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转炉安全留渣作业的方法。转炉精炼后生成的高碱度氧化渣,有很高的脱磷性能,并含有大量的∑(FeO)、MFe、CaO等有回收价值的成份,以及大量的显热。实施留渣作业,可以大幅度降低炼钢作业成本。六、七十年代我国钢铁行业曾实施过转炉留渣作业,但因终渣中∑(FeO)含量高,尤其是低碳钢的渣中含∑(FeO)更高,流动性好,转炉兑铁水时屡屡发生喷渣伤人事故,只得被迫放弃留渣作业。转炉留渣作业兑铁水时发生喷渣原因是反应,瞬时内产生大量的CO气泡上浮,并携炉渣大量外喷而引发事故。要抑制喷渣,关键是抑制兑铁水时(FeO)-之间的反应。研究表明,在转炉冶炼条件下,要抑制上述反应,其关键又在于控制(FeO)的扩散速度。因为(FeO)-反应为一级反应,反应速度V=KD(CFeO°-CFeO′)=C/η(CFeO°-CFeO′)(因为KDη=C)。式中KD为渣中(FeO)扩散常数,η为炉渣粘度,CFeO°为渣中(FeO)浓度,CFeO′为(FeO)-界面处(FeO)的界面反应浓度,C为常数。从反应的产物可见,提高炉气中CO分压Pco可抑制(FeO)-之间的反应。从反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转炉安全留渣作业方法,其特征在于:转炉炼钢停吹后,在出钢前或者出钢过程中用喷射机向炉内渣液表面喷射含碳还原剂,预还原炉渣后出钢;之后向炉内添加部分石灰,实施留渣作业。
【技术特征摘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