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凝器及换热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776740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22 03: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冷凝器及换热设备,其中冷凝器,包括冷凝器壳体和设置在冷凝器壳体内的油气分离器,油气分离器包括油分壳体,油分壳体设有进气口,油分壳体内设有过滤装置和位于过滤装置下方的均流板,油气混合物通过进气口进入油分壳体后,经均流板进入过滤装置进行油气分离,均流板上设有多个均流孔,均流孔的轮廓包括方向突变的折弯部,折弯部能够引导均流板表面的油液汇聚于折弯部。本发明专利技术中均流孔的轮廓包括方向突变的折弯部,折弯部对于积累在均流板表面的油液具有一定的导流作用,能够使油液汇聚于折弯部,从而使油液顺利穿过均流孔,降低在均流板上所形成的油膜阻力的影响,提高油液滴落的效率,改善油气分离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冷凝器及换热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换热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冷凝器及换热设备。
技术介绍
目前,商用空调螺杆机系统中的各大元器件之间相互独立,即蒸发器、冷凝器、油分离器、压缩机、电控箱等独自占用安装空间。这种安装方式虽然安装位置互不干涉,但会占用较大的空间,随着型号的增大,压力容器尺寸也随之增大,导致空调整体外形结构的尺寸增大;管路布置路线交错复杂,结构尺寸增大后沿程阻力也会增大,压力损失也随之增大,而冷凝器和蒸发器存在较大剩余空间,满液式蒸发器的剩余空间可用于气相空间,而冷凝器剩余空间白白浪费。针对以上问题,相关技术中将油气分离器内置于冷凝器中,虽然油分离器内置于冷凝器壳体内,解决了外部占用空间问题,但内置油气分离器的结构形式多种多样,如果想要获得较好的油气分离效果,需要对油气分离器的结构进行改进,尤其是其主要元件比如均流板,对油分能力起到关键性作用。目前,在内置于冷凝器的油气分离器中,均流板上所设置的均流孔均为圆孔,由于油滴在均流板表面会形成一层油膜,该油膜对于油滴的下落有一定的阻力,而圆孔这种结构形式会使油滴受到较大的油膜阻力影响,因此不利于油滴的下落。需要说明的是,公开于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冷凝器及换热设备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冷凝器,包括冷凝器壳体和设置在所述冷凝器壳体内的油气分离器(20),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气分离器(20)包括油分壳体(30),所述油分壳体(30)设有进气口(3),所述油分壳体(30)内设有过滤装置和位于所述过滤装置下方的均流板(8),油气混合物通过所述进气口(3)进入所述油分壳体(30)后,经所述均流板(8)进入所述过滤装置进行油气分离,所述均流板(8)上设有多个均流孔,所述均流孔的轮廓包括方向突变的折弯部,所述折弯部能够引导所述均流板(8)表面的油液汇聚于所述折弯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冷凝器,包括冷凝器壳体和设置在所述冷凝器壳体内的油气分离器(20),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气分离器(20)包括油分壳体(30),所述油分壳体(30)设有进气口(3),所述油分壳体(30)内设有过滤装置和位于所述过滤装置下方的均流板(8),油气混合物通过所述进气口(3)进入所述油分壳体(30)后,经所述均流板(8)进入所述过滤装置进行油气分离,所述均流板(8)上设有多个均流孔,所述均流孔的轮廓包括方向突变的折弯部,所述折弯部能够引导所述均流板(8)表面的油液汇聚于所述折弯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均流孔的轮廓至少包括多边形的一部分。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均流孔的形状为多边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均流板(8)上靠近所述进气口(3)的所述均流孔的开口面积小于远离所述进气口(3)的所述均流孔的开口面积,所述均流板(8)上靠近所述进气口(3)的相邻两个所述均流孔之间的间距大于远离所述进气口(3)的相邻两个所述均流孔之间的间距。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均流板(8)上靠近所述进气口(3)布置的同一规格的所述均流孔的总面积小于远离所述进气口(3)布置的同一规格的所述均流孔的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东兵王铁强胡海利陈增辉杨旭峰赵艳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