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动力回流复合MBR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813297 阅读: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28 05: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体涉及一种无动力回流复合MBR装置,其特征在于罐体内部设有挡板,挡板将罐体分成生化段和膜段,生化段处的罐体底部与总进水管连接,罐体内底部设有与总进水管连接的脉冲布水装置,罐体外部设有曝气风机,曝气管一端连接曝气风机,另一端进入罐体内的生化段,在生化段内底部延伸穿过挡板后再穿过膜架的密闭箱后与膜架进气口相连,生化段内的曝气管上安装有曝气头,回流管穿过挡板延伸至生化段的下部,密闭箱中下部有过水孔,膜架的上部设有出水口,出水口与产生泵进水管连接,产生泵进水管另一端连接产水泵,产水泵的出水口与产水泵出水管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合理、成本低、能耗小、使用寿命长、水处理效果好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无动力回流复合MBR装置
本技术属于污水处理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动力回流复合MBR装置。
技术介绍
在污水处理,水资源再利用领域,MBR又称膜生物反应器,是一种由活性污泥法与膜分离技术相结合的新型水处理技术。传统MBR装置存在成本高、能耗大、使用寿命短、水处理效果差的缺陷,主要表现在:1)传统MBR装置需要配备专门的回流泵进行混合液的回流,设备投资大、能耗高;2)传统MBR装置主要采用的有机膜,其需要设置专门的反洗泵,设备投资大,而且传统的有机膜反洗效果不好,使用寿命短;3)填料结构简单,附着的菌群种类单一,水处理效果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解决传统MBR装置存在成本高、能耗大、使用寿命短、水处理效果差的缺陷,提供一种无动力回流复合MBR装置,其利用曝气时水流的上升力对膜池内的混合液进行回流,无需配备专门的回流泵进行混合液的回流,使用陶瓷平板膜,无需配备专门的反洗泵,使用寿命长,设备投资小、能耗小,采用双层球形填料实现多类型的菌群同时共存,水处理效果好。本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即一种无动力回流复合MBR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横置的罐体,罐体内部设有挡板,挡板将罐体分成生化段和膜段,生化段内填充填料,膜段内设有密闭箱,陶瓷平板膜组件和膜架固定在密闭箱内,密闭箱的上部设有溢流槽,溢流槽与回流管连接,生化段处的罐体底部与总进水管连接,罐体内底部设有与总进水管连接的脉冲布水装置,罐体外部设有曝气风机,曝气管一端连接曝气风机,另一端进入罐体内的生化段,在生化段内底部延伸穿过挡板后再穿过膜架的密闭箱后与膜架进气口相连,生化段内的曝气管上安装有曝气头,回流管穿过挡板延伸至生化段的下部,密闭箱中下部有过水孔,膜架的上部设有出水口,出水口与产生泵进水管连接,产生泵进水管另一端连接产水泵,产水泵的出水口与产水泵出水管连接。本技术利用曝气时水流的上升力对膜池内的混合液进行回流,无需配备专门的回流泵进行混合液的回流,因为MBR的回流比基本上在300%,这样设备整体的装机功率将大幅度的降低,能耗也随之减少,从而实现的高效节能。本技术采用陶瓷平板膜,陶瓷平板膜较之传统的有机膜有较为突出的优点:一是陶瓷平板膜在运行中不需要反洗泵,相对于有机膜系统节能50%。二是陶瓷平板膜表面附着的污垢可以轻易的利用反冲水清除,大大减少了化学清洗的频率,有效的延长了膜的使用寿命。本技术在进水的方式上采用的脉冲布水,这样布水更加均匀,有利用稳定处理效果;而且在曝气方面也采用了脉冲布气的方式,这样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利用于设备的节能。本技术曝气时通过控制曝气风机进行脉冲布气。本技术的密闭箱的箱体完全封闭,箱体上端设有上部盖板。上部盖板可以活动打开,方便将膜架、陶瓷平板膜组件安装固定在箱体内。本技术的填料为双层球形填料,其包括一个大镂空球形填料,大镂空球形填料内设有多个小镂空球形填料。本技术的填料采用的是大球套小球的模式。外面一层是直径较大的球形填料,里面包裹的是数个小球形的填料,更加有利于实现多类型的菌群同时共存,外面大填料的作用一方面提供一个外围框架模式的骨架,方便里面包裹小球填料;另一方面给污水中的好氧菌提供活动的场所,大球表面主要的菌群是好氧菌群,里面的小球形填料主要是给兼氧菌或者是厌氧菌提供活动的场所。实现了多种菌群的共生,增加了生化的处理效果。另外此种形式的填料在接触面积上比起普通的球形填料大很多,增大了多种微生物活动的场所,使微生物活动更加频繁,意味着出水的水质会优于普通的球形填料形式的出水。本技术具有结构合理、成本低、能耗小、使用寿命长、水处理效果好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双层球形填料的结构示意图。如图中所示:1.总进水管;2.脉冲布水器;3.曝气管;4.曝气头;5.混合液回流管;6.膜架密闭箱;7.过水孔;8.膜架;9.陶瓷平板膜组件;10.产水泵吸水管;11.挡板;12.产水泵;13.曝气风机;14.双层球形填料;14-1.大镂空球形填料;14-2.小镂空球形填料;15.产水泵出水管;16.溢流槽;17.罐体。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所示:挡板11将罐体17分成两部分,一部分为前面的生化段,一部分为后面的膜段。生化段内设有与总进水管1连接的脉冲布水装置2,曝气管3一端连接曝气风机13,另一端进入生化段内,从其底部延伸穿过挡板11后再穿过膜架8的密闭箱6后与膜架8上端的进气口相连,并且在曝气管3的生化段上安装有曝气头4,双层球形填料14填充于生化段内,双层球形填料14由一个大镂空球形填料14-1和填充在其中的多个小镂空球形填料14-2组成。膜段内密闭箱6固定于罐体17的底部,箱体完全封闭,上部盖板18可活动打开,陶瓷平板膜组件9和膜架8整体固定于密闭箱6内,在密闭箱6的上部安装有溢流槽16,并且与回流管5连接,回流管5穿过挡板11通至生化段的下部,密闭箱6中下部有过水孔7,膜架8的上部有出水口与产水泵吸水管10连接,产水泵吸水管10另一端连接产水泵12,产水泵出水管15与外部的回用设备连接。本技术使用时,废水经过总进水管1进入罐体17内部,由脉冲布水器2进行均匀布水,由曝气风机13提供的空气通过脉冲的方式进入曝气管3内,再由曝气头4溢出进入到水体当中,脉冲布水的优点是气泡颗粒小,氧的转移利用率高。在生化段的水体中填充有双层球形填料14,它通过大球套小球的方式分布于水体内,由于大球外部会接触更多的氧气,会形成以好氧微生物为主的好氧菌群,内部小球接触的氧气少,会形成以兼氧菌为主的兼氧菌群,而小球内部则会形成以厌氧菌为主的厌氧生物菌群,这样会实现不同的菌群共存,有利于出水的稳定,也同时兼具脱氮除磷的功能。废水经过生化段以后,经过挡板11从上部进入膜段内,废水从过水孔7进入密闭箱6内部,正常非曝气状态时密闭箱6内的最高液位同溢流槽16在同一水平线上,当曝气风机13进行脉冲曝气时,水位猛然上升,密闭箱6内的混合液体会通过回流管5从膜段回流至生化段,实现了混合液的无动力回流;在这种脉冲曝气的方式下,处理后的水会在负压的带动下通过陶瓷平板膜组件9经过产水泵吸水管10由产水泵12泵出,通过产水泵出水管15进行最终的出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无动力回流复合MBR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无动力回流复合MBR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横置的罐体,罐体内部设有挡板,挡板将罐体分成生化段和膜段,生化段内填充填料,膜段内设有密闭箱,陶瓷平板膜组件和膜架固定在密闭箱内,密闭箱的上部设有溢流槽,溢流槽与回流管连接,生化段处的罐体底部与总进水管连接,罐体内底部设有与总进水管连接的脉冲布水装置,罐体外部设有曝气风机,曝气管一端连接曝气风机,另一端进入罐体内的生化段,在生化段内底部延伸穿过挡板后再穿过膜架的密闭箱后与膜架进气口相连,生化段内的曝气管上安装有曝气头,回流管穿过挡板延伸至生化段的下部,密闭箱中下部有过水孔,膜架的上部设有出水口,出水口与产生泵进水管连接,产生泵进水管另一端连接产水泵,产水泵的出水口与产水泵出水管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动力回流复合MBR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横置的罐体,罐体内部设有挡板,挡板将罐体分成生化段和膜段,生化段内填充填料,膜段内设有密闭箱,陶瓷平板膜组件和膜架固定在密闭箱内,密闭箱的上部设有溢流槽,溢流槽与回流管连接,生化段处的罐体底部与总进水管连接,罐体内底部设有与总进水管连接的脉冲布水装置,罐体外部设有曝气风机,曝气管一端连接曝气风机,另一端进入罐体内的生化段,在生化段内底部延伸穿过挡板后再穿过膜架的密闭箱后与膜架进气口相连,生化段内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成许安永沙良涛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铭创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