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车辆的前端框架结构及具有其的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866802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05 15: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车辆的前端框架结构及具有其的车辆,所述用于车辆的前端框架结构包括:一对纵梁、吸能盒和冷却系统固定框架,一对纵梁沿车辆的横向间隔开;每个纵梁的前端设置有吸能盒,吸能盒与纵梁之间通过连接支架相连,连接支架具有侧向固定板;冷却系统固定框架与两个连接支架的侧向固定板固定。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用于车辆的前端框架结构,能够提高碰撞过程中纵梁的利用率,增大纵梁的溃缩变形量,增加吸能,提高车辆碰撞安全性能。

Front frame structure for vehicle and vehicle with the sam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front frame structure and a vehicle for a vehicle. The front end frame structure of the vehicle is composed of a pair of longitudinal beams, a energy absorbing box and a fixed frame of the cooling system, a pair of longitudinal beams along the transverse interval of the vehicle; the front end of each longitudinal beam is set with a suction box, between the energy box and the longitudinal beam. The connection bracket is provided with a lateral fixing plate, and the cooling system fixing frame is fixed with the lateral fixing plate of the two connecting brackets. According to the front frame structure used in the vehicle, the utility model can improve the utilization ratio of the longitudinal beam in the collision process, increase the deformation of the longitudinal beam, increase the energy absorption and improve the safety performance of the vehic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车辆的前端框架结构及具有其的车辆
本技术涉及车辆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前端框架结构及具有其的车辆。
技术介绍
随着纯电动汽车的市场份额越来越大,更多的人对纯电动汽车的碰撞安全性能越来越重视,尤其紧凑车型、小型车等越来越受到客户的青睐;但这些车型为了满足乘员的舒适性,前机舱的变形空间普遍较小;变形空间受到限制,碰撞过程中零部件吸能减小,车体加速度有超标风险,这对车辆的碰撞安全性能影响较大,存在改进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用于车辆的前端框架结构,所述用于车辆的前端框架结构可提高碰撞过程中纵梁的利用率,增大纵梁的溃缩变形量,增加吸能。本技术还提出了一种具有上述用于车辆的前端框架结构的车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前端框架结构,包括:一对纵梁,一对所述纵梁沿所述车辆的横向间隔开;吸能盒,每个所述纵梁的前端设置有吸能盒,所述吸能盒与所述纵梁之间通过连接支架相连,所述连接支架具有侧向固定板;冷却系统固定框架,所述冷却系统固定框架与两个所述连接支架的侧向固定板固定。根据本技术的用于车辆的前端框架结构,通过设置连接支架,并将冷却系统固定框架与连接支架固定而与纵梁间隔开,从而可提高碰撞过程中纵梁的利用率,增大纵梁的溃缩变形量,增加吸能,减小车体加速度,提高车辆碰撞安全性能。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前端框架结构,所述侧向固定板位于对应的所述纵梁的内侧,且所述冷却系统固定框架位于一对所述纵梁之间。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前端框架结构,所述连接支架具有支架本体部,所述支架本体部夹设固定在所述纵梁与所述吸能盒之间,所述侧向固定板与所述支架本体部固定。可选地,所述支架本体部与所述吸能盒可拆卸地固定,所述支架本体部与所述纵梁焊接固定,所述侧向固定板与所述冷却系统固定框架可拆卸地固定。进一步地,所述支架本体部构造为平板,所述平板与所述侧向固定板垂直连接。进一步地,所述侧向固定板沿所述车辆的纵向跨越所述支架本体部,所述支架本体部的前表面和后表面分别设置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与所述侧向固定板的外侧面固定。可选地,所述加强筋为直角三角形,所述加强筋的两个直角边分别与所述支架本体部和所述侧向固定板固定。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前端框架结构,所述冷却系统固定框架的立板部与所述侧向固定板可拆卸地固定。可选地,所述立板部上设置有固定翻边,所述固定翻边与所述侧向固定板相对设置,并适于通过螺纹紧固件与所述侧向固定板固定。根据本技术的第二方面的车辆,设置有如第一方面任一种所述的用于车辆的前端框架结构。所述车辆与上述的用于车辆的前端框架结构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前端框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连接支架与冷却系统固定框架的安装示意图;图3是图1中连接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1中连接支架在另一个侧面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前端框架结构100,纵梁1,吸能盒2,冷却系统固定框架3,立板部31,固定翻边311,连接部32,连接支架4,支架本体部41,螺纹安装孔411,侧向固定板42,加强筋5,第一组加强筋51,第二组加强筋52。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下面参考图1-图4描述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前端框架结构100。如图1-图4所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前端框架结构100包括:一对纵梁1、吸能盒2和冷却系统固定框架3。纵梁1是汽车上重要的承载部件,同时可在碰撞过程中发生溃缩变形起到吸能的作用。如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前端框架结构100可以包括一对纵梁1,纵梁1的断面可以为槽型,并沿车辆的纵向延伸,且纵梁1可由钢板冲压形成。可选地,如图1所示,一对纵梁1可以沿车辆的横向间隔开,并分别位于冷却系统固定框架3的两侧,进一步地,每个纵梁1的前端可以设置有吸能盒2,吸能盒2可在低速碰撞过程中起到吸能的作用,且吸能盒2与纵梁1之间通过连接支架4相连,可选地,吸能盒2的后端与纵梁1的前端之间通过连接支架4相连。如图1所示,连接支架4可以为两个,两个连接支架4可以分别位于冷却系统固定框架3的两侧,且连接支架4可以具有侧向固定板42,且侧向固定板42位于对应的纵梁1的内侧,冷却系统固定框架3与两个连接支架4的侧向固定板42固定。这样,通过连接支架4实现了吸能盒2、纵梁1和冷却系统固定框架3的固定连接,操作方便,实现方式简单。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前端框架结构100,通过设置连接支架4,并将冷却系统固定框架3与连接支架4固定而与纵梁1间隔开,从而可提高碰撞过程中纵梁1的利用率,增大纵梁1的溃缩变形量,增加吸能,减小车体加速度,提高车辆碰撞安全性能。如图1所示,连接支架4可以具有支架本体部41,支架本体部41构造为平板,且支架本体部41夹设固定在纵梁1与吸能盒2之间,可选地,支架本体部41与吸能盒2可拆卸地固定,具体地,吸能盒2的后端与支架本体部41可采用螺接的安装形式,即吸能盒2可通过螺纹紧固件如螺栓固定在支架本体部41上,如图3和图4所示,支架本体部41上可设置有螺纹安装孔411,螺纹安装孔411可以为多个,多个螺纹安装孔411可在支架本体部41上间隔分布,并大体位于矩形的四个角上,这样适于穿过螺纹紧固件以将吸能盒2固定连接在连接支架4上,由此可方便低速碰撞后吸能盒2的拆卸和更换,降低维修成本。纵梁1的前端与支架本体部41可采用焊接的安装形式,即纵梁1可通过焊接如二保焊固定在支架本体部41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用于车辆的前端框架结构及具有其的车辆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车辆的前端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对纵梁,一对所述纵梁沿所述车辆的横向间隔开;吸能盒,每个所述纵梁的前端设置有吸能盒,所述吸能盒与所述纵梁之间通过连接支架相连,所述连接支架具有侧向固定板;冷却系统固定框架,所述冷却系统固定框架与两个所述连接支架的侧向固定板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车辆的前端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对纵梁,一对所述纵梁沿所述车辆的横向间隔开;吸能盒,每个所述纵梁的前端设置有吸能盒,所述吸能盒与所述纵梁之间通过连接支架相连,所述连接支架具有侧向固定板;冷却系统固定框架,所述冷却系统固定框架与两个所述连接支架的侧向固定板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前端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向固定板位于对应的所述纵梁的内侧,且所述冷却系统固定框架位于一对所述纵梁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前端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支架具有支架本体部,所述支架本体部夹设固定在所述纵梁与所述吸能盒之间,所述侧向固定板与所述支架本体部固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车辆的前端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本体部与所述吸能盒可拆卸地固定,所述支架本体部与所述纵梁焊接固定,所述侧向固定板与所述冷却系统固定框架可拆卸地固定。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维佳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