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槽口定位的定子叠压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815281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28 06:59
一种全槽口定位的定子叠压模具,涉及一种定子叠压模具。目前,叠压模具生产,造成大量的返修和报废的产品,影响交期和成本。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涨套、涨芯、定位键、设于涨芯下方的限位板、设于涨套下部外周的定位板、模具底板、设于定位板上方的定子下垫板以及设于涨套上部外侧的定子上压板,涨芯下端连接动力机构。涨芯下行时,涨芯推动与定子槽口数量相等的定位键的径向外移,实现一一对应地理齐定子槽口,然后涨芯继续下行,侧向推动涨套径向外移,实现与定子内径的理齐,通过与全部定子槽口一一对应的全槽口定位理齐方式,可有效地提升定子槽口的理齐质量,解决了定子槽口在理齐时出现锯齿状等质量问题,降低了返修和报废产品的数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槽口定位的定子叠压模具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定子叠压模具,尤其涉及一种全槽口定位的定子叠压模具。
技术介绍
长期以来电机定子铁芯叠压使用三片式涨套,每片涨套有一个定位键,在定子槽型较浅,槽齿较宽,材料较厚的低效率电机上,这种叠压工装能够满足其要求,但是随着高效电机的兴起,尤其是汽车电机的批量化生产,定子槽型越来越深,槽齿越来越细,材料也越来越薄,用这种工装生产的定子铁芯,槽口容易出现锯齿状不良。尤其是在人工成本不断上涨,能源价格不断攀升的今天,采用原有的叠压模具生产,造成大量的返修和报废的产品,影响交期和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和提出的技术任务是对现有技术方案进行完善与改进,提供一种全槽口定位的定子叠压模具,以提升定子叠压质量为目的。为此,本专利技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全槽口定位的定子叠压模具,包括涨套、涨芯、定位键、设于涨芯下方的限位板、设于涨套下部外周的定位板、模具底板、设于定位板上方的定子下垫板以及设于涨套上部外侧的定子上压板,所述的涨芯下端连接动力机构,所述的定子下垫板与定子上压板之间用于放置定子冲片,所述的定位键数量与定子槽口数量相同,定位键的排布位置与定子槽口位置相配,所述的定位键的内侧与涨芯滑动连接,滑动方向为涨芯的锥度方向,所述的定位键的外侧穿过涨套上所设的贯穿侧口,并与贯穿侧口滑动配合,通过动力机构拉动涨芯下行,涨芯通过与定位键锥度向的滑动连接,推动定位键侧向穿过贯穿侧口,插入定子槽口以实现理齐定子槽口;所述的涨芯与涨套为直径下小上大的圆锥面配合,所述的涨套可横向移动,所述的定位板实现对涨套移动限位,所述的涨套通过与涨芯的锥面配合及定位板的限位实现向外侧横向移动以理齐定子内径。涨芯下行时,涨芯推动与定子槽口数量相等的定位键的径向外移,实现一一对应地理齐定子槽口,然后涨芯继续下行,侧向推动涨套径向外移,实现与定子内径的理齐,通过与全部定子槽口一一对应的全槽口定位理齐方式,可有效地提升定子槽口的理齐质量,解决了定子槽口在理齐时出现锯齿状等质量问题,降低了返修和报废产品的数量。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完善和补充,本专利技术还包括以下附加技术特征。所述的涨芯顶部设有限位止口,所述的定子下垫板的内侧设有定位止口。涨芯下移时,限位止口和定位止口便于从顶部和底部两处实现定位键的最终外移限位。所述的定位键与涨芯之间通过梯形槽或燕尾槽或圆形槽的滑轨槽实现滑动配合。这三种槽形都能防止定位键侧向脱离。所述的定位键外侧的横截面为三角形,定位键外侧的侧面棱线及上下端部棱线均圆弧过渡。外侧三角形截面和对棱线圆弧过渡处理,可方便的实现较圆滑的导向作用。所述的涨芯的底部设有滑轨槽开口。滑轨槽开口便于定位键从下往上插入滑轨槽。所述的涨芯的下端中心设有与动力机构连接的螺纹孔接口。螺纹孔接口加工方便,连接稳定可靠。所述的涨套由多片相同的子套片组成,每个子套片上均设有与其对应的定位键数量相同的贯穿侧口。多片式涨套结构相对简单,并且通过与其对应的定位键数量相同的贯穿侧口,能实现每个定位键的径向移动。所述的涨套的下端外侧设有台阶,所述的定位板的下部内侧设有与涨套的台阶相压配的压阶,所述的涨套的台阶与定位板的压阶之间为滑动配合,涨芯下移时,涨套通过定位键的导向作用实现径向外移。通过台阶与压阶的配合,保证涨套不能上下移动,并通过定位键的导向作用,只能实现径向移动。所述的涨芯的中间设有顶部开口的圆锥台孔,圆锥台孔的锥面与涨芯外侧面等距,所述的螺纹孔接口的上端与圆锥台孔贯穿连接。通过在涨芯的中间设置圆锥台孔,大大降低了涨芯的重量,减小了材料的使用,降低材料成本,螺纹孔接口贯穿,便于使用带螺母螺栓进行接口连接,相比于直接螺杆连接,连接更牢固。所述的定子下垫板与定子上压板的外侧与定子铁芯的扣片槽相对应的位置设有扣片压槽。扣片压槽便于放置扣片,实现叠压时的扣片扣紧。有益效果:可有效地提升定子槽口的理齐质量,降低返修和报废产品数量,降低产品的废品率,进而降低产品的平均成本,结构简单,成本低,工作可靠性高。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放置有定子铁芯的产品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放置有定子铁芯的产品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图2中A-A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图3中B处局部放大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涨套结构示意图。图中:1-涨套;2-涨芯;3-定位键;4-限位板;5-定位板;6-模具底板;7-定子下垫板;8-定子上压板;9-定子铁芯;101-台阶;102-贯穿侧口;201-限位止口;202-螺纹孔接口;203-圆锥台孔;501-压阶;701-定位止口;901-扣片槽。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如图1-4所示,一种全槽口定位的定子叠压模具,包括涨套1、涨芯2、定位键3、设于涨芯2下方的限位板4、设于涨套1下部外周的定位板5、模具底板6、设于定位板5上方的定子下垫板7以及设于涨套1上部外侧的定子上压板8,涨芯2下端连接动力机构,定子下垫板7与定子上压板8之间用于放置定子冲片,定位键3数量与定子槽口数量相同,定位键3的排布位置与定子槽口位置相配,定位键3的内侧与涨芯2滑动连接,滑动方向为涨芯2的锥度方向,定位键3的外侧穿过涨套1上所设的贯穿侧口102,并与贯穿侧口102滑动配合,通过动力机构拉动涨芯2下行,涨芯2通过与定位键3锥度向的滑动连接,推动定位键3侧向穿过贯穿侧口102,插入定子槽口以实现理齐定子槽口;涨芯2与涨套1为直径下小上大的圆锥面配合,涨套1可横向移动,定位板5实现对涨套1移动限位,涨套1通过与涨芯2的锥面配合及定位板5的限位实现向外侧横向移动以理齐定子内径。为了实现外移限位,涨芯2顶部设有限位止口201,定子下垫板7的内侧设有定位止口701。涨芯2下移时,限位止口201和定位止口701便于从顶部和底部两处实现定位键3的最终外移限位。为了防止侧向脱离,定位键3与涨芯2之间通过梯形槽或燕尾槽或圆形槽的滑轨槽实现滑动配合。这三种槽形都能防止定位键3侧向脱离。为了便于导向,定位键3外侧的横截面为三角形,定位键3外侧的侧面棱线及上下端部棱线均圆弧过渡。外侧三角形截面和对棱线圆弧过渡处理,可方便的实现较圆滑的导向作用。为了便于安装定位键3,涨芯2的底部设有滑轨槽开口。滑轨槽开口便于定位键3从下往上插入滑轨槽。为了便于连接,涨芯2的下端中心设有与动力机构连接的螺纹孔接口202。螺纹孔接口202加工方便,便于连接,连接稳定可靠。为了实现涨套1与定位键3的径向移动,涨套1由多片相同的子套片组成,每个子套片上均设有与其对应的定位键3数量相同的贯穿侧口102。多片式涨套1结构相对简单,并且通过与其对应的定位键3数量相同的贯穿侧口102,能实现每个定位键3的径向移动。为了防止涨套1的竖向移动,涨套1的下端外侧设有台阶101,定位板5的下部内侧设有与涨套1的台阶101相压配的压阶501,涨套1的台阶101与定位板5的压阶501之间为滑动配合,涨芯2下移时,涨套1通过定位键3的导向作用实现径向外移。通过台阶101与压阶501的配合,保证涨套1不能竖向移动,并通过定位键3的导向作用,只能实现径向移动。为了降低重量,涨芯2的中间设有顶部开口的圆锥台孔203,圆锥台孔203的锥面与涨芯2外侧面等距,螺纹孔接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全槽口定位的定子叠压模具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全槽口定位的定子叠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涨套(1)、涨芯(2)、定位键(3)、设于涨芯(2)下方的限位板(4)、设于涨套(1)下部外周的定位板(5)、模具底板(6)、设于定位板(5)上方的定子下垫板(7)以及设于涨套(1)上部外侧的定子上压板(8),所述的涨芯(2)下端连接动力机构,所述的定子下垫板(7)与定子上压板(8)之间用于放置定子冲片,所述的定位键(3)数量与定子槽口数量相同,定位键(3)的排布位置与定子槽口位置相配,所述的定位键(3)的内侧与涨芯(2)滑动连接,滑动方向为涨芯(2)的锥度方向,所述的定位键(3)的外侧穿过涨套(1)上所设的贯穿侧口(102),并与贯穿侧口(102)滑动配合,通过动力机构拉动涨芯(2)下行,涨芯(2)通过与定位键(3)锥度向的滑动连接,推动定位键(3)侧向穿过贯穿侧口(102),插入定子槽口以实现理齐定子槽口;所述的涨芯(2)与涨套(1)为直径下小上大的圆锥面配合,所述的涨套(1)可横向移动,所述的定位板(5)实现对涨套(1)移动限位,所述的涨套(1)通过与涨芯(2)的锥面配合及定位板(5)的限位实现向外侧横向移动以理齐定子内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槽口定位的定子叠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涨套(1)、涨芯(2)、定位键(3)、设于涨芯(2)下方的限位板(4)、设于涨套(1)下部外周的定位板(5)、模具底板(6)、设于定位板(5)上方的定子下垫板(7)以及设于涨套(1)上部外侧的定子上压板(8),所述的涨芯(2)下端连接动力机构,所述的定子下垫板(7)与定子上压板(8)之间用于放置定子冲片,所述的定位键(3)数量与定子槽口数量相同,定位键(3)的排布位置与定子槽口位置相配,所述的定位键(3)的内侧与涨芯(2)滑动连接,滑动方向为涨芯(2)的锥度方向,所述的定位键(3)的外侧穿过涨套(1)上所设的贯穿侧口(102),并与贯穿侧口(102)滑动配合,通过动力机构拉动涨芯(2)下行,涨芯(2)通过与定位键(3)锥度向的滑动连接,推动定位键(3)侧向穿过贯穿侧口(102),插入定子槽口以实现理齐定子槽口;所述的涨芯(2)与涨套(1)为直径下小上大的圆锥面配合,所述的涨套(1)可横向移动,所述的定位板(5)实现对涨套(1)移动限位,所述的涨套(1)通过与涨芯(2)的锥面配合及定位板(5)的限位实现向外侧横向移动以理齐定子内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槽口定位的定子叠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涨芯(2)顶部设有限位止口(201),所述的定子下垫板(7)的内侧设有定位止口(70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槽口定位的定子叠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键(3)与涨芯(2)之间通过梯形槽或燕尾槽或圆形槽的滑轨槽实现滑动配合。4.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斌陈永根
申请(专利权)人:卧龙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