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人机机翼和机身快装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759509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21 15: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飞行器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无人机机翼和机身快装机构,包括机身和活动设置在机身两侧的机翼,机身两侧骨架上均设置有凹槽板,机翼之间设置有主碳管和副碳管,主碳管和副碳管上均设置有两个卡片,卡片位于两个凹槽板之间;主碳管上两个卡片之间的距离为两个凹槽板之间的距离,副碳管上两个卡片之间的距离为两个凹槽板之间的距离;凹槽板为双钩状碳板,包括前钩体和后钩体,前钩体和后钩体之间距离为主碳管和副碳管距离。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无人机机身和机翼装配复杂、维护成本高的问题。

An unmanned aircraft wing and fuselage fast assembly

The utility model, which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aircraft, proposes an unmanned aircraft wing and the fuselage fast mounting mechanism, including the fuselage and the wing on both sides of the fuselage. The frame has a groove board on both sides of the fuselage, a main carbon tube and a secondary carbon tube are arranged between the wings, and two cards are set on the main carbon tube and the secondary carbon tube. The film is between two grooved plates; the distance between two cards on the main carbon tube is the distance between two grooves, and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two cards on the sub carbon tube is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two groove plates; the groove plate is a double hook shaped carbon plate, including the front and back Leptospira,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front and the rear Leptospira is the main carbon tube and the sub carbon. Tube distance. Through the above technical proposal, the problem of complicated assembly and high maintenance cost of the existing UAV's fuselage and wing is solv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人机机翼和机身快装机构
本技术属于飞行器
,涉及一种无人机机翼和机身快装机构。
技术介绍
随着技术发展,无人机技术在航空领域特别是军事领域的作用越来越明显,为方便无人机运输的携带,无人机在设计时都考虑可拆装。目前,机翼安装需要将机翼中的主副两根碳管同时和机身上两根碳管嵌套连接,由于嵌套的碳管之间存在摩擦力,为对碳管造成磨损;另外,机翼和机身的纵向相对位置一般通过在机翼和机身嵌套的碳管处打孔,用螺钉螺母固定,使安装过程复杂,并且多次拆装后,孔的直径会由于磨损变大,此时需要对碳管上的孔进行扩孔并更换更粗的螺钉,减少碳管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出一种无人机机翼和机身快装机构,解决了现有技术无人机机身和机翼装配复杂、维护成本高的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无人机机翼和机身快装机构,包括:包括机身和活动设置在所述机身两侧的机翼,所述机身两侧骨架上均设置有凹槽板,所述机翼之间设置有主碳管和副碳管,所述主碳管和所述副碳管上均设置有两个卡片,所述卡片位于两个所述凹槽板之间。进一步,所述主碳管上两个所述卡片之间的距离为两个所述凹槽板之间的距离,所述副碳管上两个所述卡片之间的距离为两个所述凹槽板之间的距离。进一步,所述凹槽板为双钩状碳板,包括前钩体和后钩体,所述前钩体和所述后钩体之间距离为所述主碳管和所述副碳管距离。进一步,所述主碳管的外径大于所述副碳管的外径。进一步,所述前钩体内侧圆弧直径与所述主碳管外径相同,所述后钩体内侧圆弧直径与所述副碳管外径相同。进一步,所述卡片为圆形。进一步,还包括与所述机翼连接的后舱盖,所述后舱盖还与前舱盖连接,所述前舱盖前端设置有快装卡扣,所述前舱盖后端两侧设置有安装短销,所述后舱盖前端设置有与所述安装短销对应的销孔。本技术的使用原理和有益效果为:1、将机翼主碳管和副碳管放置在凹槽板上,主碳管套设在凹槽板前钩体圆弧内,副碳管套设在凹槽板后钩体圆弧内,卡片分别卡在前钩体和后钩体内侧,并与凹槽板贴合。这样的设计使主碳管和副碳管在横向得到固定,避免机身和机翼连接错位。机身和机翼连接采用贯通的两根碳管,而非传统的碳管与碳管嵌套连接,安装时无需对孔,能够方便迅速的安装机翼,简化了装配过程,节省了安装时间,同时大大节省碳管使用量,也减小飞机结构重量;碳管上无需打孔来固定机翼,减少不断插拔定位销对碳管打孔处的磨损,省去了维护成本。2、机翼和机身之间通过主碳管和副碳管两根碳管连接,有利于在无人机飞行过程中机翼更加平衡,同时有利于增强机翼和机身之间连接的可靠性;机翼前端的厚度大于后端的厚度,因此主碳管的外径大于副碳管的外径,这样的设计既能满足可靠性的需求,又可以节约成本;前钩体内侧圆弧的直径与主碳管的外径相同,有利于前钩体和主碳管之间更贴合,同时后钩体内侧圆弧的直径与副碳管的外径相同,有利于后钩体和副碳管之间更贴合;主碳管和副碳管横截面均为圆形,卡片设计为圆形,既能满足对机翼限位功能的需要,同时有利于增强整体结构的协调性和美观性。3、前舱盖后端两侧设置有安装短销,后舱盖前端设置有与安装短销对应的销孔,前舱盖前端设置有快装卡扣,安装前舱盖时只需将安装短销插入后舱盖对应的销孔中,然后用快装卡扣将前舱盖与机身连接,这样的设计方便了前舱盖的安装,而且还能够限制机翼前向位移。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为本技术装配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装配效果图;图3为本技术中机翼和前舱盖装配示意图;图中:1-凹槽板,11-前钩体,12-后钩体,2-机翼,3-机身,4-主碳管,5-副碳管,6-后舱盖,61-销孔,7-前舱盖,71-安装短销,8-卡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图3所示,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无人机机翼和机身快装机构,包括:包括机身3和活动设置在机身3两侧的机翼2,机身3两侧骨架上均设置有凹槽板1,机翼2之间设置有主碳管4和副碳管5,主碳管4和副碳管5上均设置有两个卡片8,卡片8位于两个凹槽板1之间。将机翼2主碳管4和副碳管5放置在凹槽板1上,主碳管4套设在凹槽板1前钩体11圆弧内,副碳管5套设在凹槽板1后钩体12圆弧内,卡片分别8卡在前钩体11和后钩体12内侧,并与凹槽板1贴合。这样的设计使主碳管4和副碳管5在横向得到固定,避免机身3和机翼2连接错位。机身3和机翼2连接采用贯通的两根碳管,而非传统的碳管与碳管嵌套连接,安装时无需对孔,能够方便迅速的安装机翼2,简化了装配过程,节省了安装时间,同时大大节省碳管使用量,也减小飞机结构重量;碳管上无需打孔来固定机翼2,减少不断插拔定位销对碳管打孔处的磨损,省去了维护成本。进一步,主碳管4上两个卡片8之间的距离为两个凹槽板1之间的距离,副碳管5上两个卡片8之间的距离为两个凹槽板1之间的距离。进一步,凹槽板1为双钩状碳板,包括前钩体11和后钩体12,前钩体11和后钩体12之间距离为主碳管4和副碳管5距离。进一步,主碳管4的外径大于副碳管5的外径。进一步,前钩体11内侧圆弧直径与主碳管4外径相同,后钩体12内侧圆弧直径与副碳管5外径相同。进一步,卡片8为圆形。机翼2和机身3之间通过主碳管4和副碳管5两根碳管连接,有利于在无人机飞行过程中机翼2更加平衡,同时有利于增强机翼2和机身3之间连接的可靠性;机翼2前端的厚度大于后端的厚度,因此主碳管4的外径大于副碳管5的外径,这样的设计既能满足可靠性的需求,又可以节约成本;前钩体11内侧圆弧的直径与主碳管4的外径相同,有利于前钩体11和主碳管4之间更贴合,同时后钩体12内侧圆弧的直径与副碳管5的外径相同,有利于后钩体12和副碳管5之间更贴合;主碳管4和副碳管5横截面均为圆形,卡片8设计为圆形,既能满足对机翼2限位功能的需要,同时有利于增强整体结构的协调性和美观性。进一步,还包括与机翼2连接的后舱盖6,后舱盖6还与前舱盖7连接,前舱盖7前端设置有快装卡扣,前舱盖7后端两侧设置有安装短销71,后舱盖6前端设置有与安装短销71对应的销孔61。前舱盖7后端两侧设置有安装短销71,后舱盖6前端设置有与安装短销71对应的销孔61,前舱盖7前端设置有快装卡扣,安装前舱盖7时只需将安装短销71插入后舱盖6对应的销孔61中,然后用快装卡扣将前舱盖7与机身3连接,这样的设计方便了前舱盖7的安装,而且还能够限制机翼2前向位移。以上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无人机机翼和机身快装机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无人机机翼和机身快装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机身(3)和活动设置在所述机身(3)两侧的机翼(2),所述机身(3)两侧骨架上均设置有凹槽板(1),所述机翼(2)之间设置有主碳管(4)和副碳管(5),所述主碳管(4)和所述副碳管(5)上均设置有两个卡片(8),所述卡片(8)位于两个所述凹槽板(1)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人机机翼和机身快装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机身(3)和活动设置在所述机身(3)两侧的机翼(2),所述机身(3)两侧骨架上均设置有凹槽板(1),所述机翼(2)之间设置有主碳管(4)和副碳管(5),所述主碳管(4)和所述副碳管(5)上均设置有两个卡片(8),所述卡片(8)位于两个所述凹槽板(1)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人机机翼和机身快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碳管(4)上两个所述卡片(8)之间的距离为两个所述凹槽板(1)之间的距离,所述副碳管(5)上两个所述卡片(8)之间的距离为两个所述凹槽板(1)之间的距离。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人机机翼和机身快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板(1)为双钩状碳板,包括前钩体(11)和后钩体(12),所述前钩体(11)和所述后钩体(12)之间距离为所述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照熙马靖东黄康尧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冰果智能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