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轮毂中盘铸造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804660 阅读:1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28 00: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轮毂中盘铸造模具,包括上模(1)和下模(2),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1)和所述下模(2)合拢所构成的空腔为轮毂中盘(3),所述上模(1)由内模(11)和外模(12)拼接构成,所述上模(1)的顶部上间隔的设有若干第一掏料槽(13),所述第一掏料槽(13)对应所述轮毂中盘(3)两辐条之间的窗口部位,所述第一掏料槽(13)内填充有保温棉。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轮毂中盘铸造模具,采用上模分体式结构,以拼接缝隙代替排气塞排气,减少排气塞的故障及维护成本,对模具壁厚较厚的轮毂中盘的窗口对应部位开设掏料槽,减少模具质量和体积,减少模具对金属熔液热量的吸收量,填充保温棉提高模具的保温效果,保持金属熔液的温度及流动性,以满足铸件的质量要求。

A casting mould for the middle disk of a hub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casting mould for a hub plate, including an upper die (1) and a lower die (2), which is characterized in that the cavity composed of the upper die (1) and the lower die (2) is a middle disk (3) of the hub, and the upper die (1) is composed of an internal model (11) and an outer die (12), and the top of the upper die (1) is provided with a number of first cutting materials. The groove (13) corresponds to the window part between the hub two (3) and the two spokes, and the first cutting trough (13) is filled with heat preservation cotton.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casting mould for the middle disk of a hub, which uses the upper die to split the exhaust plug to replace the exhaust plug, to reduce the failure and maintenance cost of the exhaust plug, and to open a cutting slot for the corresponding part of the window of the wheel hub with thick die wall, reducing the quality and volume of the mould and reducing the metal melting of the mould. The amount of heat absorbed by the liquid is filled with insulation cotton to improve the thermal insulation effect of the mould and keep the temperature and fluidity of the molten metal in order to meet the quality requirements of the cast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轮毂中盘铸造模具
本技术涉及一种轮毂中盘铸造模具。
技术介绍
原先两片式轮毂中盘的上模按照常规重力铸造轮毂模具理念进行设计开发,将上模做成一体式方便模具加工,将多个排气塞镶嵌在模具上,在试生产过程中发现上模的排气塞容易堵塞,造成轮毂铸件排气不良、针孔和欠铸等铸造问题,排气塞堵塞后需要下机更换排气塞,费时费力严重影响生产效率;另外,由于中盘模具呈扁平状,比常规重力铸造轮毂模具的体积小很多,所需金属熔液量较少,相对的蕴含的热量较少,脱模时模具冷却较快,合模后的模具温度较低,金属熔液在充型时温度被模具吸收散失掉,导致金属熔液温度降低流速降低,导致轮辋经常欠铸、渣孔,辐条根部上渣孔较多,班产量底,工人拿不到理想的工资,企业没有效益。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了一种轮毂中盘铸造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和所述下模合拢所构成的空腔为轮毂中盘,所述上模由内模和外模拼接构成,所述上模的顶部上间隔的设有若干第一掏料槽,所述第一掏料槽对应所述轮毂中盘两辐条之间的窗口部位,所述第一掏料槽内填充有保温棉。本技术提供的轮毂中盘铸造模具,上模改成内模和外模拼接的分体式结构,降低模具坯料的整体体积,降低对材料大小的要求和制造难度,且拼接处有缝隙,可以起到排气作用,以拼接的缝隙替代排气塞,减少排气塞堵塞后修理的难度和成本,且拼接处位于铸件的最高处上方,金属熔液不会从缝隙中漏出,排气效果良好,铸件充型完整,轮毂中盘窗口部位对应的模具部位壁厚较厚,开设第一掏料槽后,减少了窗口部位模具的厚度,减少模具总质量和体积,以减少模具升温到相同温度所需金属熔液的热量,加上保温棉后提高模具的保温效果,减缓金属熔液在模具型腔中温度降低的速度,保证金属熔液在充型阶段的温度和流动性,以保证铸件的合格性。根据本技术上述的轮毂中盘铸造模具,还可以具有以下附加技术特征: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上模的圆周向上间隔的设有若干第二掏料槽,所述第二掏料槽对应所述轮毂中盘的钉孔部位,所述第二掏料槽内填充有保温棉。本技术提供的轮毂中盘铸造模具,轮毂中盘的钉孔部位对应的模具部位壁厚较厚,开设第二掏料槽后,减少了钉孔部位模具的厚度,减少模具总质量和体积,以减少模具升温到相同温度所需金属熔液的热量,加上保温棉后提高模具的保温效果,减缓金属熔液在模具型腔中温度降低的速度,保证金属熔液在充型阶段的温度和流动性,以保证铸件的合格性。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内模和所述外模的拼接处对应所述轮毂中盘与轮毂的轮辋相连接的突出部位并用螺栓固定,所述内模和所述外模的拼接处开设若干排气线。本技术提供的轮毂中盘铸造模具,内模与外模的拼接处设在轮毂中盘与轮毂的轮辋相连接的突出部位,该部位是轮毂中盘铸件的本体的最高处,有利于模具型腔内的空气全部排出模具,用螺栓连接内模和外膜,防止生产过程中热胀冷缩造成间隙变大,导致金属熔液渗入缝隙中堵塞缝隙,在内模和外模的拼接处开设若干排气线,排气线能使气体通过而金属熔液无法通过,并且对一整圈的拼接处开设大量的排气线以代替排气塞,排气效果更好,又不需要维护更换排气塞,减少故障率。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轮毂中盘铸造模具结构主视图;图2是轮毂中盘的本体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方式来实施,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轮毂中盘铸造模具,包括上模1和下模2,上模1和下模2合拢所构成的空腔为轮毂中盘3,上模1由内模11和外模12拼接构成,上模1的顶部上间隔的设有若干第一掏料槽13,第一掏料槽13对应轮毂中盘3两辐条之间的窗口部位,第一掏料槽13内填充有保温棉。本技术提供的轮毂中盘铸造模具,上模1改成内模11和外模12拼接的分体式结构,降低模具坯料的整体体积,降低对材料大小的要求和制造难度,且拼接处有缝隙,可以起到排气作用,以拼接的缝隙替代排气塞,减少排气塞堵塞后修理的难度和成本,且拼接处位于铸件的最高处上方,金属熔液不会从缝隙中漏出,排气效果良好,铸件充型完整,轮毂中盘3窗口部位对应的模具部位壁厚较厚,开设第一掏料槽13后,减少了窗口部位模具的厚度,减少模具总质量和体积,以减少模具升温到相同温度所需金属熔液的热量,加上保温棉后提高模具的保温效果,减缓金属熔液在模具型腔中温度降低的速度,保证金属熔液在充型阶段的温度和流动性,以保证铸件的合格性。根据本技术上述的轮毂中盘铸造模具,还可以具有以下附加技术特征: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上模1的圆周向上间隔的设有若干第二掏料槽14,第二掏料槽14对应轮毂中盘3的钉孔部位,第二掏料槽14内填充有保温棉。本技术提供的轮毂中盘铸造模具,轮毂中盘3的钉孔部位对应的模具部位壁厚较厚,开设第二掏料槽14后,减少了钉孔部位模具的厚度,减少模具总质量和体积,以减少模具升温到相同温度所需金属熔液的热量,加上保温棉后提高模具的保温效果,减缓金属熔液在模具型腔中温度降低的速度,保证金属熔液在充型阶段的温度和流动性,以保证铸件的合格性。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内模11和外模12的拼接处对应轮毂中盘3与轮毂的轮辋相连接的突出部位并用螺栓固定,内模11和外模12的拼接处开设若干排气线15。本技术提供的轮毂中盘铸造模具,内模11与外模12的拼接处设在轮毂中盘3与轮毂的轮辋相连接的突出部位,该部位是轮毂中盘3铸件的本体的最高处,有利于模具型腔内的空气全部排出模具,用螺栓连接内模11和外膜,防止生产过程中热胀冷缩造成间隙变大,导致金属熔液渗入缝隙中堵塞缝隙,在内模11和外模12的拼接处开设若干排气线15,排气线15能使气体通过而金属熔液无法通过,并且对一整圈的拼接处开设大量的排气线15以代替排气塞,排气效果更好,又不需要维护更换排气塞,减少故障率。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轮毂中盘铸造模具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轮毂中盘铸造模具,包括上模(1)和下模(2),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1)和所述下模(2)合拢所构成的空腔为轮毂中盘(3),所述上模(1)由内模(11)和外模(12)拼接构成,所述上模(1)的顶部上间隔的设有若干第一掏料槽(13),所述第一掏料槽(13)对应所述轮毂中盘(3)两辐条之间的窗口部位,所述第一掏料槽(13)内填充有保温棉。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轮毂中盘铸造模具,包括上模(1)和下模(2),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1)和所述下模(2)合拢所构成的空腔为轮毂中盘(3),所述上模(1)由内模(11)和外模(12)拼接构成,所述上模(1)的顶部上间隔的设有若干第一掏料槽(13),所述第一掏料槽(13)对应所述轮毂中盘(3)两辐条之间的窗口部位,所述第一掏料槽(13)内填充有保温棉。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毂中盘铸造模具,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晶晶郭鹏叶国武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今飞凯达轮毂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