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动机缸体自动打磨工作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791865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25 15: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发动机缸体自动打磨工作站,包括第一底座、第一直线模组、第一移动座、旋转定位机构、门架、下压油缸、压头、打磨机构、旋转送料机构、组合托板、第二底座、第二直线模组、第二移动座、支撑座、浮动打磨机构,旋转送料机构转动设定角度,打磨机构对发动机缸体两侧面打磨,旋转定位机构将发动机缸体转动90°,打磨机构对发动机缸体剩余两侧面进行打磨,旋转送料机构转动设定角度,进给机构工作,第二砂轮与铸件端面接触,对发动机缸体进行端面打磨。该装置结构简单,操作人员只需要将铸件放置在组合托板上即可进行自动连续上料,对发动机缸体进行四个侧面及端面的自动打磨,采用浮动设计,有效平衡进给运动产生的冲击。

An automatic grinding workstation for engine cylinder body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automatic grinding workstation for engine cylinder body, which includes a first base, a first line module, a first moving seat, a rotating positioning mechanism, a door frame, a lower pressure oil cylinder, a press head, a grinding mechanism, a rotating feeding mechanism, a combined bracket, a second base, a second line module, a second movable seat, a support seat, and a float. The rotary feeding mechanism rotates the setting angle, grinding mechanism is grinding to the two sides of the engine cylinder body, rotation positioning mechanism turns the engine cylinder body to 90 degrees, the grinding mechanism grinding the remaining two sides of the engine cylinder, rotating feed mechanism rotation setting angle, feed mechanism work, second grinding wheel and casting end. Surface contact is used for grinding the engine cylinder block face. The device is simple in structure. The operators only need to put the castings on the combined bracket to carry on the automatic continuous feeding. The engine cylinder body is automatically worn on four sides and ends, and the floating design is adopted to effectively balance the impact produced by the movement of the fe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发动机缸体自动打磨工作站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机械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发动机缸体自动打磨工作站。
技术介绍
缸体是汽车发动机的重要组成部件之一,目前发动机缸体大多数采用铸造的方式进行生产,由于浇注完后,发动机缸体表面会留有很多的飞边、浇冒口,必须去除这些飞边和浇冒口,对于铸铁件,一般直接用油锤敲掉,而铸钢件需要用气割来切除,再通过铸件打磨工把铸件上多留的飞边和浇冒口打磨干净,平整,美观。目前,发动机缸体打磨工序自动化程度不高,打磨时,往往对发动机缸体的每一个侧面依次打磨,耗时长,效率低。鉴于以上缺陷,实有必要设计一种发动机缸体自动打磨工作站。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动机缸体自动打磨工作站,该发动机缸体自动打磨工作站能自动连续上料,对发动机缸体进行四个侧面及端面的自动打磨,而且采用浮动设计,有效平衡进给运动产生的冲击。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发动机缸体自动打磨工作站,包括第一底座、第一直线模组、第一移动座、旋转定位机构、门架、下压油缸、压头、打磨机构、旋转送料机构、组合托板、第二底座、第二直线模组、第二移动座、支撑座、浮动打磨机构,所述的第一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发动机缸体自动打磨工作站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发动机缸体自动打磨工作站,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底座、第一直线模组、第一移动座、旋转定位机构、门架、下压油缸、压头、打磨机构、旋转送料机构、组合托板、第二底座、第二直线模组、第二移动座、支撑座、浮动打磨机构,所述的第一直线模组位于第一底座上端,所述的第一直线模组与第一底座通过螺栓相连,所述的第一移动座位于第一直线模组上端且位于第一底座上端,所述的第一移动座与第一直线模组通过螺栓相连,所述的第一移动座可以沿第一底座左右滑动,所述的旋转定位机构位于第一移动座上端,所述的旋转定位机构与第一移动座通过螺栓相连,所述的门架位于第一移动座上端,所述的门架与第一移动座通过螺栓相连,所述的下压油缸位于门架上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动机缸体自动打磨工作站,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底座、第一直线模组、第一移动座、旋转定位机构、门架、下压油缸、压头、打磨机构、旋转送料机构、组合托板、第二底座、第二直线模组、第二移动座、支撑座、浮动打磨机构,所述的第一直线模组位于第一底座上端,所述的第一直线模组与第一底座通过螺栓相连,所述的第一移动座位于第一直线模组上端且位于第一底座上端,所述的第一移动座与第一直线模组通过螺栓相连,所述的第一移动座可以沿第一底座左右滑动,所述的旋转定位机构位于第一移动座上端,所述的旋转定位机构与第一移动座通过螺栓相连,所述的门架位于第一移动座上端,所述的门架与第一移动座通过螺栓相连,所述的下压油缸位于门架上端,所述的下压油缸与门架通过螺栓相连,所述的压头位于下压油缸下端,所述的压头与下压油缸螺纹相连,所述的打磨机构数量为2件,沿所述第一底座对称布置,所述的旋转送料机构位于第一底座外侧,所述的旋转送料机构与第一底座通过螺栓相连,所述的组合托板放置于旋转送料机构上,所述的第二底座位于第一底座外侧,所述的第二底座与第一底座通过螺栓相连,所述第二底座的轴线与第一底座的轴线垂直,所述的第二直线模组位于第二底座上端,所述的第二直线模组与第二底座通过螺栓相连,所述的第二移动座位于第二直线模组上端且位于第二底座上端,所述的第二移动座与第二直线模组通过螺栓相连,所述的第二移动座可以沿第二底座左右滑动,所述的支撑座位于第二底座上端,所述的支撑座与第二底座通过螺栓相连,所述的浮动打磨机构位于第二底座外侧,所述的浮动打磨机构与第二底座通过螺栓相连。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缸体自动打磨工作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旋转定位机构包括摆动油缸、回转套、回转轴、过渡板、定位机构,所述的摆动油缸位于第一底座内侧,所述的摆动油缸与第一底座通过螺栓相连,所述的回转套位于第一底座上端,所述的回转套与第一底座通过螺栓相连,所述的回转轴贯穿回转套且位于摆动油缸上端,所述的回转轴与摆动油缸键相连,所述的过渡板位于回转轴上端,所述的过渡板与回转轴通过螺栓相连,所述的定位机构数量为2件,沿所述回转套呈直角布置。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动机缸体自动打磨工作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机构还包括定位油缸、连接板、第一导杆、第一滑套、定位销,所述的定位油缸位于回转套外侧,所述的定位油缸与回转套通过螺纹相连,所述的连接板位于定位油缸上端,所述的连接板与定位油缸通过螺栓相连,所述的第一导杆贯穿连接板,所述的第一导杆与连接板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一滑套位于回转套外侧且被第一导杆贯穿,所述的第一滑套与回转套通过螺栓相连,所述的定位销位于第一导杆顶部,所述的定位销与第一导杆螺纹相连,所述的过渡板还设有定位孔,所述的定位孔贯穿过渡板,所述的过渡板还设有第一限位头,所述的第一限位头位于过渡板上端,所述的第一限位头与过渡板螺纹相连。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缸体自动打磨工作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打磨机构还包括第三底座、第三直线模组、第一滑座、第一转轴箱、第一转轴、第一砂轮、第一调速电机,所述的第三底座位于第一底座外侧,所述的第三底座与第一底座通过螺栓相连,所述的第三直线模组位于第三底座上端,所述的第三直线模组与第三底座通过螺栓相连,所述的第一滑座位于第三直线模组上端且位于第三底座上端,所述的第一滑座与第三直线模组通过螺栓相连,所述的第一滑座可以沿第三底座滑动,所述的第一转轴箱位于第一滑座上端,所述的第一转轴箱与第一滑座通过螺栓相连,所述的第一转轴位于第一转轴箱内侧,所述的第一转轴与第一转轴箱转动相连,所述的第一转轴贯穿第一砂轮,所述的第一砂轮与第一转轴通过螺栓相连,所述的第一调速电机位于第一转轴箱外侧且位于第一转轴一侧,所述的第一调速电机与第一转轴箱通过螺栓相连且与第一转轴键相连。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缸体自动打磨工作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旋转送料机构还包括第四底座、第二滑套、第二导杆、举升油缸、回转座、减速机、伺服电机、回转支承、方盒支撑座、轨道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自马田厚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苏铸重工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