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水精炼渣的表面钝化处理混炼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76223 阅读:1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钢水精炼渣的表面钝化处理混炼装置,该装置外壳从外到内依次为保温层、电加热体层、绝缘层,该装置壳体内的中部设有螺旋搅拌器,螺旋搅拌器上部穿过壳体并与电机相连,壳体上部分别设有加料口和热电偶探头插口,壳体底端设有出料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设计合理,可以有效的延缓石灰的水化,延长贮存时间,可广泛应用于钢水精炼领域。(*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精炼钢水的装置,特别涉及一种钢水精炼渣的表面钝化处理混炼 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用户对钢材质量要求的提高,炼钢炉外精炼技术引起重视,炼钢炉外精炼工艺中 精炼渣的碱度和熔化速度对钢水脱S和脱P的影响大,而钢水S、 P含量直接影响钢材质 量。虽然可采用加入石灰来提高精炼渣碱度,但石灰熔点高(260(TC),在炼钢炉外精炼温 度范围(160(Tl70(rC)内熔化速度慢。可通过将石灰块与萤石等助熔剂混合,可以加快石 灰熔化速度,但仍不能满足炉外精炼的要求。如将石灰细粉与萤石细粉等助熔剂细粉混合, 提高了两者间接触的比表面积,使石灰细粉熔化速度大为提高,达到炉外精炼要求。虽然 混合的细粉比表面积大,'熔化速度相应提高,但石灰容易水化,其水化速度也相应加快。 因此,细粉混合料不易贮存,实际应用时贮存时间受到限制。采用将石灰细粉与萤石细粉等助熔剂细粉混合后,干压成球,再将所承的球放入混炼 设备进行表面钝化处理,使其具有疏水性不水化,延缓贮存时间,满足炼钢炉外精炼贮存 时间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合理,可有效的延缓石灰水化, 延长贮存时间的钢水精炼渣的表面钝化处理混炼装置。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钢水精炼渣的表面钝化处理混炼装置,该装置外壳从外到内依次为保温层、电加 热体层、绝缘层,该装置壳体内的中部设有螺旋搅拌器,螺旋搅拌器上部穿过壳体并与电 机相连,壳体上部分别设有加料口和热电偶探头插口,壳体底端设有出料口。出料口为带有筛网的双层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延缓石灰水化,延长贮存时间。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中1、保温层2、电加热体层3、绝缘层4、加料口 5、电机6、热电偶探 头插口 7、出料口 8、螺旋搅拌器具体实施方式见图l, 一种钢水精炼渣的表面钝化处理混炼装置,该装置外壳从外到内依次为保温 层1、电加热体层2、绝缘层3,该装置壳体内的中部设有螺旋搅拌器8,螺旋搅拌器8 上部穿过壳体并与电机5相连,壳体上部分别设有加料口 4和热电偶探头插口 6,壳体底 端设有出料口7,出料口为带有筛网的双层结构。使用本技术装置将石灰细粉与萤石细粉等助熔剂细粉混合,按照炼钢炉外精炼要 求的碱度和粒度等要求干压成球。先将固态疏水剂放入该装置,电加热熔化成液体,再将 干压成的球放入混炼设备(螺旋搅拌机),通过热电偶测量和温度控制系统将混炼设备内腔 温度控制在80 10(TC,对干压成的球与硬脂酸或其它疏水表面钝化剂进行搅拌,硬脂酸 或其它疏水表面钝化剂用量为处理干压球重量的0.5 3%,为保证钝化效果,疏水剂加入 量略为过剩。搅拌时间10 30分钟,使硬脂酸或其它疏水表面钝化剂均匀充分覆盖在干 压成的球表面,隔绝石灰与空气中水接触,延缓石灰的水化,延长贮存时间。权利要求1、一种钢水精炼渣的表面钝化处理混炼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外壳从外到内依次为保温层(1)、电加热体层(2)、绝缘层(3),该装置壳体内的中部设有螺旋搅拌器(8),螺旋搅拌器(8)上部穿过壳体并与电机(5)相连,壳体上部分别设有加料口(4)和热电偶探头插口(6),壳体底端设有出料口(7)。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水精炼渣的表面钝化处理混炼装置,其特征在于,出料 口为带有筛网的双层结构。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钢水精炼渣的表面钝化处理混炼装置,该装置外壳从外到内依次为保温层、电加热体层、绝缘层,该装置壳体内的中部设有螺旋搅拌器,螺旋搅拌器上部穿过壳体并与电机相连,壳体上部分别设有加料口和热电偶探头插口,壳体底端设有出料口。本技术结构设计合理,可以有效的延缓石灰的水化,延长贮存时间,可广泛应用于钢水精炼领域。文档编号C21C7/00GK201148444SQ20082001039公开日2008年11月12日 申请日期2008年1月23日 优先权日2008年1月23日专利技术者逊 孙, 尚德红, 涛 李, 沈明钢, 莉 王 申请人:鞍山市和丰耐火材料有限公司;辽宁科技大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钢水精炼渣的表面钝化处理混炼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外壳从外到内依次为保温层(1)、电加热体层(2)、绝缘层(3),该装置壳体内的中部设有螺旋搅拌器(8),螺旋搅拌器(8)上部穿过壳体并与电机(5)相连,壳体上部分别设有加料口(4)和热电偶探头插口(6),壳体底端设有出料口(7)。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涛沈明钢孙逊尚德红王莉
申请(专利权)人:鞍山市和丰耐火材料有限公司辽宁科技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21[中国|辽宁]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