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催化法直通制备阿莫西林的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催化法直通制备阿莫西林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319072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4: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催化法直通制备阿莫西林的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固体酸催化剂催化合成D‑对羟基苯甘氨酸甲酯,常压蒸馏后与6‑APA反应合成阿莫西林,避免使用危险化学原料氯化亚砜,从而避免产生腐蚀性气体,提高了生产工艺的安全性;同时节省了D‑对羟基苯甘氨酸甲酯洗涤、分离、干燥等后序工序,简化了生产工序,降低了能源损耗、设备损耗,减少了成本,提高了效率;此外,固体酸催化剂可重复使用,进一步降低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化工制药,具体涉及一种催化法直通制备阿莫西林的方法


技术介绍

1、阿莫西林(amoxicillin)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化学式为c16h19n3o5s,是一种抗生素药物,又称之为羟氨苄青霉素,属于青霉素家族的氨基青霉素类。其为白色或类白色的结晶型粉末,稍有特异的气味和苦味,是第二代青霉素的主要品种,系广谱半合成抗生素,能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具有高效的广谱抗菌作用,而且毒副作用很小,常用于治疗细菌感染,如中耳感染、链球菌性喉炎、肺炎、皮肤感染和尿路感染。

2、阿莫西林的合成方法主要有化学合成法和酶法合成法。酶法合成法采用左旋对羟基苯甘氨酸甲酯(d-p hydroxyphenylglycine methyl ester)与6-氨基青霉素酸在酶的催化下直接合成阿莫西林,具有工艺条件温和,绿色环保,产品质量好的优点,已成为阿莫西林工业生产的主要方法,从而带动了生产原料或中间体左旋对羟基苯甘氨酸甲酯(d-对羟基苯甘氨酸甲酯)的市场快速发展。

3、d-对羟基苯甘氨酸甲酯通常以d-对羟基苯甘氨酸为起始原料,在合适催化剂的存在下与甲醇发生酯化反应制得。早期技术中采用浓硫酸或氯化亚砜作为脱水催化剂,存在原料消耗大,设备腐蚀严重和环保治理困难的缺陷,后期进行了很多技术改进。

4、中国专利文献cn114105795b公开了一种阿莫西林生产中间体的合成方法,以dl-对羟基苯甘氨酸和甲醇为原料,固体磷酸作为催化剂和拆分剂合成d-对羟基苯甘氨酸甲酯,从而避免了固体磷酸催化剂的循环使用,但该工艺技术比较复杂和产品收率不够稳定。

5、中国专利文献cn111153821a公开了一种d-对羟基苯甘氨酸甲酯的制备方法,沿用了传统的酯化工艺,以大量硫酸作为酯化催化剂和d-对羟基苯甘氨酸的助溶剂进行甲酯化反应,合成收率高达96%,缺点是硫酸消耗量大,需要大量去离子水洗涤,以除去产品夹带的硫酸钠盐分,产生的高盐有机物废水量比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催化法直通制备阿莫西林的方法,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固体酸催化剂应用于催化合成d-对羟基苯甘氨酸甲酯,具有收率高和重复使用性好的特点。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催化法直通制备阿莫西林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4、s1、将d-对羟基苯甘氨酸、甲醇和固体酸催化剂加入到反应瓶中进行反应,待反应结束后,过滤回收固体酸催化剂,常压蒸馏回收甲醇,得到d-对羟基苯甘氨酸甲酯浓缩液;

5、s2、将6-apa加入到氨水中,搅拌溶解,然后向其中加入d-对羟基苯甘氨酸甲酯浓缩液和固定青霉素酰化酶,进行酶催化合成反应;

6、s3、待反应结束后,将固定青霉素酰化酶分离,加入盐酸,进行粗品溶解,随后在粗品溶解液中加入氨水,调节ph在4.8-5.5,养晶95-115min,养晶结束后,经离心、洗涤、干燥,即得阿莫西林成品。

7、优选的,步骤s1中,所述固体酸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如下:

8、(1)将秸秆粉碎后加入到zro(no3)2溶液中,随后加入聚乙二醇,在室温下搅拌1-2h,经干燥后在氮气气氛、400-600℃下煅烧3-6h,得到含锆生物炭材料;

9、(2)将固体磷钼酸铵和含锆生物炭材料混合均匀,随后置于马弗炉中,在450-600℃下焙烧3-6h,焙烧结束后冷却至室温,即得到固体酸催化剂。

10、优选的,步骤(1)中,秸秆、zro(no3)2溶液和聚乙二醇的质量体积比为1g:10-15ml:0.1-0.2ml,zro(no3)2溶液的质量分数为10-15%。

11、优选的,步骤(2)中,固体磷钼酸铵和含锆生物炭材料的质量比为1-3:10。

12、优选的,步骤s1中,d-对羟基苯甘氨酸和甲醇的摩尔比为1:35-45。

13、优选的,步骤s1中,d-对羟基苯甘氨酸和固体酸催化剂的质量比为1:0.5-3.0。

14、优选的,步骤s1中,反应温度为60-100℃,反应时间为4-8h。

15、优选的,d-对羟基苯甘氨酸和6-apa的摩尔比为1:0.8-1.1。

16、优选的,步骤s2中,6-apa和固定青霉素酰化酶的质量比为1:0.5-2.0。

17、优选的,步骤s2中,酶催化合成反应的具体过程为:在13-25℃下,使用5-8wt%的氨水调节反应ph为6.15-6.35,反应40-220min。

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9、(1)本专利技术以废弃的秸秆为原材料,通过炭化反应来制备含锆生物炭材料,具有原料易得、价格低廉、资源利用率高的特点,炭化过程中,聚乙二醇作为造孔剂,丰富了生物炭材料的孔隙结构,使生物炭材料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和孔体积,为大分子进行酯化反应提供了场所,同时丰富的孔隙结构使得生物炭材料拥有更多的活性中心、较强的吸附和传质能力,有效避免了酸根离子的损失,提高了固体酸催化剂的催化性能及使用寿命。

20、(2)本专利技术采用磷钼酸铵对生物炭材料进行活化,磷酸根以配位形式与锆、钼作用,同时生物炭对磷酸根的物理吸附作用,丰富了固体酸催化剂的酸位点,提高了催化剂的催化活性,进而增强了固体酸催化剂的催化性能;此外,氧化钼和氧化锆也可以作为酯化反应的活性中心,催化酯化反应的进行。

21、(3)本专利技术采用固体酸催化剂催化合成d-对羟基苯甘氨酸甲酯,常压蒸馏后与6-apa反应合成阿莫西林,避免使用危险化学原料氯化亚砜,从而避免产生腐蚀性气体,提高了生产工艺的安全性;同时节省了d-对羟基苯甘氨酸甲酯洗涤、分离、干燥等后序工序,简化了生产工序,降低了能源损耗、设备损耗,减少了成本,提高了效率;此外,固体酸催化剂可重复使用,进一步降低了生产成本。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催化法直通制备阿莫西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催化法直通制备阿莫西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固体酸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如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催化法直通制备阿莫西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秸秆、ZrO(NO3)2溶液和聚乙二醇的质量体积比为1g:10-15mL:0.1-0.2mL,ZrO(NO3)2溶液的质量分数为10-15%。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催化法直通制备阿莫西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固体磷钼酸铵和含锆生物炭材料的质量比为1-3:1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催化法直通制备阿莫西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D-对羟基苯甘氨酸和甲醇的摩尔比为1:35-4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催化法直通制备阿莫西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D-对羟基苯甘氨酸和固体酸催化剂的质量比为1:0.5-3.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催化法直通制备阿莫西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反应温度为60-100℃,反应时间为4-8h。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催化法直通制备阿莫西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D-对羟基苯甘氨酸和6-APA的摩尔比为1:0.8-1.1。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催化法直通制备阿莫西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6-APA和固定青霉素酰化酶的质量比为1:0.5-2.0。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催化法直通制备阿莫西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酶催化合成反应的具体过程为:在13-25℃下,使用5-8wt%的氨水调节反应pH为6.15-6.35,反应40-220min。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催化法直通制备阿莫西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催化法直通制备阿莫西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固体酸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如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催化法直通制备阿莫西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秸秆、zro(no3)2溶液和聚乙二醇的质量体积比为1g:10-15ml:0.1-0.2ml,zro(no3)2溶液的质量分数为10-15%。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催化法直通制备阿莫西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固体磷钼酸铵和含锆生物炭材料的质量比为1-3:1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催化法直通制备阿莫西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d-对羟基苯甘氨酸和甲醇的摩尔比为1:35-4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催化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贺东白雪峰王路路安志强彭涛王艳枫王俊丽宋冬梅邢明亮
申请(专利权)人:内蒙古常盛制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