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KYB株式会社专利>正文

筒式叶片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785593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22 18:05
筒式叶片泵(100)包括:装置主体侧侧部盘(20),其抵接于转子(2)及定子(4)的端面;第1喷出口(7a)和第2喷出口(7b),该第1喷出口(7a)和第2喷出口(7b)形成于装置主体侧侧部盘(20);以及接合器(40),其形成有第1连接流路(41a)和第2连接流路(41b),该第1连接流路(41a)将形成于装置主体侧侧部盘(20)的第1喷出口(7a)与形成于装置主体(90)的第1喷出流路(93a)连接起来,该第2连接流路(41b)将形成于装置主体侧侧部盘(20)的第2喷出口(7b)与形成于装置主体(90)的第2喷出流路(93b)连接起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筒式叶片泵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筒式叶片泵。
技术介绍
在日本JP2003-301781A中记载有一种构成为能够相对于主体部装拆的的筒式叶片泵,该主体部固定于基座、框架等。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将该筒式叶片泵安装于流体压装置,需要制作成使设于侧部盘的喷出口的位置、形状适合于设于流体压装置的喷出流路。但是,侧部盘由于与转子进行滑动,因此使用耐久性优异的材料形成。由于该材料的加工性较差,成本也较昂贵,因此将侧部盘制作成分别适合于喷出流路不同的流体压装置有可能导致成本的上升。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使侧部盘的喷出口适合于流体压装置的喷出流路,并谋求降低成本的筒式叶片泵。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技术方案,能够装拆地收纳在流体压装置的装置主体内的筒式叶片泵包括:转子,其连结于驱动轴并被驱动而旋转;多个狭缝,该多个狭缝在转子的外周具有开口部,并形成为放射状;叶片,其滑动自如地插入到各狭缝;定子,其具有供叶片的顶端部滑动接触的内周凸轮面;泵室,其划分在转子、定子以及相邻的叶片之间;盖构件,其抵接于转子及定子的一端面,并且固定于装置主体;侧部盘,其抵接于转子及定子的另一端面;喷出口,其形成于侧部盘,向该喷出口引导从泵室喷出的工作流体;以及接合器,其形成有连接流路,该连接流路将形成于侧部盘的喷出口和形成于装置主体的喷出流路连接起来。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筒式叶片泵的主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筒式叶片泵的从盖构件侧观察到的分解立体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筒式叶片泵的从接合器侧观察到的分解立体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筒式叶片泵的轴向的剖视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筒式叶片泵的连结构件的放大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筒式叶片泵的接合器的俯视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筒式叶片泵的接合器的后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筒式叶片泵100用作搭载于车辆的流体压装置的流体压供给源,例如动力转向装置、变速机等的流体压供给源。工作流体是工作油及其他的水溶性替代液等。筒式叶片泵100(以下简称作“叶片泵100”。)在预先组装好的状态(图1所示的状态)下能够装拆地收纳于在流体压装置的装置主体90形成的收纳凹部91内(参照图4)。向驱动轴1的端部传递发动机(未图示)的动力,并且连结于驱动轴1的转子2旋转。如图1~图4所示,叶片泵100包括:转子2,其连结于驱动轴1且被驱动而旋转;多个狭缝2a,该多个狭缝2a在转子2的外周具有开口部并形成为放射状;多个叶片3,该多个叶片3滑动自如地插入到各狭缝2a且设置为能够相对于转子2沿径向往复运动;以及定子4,其用于收纳转子2并且具有供叶片3的顶端部随着转子2的旋转进行滑动的内周凸轮面4a。在狭缝2a的基端侧划分有背压室5,向该背压室5引导泵的喷出压力。叶片3在背压室5的压力的作用下被向从狭缝2a脱出的方向推压,该叶片3的顶端部抵接于定子4的内周凸轮面4a。由此,在定子4的内部利用转子2的外周面、定子的内周凸轮面4a以及相邻的叶片3划分有多个泵室6。定子4是内周凸轮面4a呈大致椭圆形状的环状的构件,并具有随着转子2的旋转而扩张泵室6的容积的吸入区域和随着转子2的旋转而收缩泵室6的容积的喷出区域。各泵室6随着转子2的旋转进行扩张、收缩。叶片泵100是定子4具有两个吸入区域和两个喷出区域的、所谓的平衡型的叶片泵。在定子4的、与两个吸入区域相对应的位置的两端面形成有将定子4的外侧和内侧连通起来的缺口4e。叶片泵100还包括:盖侧侧部盘10,其抵接于转子2及定子4的一端面(图1和图4中的上侧);装置主体侧侧部盘20,其抵接于转子2及定子4的另一端面(图1和图4中的下侧);以及盖30,其抵接于盖侧侧部盘10且固定于流体压装置的装置主体90。利用盖侧侧部盘10和盖30形成盖构件。盖侧侧部盘10和装置主体侧侧部盘20配置为夹持转子2和定子4。通过盖侧侧部盘10和装置主体侧侧部盘20夹持转子2和定子4的两端面,从而泵室6被密闭。如图3所示,盖侧侧部盘10包括:吸入口11,其通过使盖侧侧部盘10的外边缘部的一部分欠缺而形成,且用于向泵室6内引导工作油;喷出用凹部12,其分别形成在与两个喷出区域相对应的位置;以及通孔13,其供驱动轴1贯穿。吸入口11分别形成在与两个吸入区域相对应的位置。各吸入口11形成为以通孔13作为中心的圆弧状。吸入口11经由图4所示的在定子4与流体压装置的装置主体90之间呈圆环状划分形成的吸入空间70和形成于装置主体90的吸入流路92连通于罐体。喷出用凹部12形成为槽状,并分别形成在与两个喷出区域相对应的位置。各喷出用凹部12形成为以通孔13作为中心的圆弧状。喷出用凹部12设置为隔着叶片3与在后述的装置主体侧侧部盘20形成的第1通孔21a和第2通孔21b相对。由于喷出用凹部12经由泵室6与第1通孔21a和第2通孔21b相连通,因此对喷出用凹部12作用有与第1通孔21a和第2通孔21b相同的压力。因而,在第1通孔21a和第2通孔21b内的压力的作用下对叶片3作用的力被喷出用凹部12的压力抵消,能够防止叶片3被按压于盖侧侧部盘10。如图2所示,装置主体侧侧部盘20包括:滑动接触面20a,其供转子2的另一端面滑动接触;第1通孔21a和第2通孔21b,该第1通孔21a和第2通孔21b形成于滑动接触面20a且分别与两个喷出区域相对应,并用于喷出泵室6的工作油;通孔22,其供驱动轴1贯穿;以及吸入用凹部23,其使吸入空间70和泵室6连通。第1通孔21a和第2通孔21b以通孔22作为中心地设于对称位置。第1通孔21a和第2通孔21b形成为以通孔22作为中心的圆弧状,并且通过贯通装置主体侧侧部盘20而形成。吸入用凹部23形成于滑动接触面20a并且与两个吸入区域相对应。各吸入用凹部23的外周端到达装置主体侧侧部盘20的外周面,并形成为向径向外侧开口的凹形状。在装置主体侧侧部盘20的滑动接触面20a形成有从第1通孔21a朝向转子2的旋转方向后方延伸的槽即外侧槽口26和内侧槽口27、从第2通孔21b朝向转子2的旋转方向后方延伸的槽即外侧槽口26和内侧槽口27。外侧槽口26配置在比内侧槽口27靠外周侧的位置,而且外侧槽口26的在转子2的旋转方向上的长度大于内侧槽口27的在转子2的旋转方向上的长度。外侧槽口26和内侧槽口27均形成为,从第1通孔21a和第2通孔21b越向转子2的旋转方向后方行进则在转子2的径向上的尺寸越小的顶端变细的形状。此外,外侧槽口26和内侧槽口27配置在比转子2的外周面靠外周侧且是比定子4的内周凸轮面4a靠内周侧的位置。在装置主体侧侧部盘20的滑动接触面20a,以通孔22作为中心地在对称位置形成有一对第1背压槽24a,并且在相对于一对第1背压槽24a以通孔22作为中心地错开大致90°的位置形成有一对第2背压槽24b。第1背压槽24a形成为以通孔22作为中心的圆弧状,并连通于背压室5。第1背压槽24a将向第1背压槽24a开口的多个背压室5彼此连通起来。第2背压槽24b形成为以通孔22作为中心的圆弧状,并连通于背压室5。第2背压槽24b将向第2背压槽24b开口的多个背压室5彼此连通起来。如图3所示,装置主体侧侧部盘20还包括:第1圆弧槽25a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筒式叶片泵

【技术保护点】
一种筒式叶片泵,该筒式叶片泵能够装拆地收纳在流体压装置的装置主体内,其中,该筒式叶片泵包括:转子,其连结于驱动轴并被驱动而旋转;多个狭缝,该多个狭缝在所述转子的外周具有开口部,并形成为放射状;叶片,其滑动自如地插入到各所述狭缝;定子,其具有供所述叶片的顶端部滑动接触的内周凸轮面;泵室,其划分在所述转子、所述定子以及相邻的所述叶片之间;盖构件,其抵接于所述转子及所述定子的一端面,并且固定于所述装置主体;侧部盘,其抵接于所述转子及所述定子的另一端面;喷出口,其形成于所述侧部盘,向该喷出口引导从所述泵室喷出的工作流体;以及接合器,其形成有连接流路,该连接流路将形成于所述侧部盘的所述喷出口和形成于所述装置主体的喷出流路连接起来。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5.09.18 JP 2015-1855841.一种筒式叶片泵,该筒式叶片泵能够装拆地收纳在流体压装置的装置主体内,其中,该筒式叶片泵包括:转子,其连结于驱动轴并被驱动而旋转;多个狭缝,该多个狭缝在所述转子的外周具有开口部,并形成为放射状;叶片,其滑动自如地插入到各所述狭缝;定子,其具有供所述叶片的顶端部滑动接触的内周凸轮面;泵室,其划分在所述转子、所述定子以及相邻的所述叶片之间;盖构件,其抵接于所述转子及所述定子的一端面,并且固定于所述装置主体;侧部盘,其抵接于所述转子及所述定子的另一端面;喷出口,其形成于所述侧部盘,向该喷出口引导从所述泵室喷出的工作流体;以及接合器,其形成有连接流路,该连接流路将形成于所述侧部盘的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牧義之杉原雅道中川智行義村考司
申请(专利权)人:KYB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