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倾角旋流集束管的转炉底吹透气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62654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1 09:20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带有倾角旋流集束管的转炉底吹透气砖,涉及冶金耐火技术领域,包括耐火砖,耐火砖的内部分别装设有进气管和集束管体,进气管和集束管体相互远离的一端分别与耐火砖贯穿相通,耐火砖内部设有三层环形集束管,外层和内层集束管与耐火砖之间有倾角,在转炉底吹时,能够加强熔池搅拌,不同角度的喷吹射流,能够改善熔池流动和传质,由于内外两层集束管带有倾角,露在耐火砖外的出气口呈椭圆形,更好的改善熔池的搅拌和动力学条件,本申请结构简单,可操作性强,不需要对原有设备进行大的改动,就可以实现更好的喷吹效果,利用流体动力学特点,改变集束管的排列方式,即可优化喷吹效果,满足冶炼高规格钢种的工艺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冶金耐火,特别涉及一种带有倾角旋流集束管的转炉底吹透气砖


技术介绍

1、转炉复吹工艺是转炉炼钢的一个重要环节,对炼钢厂的生产成本、产品质量、生产组织有着深远的影响,而转炉底吹元件布置方式及底吹元件数量等对熔池搅拌都会影响到冶金效果。无论是新建、改建或是运行的转炉,底吹透气元件的选型、数量及布置都是困扰设计人员和生产一线技术人员的难题,所以,提高转炉复吹效果是转炉炼钢的一个重要课题。

2、目前常用的底吹供气元件主要有两种结构形式,一种是以环缝式(双环缝、三环缝)为主的喷嘴型底吹供气元件,主要缺点是气量调节范围相对较小,不能根据钢种和冶炼工艺要求较大范围调整气量;另一种是以定向多微管型式的砖型供气元件,此形式的最大优点是气量调节范围大,安全性好,可根据工艺要求的最大和最小的搅拌强度,选择定向多孔供气元件内部的管径和管数,缺点是管出气口直径一致,喷吹方向一致,对转炉底吹搅拌效果不明显。

3、专利申请号为cn200620041505.3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转炉底吹用倾斜孔型透气砖”,包括耐火砖、金属管,金属管设置在耐火砖体内,并向同一方向倾斜,此技术只有一圈金属管喷吹气体,对熔池搅拌效果不明显。

4、专利申请号cn201120544834.0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新型转炉底吹供气元件”,此技术在耐火材料中均匀分布集束管,进气主气路周围设置1~3周集束管,但此种铺设方式进气口与出气口方向一致,与耐火砖底部垂直,出气口在搅拌过程中喷吹气流方向一致,三层喷吹气体互不干扰,搅拌效果欠佳。p>

5、因此,为了加强转炉熔池搅拌,改善流动和传质,提高反应效率,有必要专利技术一种新型的转炉炉底透气砖,可以有效改善熔池的搅拌和动力学条件,满足冶炼高规格钢种的工艺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倾角旋流集束管的转炉底吹透气砖,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3、一种带有倾角旋流集束管的转炉底吹透气砖,包括耐火砖,所述耐火砖的内部分别装设有进气管和集束管体,所述进气管和集束管体相互远离的一端分别与耐火砖贯穿相通,所述集束管体是由若干内层集束管、若干中层集束管以及若干外层集束管,其若干所述内层集束管、中层集束管以及外层集束管分别呈圆环形整列分布。

4、优选的,若干所述外层集束管与耐火砖的水平夹角呈75°。

5、优选的,若干所述中层集束管分别与耐火砖相垂直。

6、优选的,若干所述内层集束管分别与外层集束管之间交叉并呈20-30°。

7、优选的,所述内层集束管的数量为4-6个,所述中层集束管的数量为7-10个,所述外层集束管的数量为13-15个。

8、优选的,所述内层集束管的管径均为20-30mm,所述中层集束管的管径均为50-60mm,所述外层集束管的管径均为80-100mm。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0、耐火砖内部设有三层环形集束管,外层和内层集束管与耐火砖之间有倾角,在转炉底吹时,能够加强熔池搅拌,不同角度的喷吹射流,能够改善熔池流动和传质,由于内外两层集束管带有倾角,露在耐火砖外的出气口呈椭圆形,更好的改善熔池的搅拌和动力学条件,本申请结构简单,可操作性强,不需要对原有设备进行大的改动,就可以实现更好的喷吹效果,利用流体动力学特点,改变集束管的排列方式,即可优化喷吹效果,满足冶炼高规格钢种的工艺需求。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有倾角旋流集束管的转炉底吹透气砖,包括耐火砖(1),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火砖(1)的内部分别装设有进气管(2)和集束管体(3),所述进气管(2)和集束管体(3)相互远离的一端分别与耐火砖(1)贯穿相通,所述集束管体(3)是由若干内层集束管(31)、若干中层集束管(32)以及若干外层集束管(33),其若干所述内层集束管(31)、中层集束管(32)以及外层集束管(33)分别呈圆环形整列分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倾角旋流集束管的转炉底吹透气砖,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外层集束管(33)与耐火砖(1)的水平夹角呈7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倾角旋流集束管的转炉底吹透气砖,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中层集束管(32)分别与耐火砖(1)相垂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倾角旋流集束管的转炉底吹透气砖,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内层集束管(31)分别与外层集束管(33)之间交叉并呈20-3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倾角旋流集束管的转炉底吹透气砖,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集束管(31)的数量为4-6个,所述中层集束管(32)的数量为7-10个,所述外层集束管(33)的数量为13-15个。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倾角旋流集束管的转炉底吹透气砖,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集束管(31)的管径均为20-30mm,所述中层集束管(32)的管径均为50-60mm,所述外层集束管(33)的管径均为80-100mm。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倾角旋流集束管的转炉底吹透气砖,包括耐火砖(1),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火砖(1)的内部分别装设有进气管(2)和集束管体(3),所述进气管(2)和集束管体(3)相互远离的一端分别与耐火砖(1)贯穿相通,所述集束管体(3)是由若干内层集束管(31)、若干中层集束管(32)以及若干外层集束管(33),其若干所述内层集束管(31)、中层集束管(32)以及外层集束管(33)分别呈圆环形整列分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倾角旋流集束管的转炉底吹透气砖,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外层集束管(33)与耐火砖(1)的水平夹角呈7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倾角旋流集束管的转炉底吹透气砖,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中层集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鹏李勇李俊男满斯林范永文韩鹏
申请(专利权)人:鞍山市和丰耐火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