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回转式磁流变抛光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755554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21 13: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磁流变抛光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回转式磁流变抛光头装置,该装置包括磁力旋转轮、电磁铁、石墨棒、张紧轮、中空主轴、轴承、轴承座和电机,所述中空主轴通过轴承与轴承座固定连接,所述中空主轴与所述磁力旋转轮相连,在所述磁力旋转轮的外缘上设有导电滑环,所述磁力旋转轮的中部设有电磁铁,所述电磁铁通过导线与所述导电滑环连接,所述石墨棒与电源相连接,所述石墨棒能够与所述导电滑环接触,形成闭合回路;所述电机通过所述张紧轮驱动所述磁力旋转轮旋转,所述磁力旋转轮带动所述电磁铁旋转形成高速旋转的磁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传统人工及机械方法在光纤预制棒抛光过程中抛光表面精度低、不稳定、效率不高的技术问题。

A revolving magnetorheological polishing head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magnetorheological polishing technology, in particular to a rotary magnetorheological polishing head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magnetic rotating wheel, an electromagnet, a graphite rod, a tensioning wheel, a hollow spindle, a bearing, a bearing seat and a motor. The hollow spindle is fixed with a bearing seat by a bearing and a hollow spindle. A conductive slip ring is arranged on the outer edge of the magnetic rotating wheel. The middle of the magnetic rotating wheel is provided with an electromagnet in the middle of the magnetic rotating wheel. The electromagnet is connected with the conductive slip ring through a wire. The graphite rod is connected with the power supply. The graphite rod is in contact with the conductive slip ring and forms a closed return. The motor is rotated by the magnetic rotating wheel driven by the tensioning wheel, and the magnetic rotating wheel drives the electromagnet to rotate to form a high-speed rotating magnetic field. The utility model solves the technical problems of low accuracy, instability and low efficiency in polishing the optical fiber preform by traditional manual and mechanical method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回转式磁流变抛光头装置
本技术涉及磁流变抛光
,特别是涉及一种回转式磁流变抛光头装置。
技术介绍
光纤制造的核心是光纤制造技术。目前,常见的光纤加工方法主要有沉积法和机械法,所述沉积法包括化学汽相,管外汽相,等离子体汽相等。现阶段的工艺为先制造预制棒芯棒,然后在芯棒外采用不同技术制造外包层。与沉积法相比,机械法前期投资少,适用于特种光纤的批量加工。机械法的主要实施流程为原始光纤玻璃制备,预制棒毛坯加工,预制棒内外表面研磨抛光加工及预制棒拉丝等过程。光纤预制棒的表面质量与光纤质量密切相关。为了获得镜面级的内外表面,后续的抛光整形加工方法与技术成为必不可少的重要工艺;目前预制棒的内孔及外圆的抛光主要由手工操作和机械抛光完成,不仅抛光效率低,劳动强度大,而且难于获得稳定的形面精度及抛光品质。因此,研究针对陶瓷管内孔抛光的高效、高表面质量批量抛光方法及装置,对于提高光纤预制棒乃至光纤的制造效率和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常见的抛光方法主要有化学抛光、磁力抛光、火焰抛光及浮动抛光等。受限于光纤预制棒的机械属性(脆性大,表面易划伤等)、形状(内外圆柱面)、尺寸(长度:150mm、直径:20mm、内径为:3-8mm)及设备投入等,使得抛光方法的选择存在较大的局限性。磁流变抛光技术主要利用磁流变液在磁场中的流变特性进行抛光,即在强磁场下,磁流变液体的磁性成分可以通过流变作用,表现出类似固体的性质而形成具有黏塑性的柔性磨轮特征,当磁场消失时其又恢复其流动特性。该技术的实现需要零件表面与磁流变抛光液之间有相对运动,在添加磁场之后,抛光液与零件表面间会形成剪切力,实现零件表面的高质量抛光。在磁流变抛光过程中,抛光效率主要取决于接触面间的剪切力的大小,具体为磁场强度,相对运动速度等多种因素决定。实践证明:磁流变技术具有优异的磨削抛光性能。专利ZL96198445.7公开了磁流变流体精密加工零件表面的方法,在磁场中,被磁化后的磁流变液通过柔性抛光轮进入工件和柔性抛光轮的间隙,与工件部分表面接触并抛除与之接触的工件材料。专利ZL03124557.9公开了一种可喷射磁流变液并使其形成射流的外设磁场装置,该装置通过控制喷嘴周围磁场的大小,方向及工件的位置来控制磁流变液的变性,实现工件的抛光。专利200410044076.0公开了一种超声波磁流变复合抛光装置的回转工具头,其内部通入磁流变液,在磁场的作用下,通过精密控制系统控制工具头运动轨迹进而形成高精度的光学表面。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传统的人工及机械方法在光纤预制棒的抛光过程中的精度较低、效率不高、质量不稳定、自动化程度低的缺点,提供一种利用磁流变原理对光纤预制棒内外表面进行抛光的一种新型磁力抛光头装置,实现光纤预制棒的高效及高质量加工。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回转式磁流变抛光头装置,解决了传统人工及机械方法在光纤预制棒抛光过程中抛光表面精度低、不稳定,效率不高的技术问题。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回转式磁流变抛光头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磁力旋转轮、电磁铁、石墨棒、张紧轮、中空主轴、轴承、轴承座和伺服电机,所述中空主轴通过轴承与轴承座固定连接,所述中空主轴与所述磁力旋转轮相连,在所述磁力旋转轮的外缘上设有导电滑环,所述磁力旋转轮的中部设有电磁铁,所述电磁铁通过导线与所述导电滑环连接,所述石墨棒与电源相连接,所述石墨棒能够与所述导电滑环接触,形成闭合回路;所述伺服电机通过所述张紧轮驱动所述磁力旋转轮旋转,所述磁力旋转轮带动所述电磁铁旋转形成高速旋转的磁场。进一步,所述磁力旋转轮的外缘上设有至少一个方形圆环凹槽,所述导电滑环通过方形圆环凹槽与所述磁力旋转轮相连接。进一步,所述磁力旋转轮上设置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磁力旋转轮同轴,所述导电滑环通过所述通孔利用导线与电磁铁相连接。进一步,所述石墨棒和石墨棒螺钉通过石墨棒导柱设置在所述石墨棒支架上,所述石墨棒支架与所述轴承座相连,所述石墨棒螺钉与所述石墨棒通过石墨棒紧固件相连。进一步,在所述石墨棒螺钉与所述石墨棒紧固件之间设有微型弹簧。进一步,所述闭合回路中设有显示灯,通过所述显示灯的亮度变化判断所述闭合回路的电压稳定性。进一步,所述电源依次通过电压调节器和电压传感器与所述石墨棒相连,所述电压调节器能够根据所述电压传感器检测的电压变化情况来进一步调节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电压,从而达到调节磁场强度的目的。进一步,所述伺服电机,将所述伺服电机与所述伺服电机调速器相连,利用所述伺服电机调速器调节所述伺服电机的转速,进而实现旋转磁场的转速动态调节。基于一种回转式磁流变抛光头装置的抛光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预制棒的内孔抛光方法为:通过磁流变液循环装置将磁流变液引入到光纤预制棒内孔通道,在所述磁力旋转轮的高速旋转下,所述电磁铁和所述导电滑环形成高速旋转的磁场,在所述磁场的磁力作用下,所述磁流变液形成高速旋转的磁力抛光头,利用所述磁力抛光头对光纤预制棒内孔进行抛光。基于一种回转式磁流变抛光头装置的抛光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预制棒的外圆抛光方法为:将磁流变液引入石英玻璃导管中,然后将光纤预制棒固定到石英玻璃管内部,在所述磁力旋转轮的高速旋转下,所述电磁铁和所述导电滑环形成高速旋转的磁场,在所述磁场的磁力作用下,所述磁流变液转变成柔性抛光膜并高速旋转,对光纤预制棒外圆进行抛光。本技术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结构简单,集成度高,操作安装方便,构造了一种可独立或配套使用的磁流变高速回转抛光头装置。2、本技术利用石墨棒与导电滑环以及电磁铁组成的闭合回路,通过磁力旋转论的高速旋转来形成高速的磁场,通过在导杆上设置微型弹簧,能够保证石墨棒与导电滑环的充分接触。3、本技术的磁场强度大小和磁场回转速度分别通过伺服电机调速器和电压调节器,实现了磁力抛光参数的有效动态调节。4、本技术设置有用于监测磁场强度的电压传感器,并能够利用目视观测显示灯的亮度变化,初步判断磁场强度大小;利用电压传感器测量并记录电磁铁的输入电压的变化,实现磁场强度大小的精确监测。5、本技术利用集电环的设计思想,实现了电磁铁安装在磁力旋转轮上并可以正常运行的高速回转磁场。附图说明图1是光纤预制棒磁流变抛光头内孔抛光原理图;图2是光纤预制棒磁流变抛光头外圆抛光原理图;图3是磁流变抛光头的主视图;图4是磁流变抛光头的侧视图;图5是磁力旋转轮的正视图;图6是磁力旋转轮的右视图。图中:1-磁力旋转轮、2-电磁铁、3-石墨棒、4-张紧轮、5-中空主轴、6-轴承、7-轴承座8-伺服电机、9-导电滑环、10-通孔、11-第一方形圆槽、12-第二方形圆槽、13-石墨棒支架、14-微型弹簧、15-石墨棒螺钉、16-石墨棒紧固件、17-支架、18-电磁铁座、19-张紧轮支座、20-伺服电机调速装置、21-皮带、22-石墨棒导柱、23-光纤预制棒、24-内孔、25-外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来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本技术,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此。如图3~6所示,一种回转式磁流变抛光头装置,该装置包括磁力旋转轮1、电磁铁2、石墨棒3、张紧轮4、中空主轴5、轴承6、轴承座7和伺服电机8,所述中空主轴5通过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回转式磁流变抛光头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回转式磁流变抛光头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磁力旋转轮、电磁铁、石墨棒、张紧轮、中空主轴、轴承、轴承座和电机,所述中空主轴通过轴承与轴承座固定连接,所述中空主轴与所述磁力旋转轮相连,在所述磁力旋转轮的外缘上设有导电滑环,所述磁力旋转轮的中部设有电磁铁,所述电磁铁通过导线与所述导电滑环连接,所述石墨棒与电源相连接,所述石墨棒能够与所述导电滑环接触,形成闭合回路;所述电机通过所述张紧轮驱动所述磁力旋转轮旋转,所述磁力旋转轮带动所述电磁铁旋转形成高速旋转的磁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回转式磁流变抛光头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磁力旋转轮、电磁铁、石墨棒、张紧轮、中空主轴、轴承、轴承座和电机,所述中空主轴通过轴承与轴承座固定连接,所述中空主轴与所述磁力旋转轮相连,在所述磁力旋转轮的外缘上设有导电滑环,所述磁力旋转轮的中部设有电磁铁,所述电磁铁通过导线与所述导电滑环连接,所述石墨棒与电源相连接,所述石墨棒能够与所述导电滑环接触,形成闭合回路;所述电机通过所述张紧轮驱动所述磁力旋转轮旋转,所述磁力旋转轮带动所述电磁铁旋转形成高速旋转的磁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回转式磁流变抛光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磁力旋转轮的外缘上设有至少一个方形圆环凹槽,所述导电滑环通过方形圆环凹槽与所述磁力旋转轮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回转式磁流变抛光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磁力旋转轮上设置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磁力旋转轮同轴,所述导电滑环通过所述通孔利用导线与电磁铁相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沙杰邢康林武杰陈国防刘伟杰李爱民朱红瑜朱月松张坦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工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