池;(2‑b)纳滤步骤(2‑a)所得的超滤产水进入纳滤处理,纳滤产水进入中水系统处理,纳滤浓水去MED进行处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CASS+NF工艺处理青霉素废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如下步骤:(1)CASS处理气浮出水进入CASS池,通过好氧生化处理对废水中的有机物进行降解,CASS进水的pH为7-8,温度为25-33℃,污泥负荷为0.06-0.09kgBOD/(kgMLVSS·d),MLSS控制在5000-7000mg/L,CASS池产生的污泥去污泥处理系统,CASS出水进入调节池,CASS对废水COD的去除率为80-87%;(2)纳滤处理(2-a)预处理调节池中的CASS出水经过泵打入到软化反应池,在管路上加入30%氢氧化钠溶液和PAM,调节废水的pH为11-12,PAM的加量为1-5ppm,软化过程中产生的沉淀去污泥处理系统,软化后的废水进入砂滤池,进一步去除水中的悬浮物,向砂滤池出水中加入30%盐酸,调节废水的pH为6.5-7.0,该废水经过盘式过滤器处理后进入超滤膜组件,超滤产水进入纳滤处理,超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建明陈顺记刘钊郭军臣张鸿宾韩贺东周颖
申请(专利权)人:内蒙古常盛制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内蒙古,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