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携带电子装置的真空隔热结构
本专利技术是有关一种可携带电子装置的真空隔热结构,其以真空隔热结构应用于可携带电子装置,使可携带电子装置实现隔热避免电子组件热源(例如晶片、电池)所散发的热量穿越壳体烫伤用户。
技术介绍
目前市售的可携带电子装置,当经由长时间使用后,则在局部出现过热现象,该现象不仅造成消费者触感温度过高甚至烫伤用户。次者,由于目前可携带电子装置的外观造型要求厚度过薄,并没有空间预留给传统热传递方法中的热对流(利用风扇获得对流),所以就只剩下热传导和热辐射两种方式可被应用,目前市售的可携带电子装置多是利用在热源附近贴附,例如石墨片、铜箔等高导热材料以达到散热降温目的,从市售魅族,小米,华为等品牌大屏手机来看,并无显著散热降温效果,局部温度仍居高不下,该现象不仅造成消费者触感温度过高甚至烫伤用户,消费者使用中多有抱怨。是以,本专利技术人有鉴于上揭问题点,构思一种可携带电子装置的真空隔热结构,为本专利技术所欲解决的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可携带电子装置的电子组件热源(例如晶片、电池)在工作时所产生的热穿越壳体烫伤用户,避免造成壳体局部过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携带电子装置的真空隔热结构,包括:一适用于可携带电子装置的前壳及后壳,且该前壳与该后壳相对应结合成一组件,其特征在于:该组件的前壳与后壳上以烧结或贴附材料封闭后进行抽成真空,形成至少设有一封闭状的真空区域;且在该真空区域内具有隔热性,形成一真空隔热结构,以使该前壳与该后壳相对应形成一隔热系统。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携带电子装置的真空隔热结构,包括:一适用于可携带电子装置的前壳及后壳,且该前壳与该后壳相对应结合成一组件,其特征在于:该组件的前壳与后壳上以烧结或贴附材料封闭后进行抽成真空,形成至少设有一封闭状的真空区域;且在该真空区域内具有隔热性,形成一真空隔热结构,以使该前壳与该后壳相对应形成一隔热系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携带电子装置的真空隔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组件内设有一电路板,该电路板上至少设有一个晶片及屏蔽罩,该屏蔽罩罩住该晶片,且该屏蔽罩的罩面接触该组件位于该真空区域的一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携带电子装置的真空隔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组件内设有一电池,电池位于该真空区域的一侧。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携带电子装置的真空隔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区域设成二个,并分别位于该组件的前壳及后壳且相对应呈平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翔宇,唐霖剑,陈宥嘉,周进义,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爵士先进电子应用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