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四川大学专利>正文

用纯高炉煤气燃烧获得高风温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71487 阅读:4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用纯高炉煤气燃烧获得高风温的方法,其特点是采用落地式炉体结构的球式热风炉(11),热风炉烟气Y对热风炉用助燃空气K煤气M通过热管换热器(4)(5)进行第一次预热,前置炉(2)燃烧是用第一次预热的部分混合气,产生烟气温度达900℃~1000℃,与热风炉烟气Y混合只对助燃空气K进行第二次预热,经高温换热器(3),将助燃空气温度预热到350℃~400℃,送至球式热风炉的燃烧口(19)与经预热的净煤气混合后进入燃烧室(18)燃烧,产生1300℃~1350℃的高温烟气,通过φ40~80mm耐火球组成的多段式球床蓄热室(12)~(15),向下流动换热、经过球冠形炉箅子(15)、气流均布装置(16)、进入烟气出口(21)、汇入总烟道(6),余热利用后排放。冷空气A由三通进入冷风入口21,与球床逆流热交换后,根据需要调控热风H温度到1200℃~1250℃送入高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换句话说,这种高风温是采用燃烧低热值高炉煤气在落地式炉体结构的球式热风炉中获得的,属于高炉炼铁

技术介绍
随着高炉炼铁技术(含喷煤技术)的发展,炼铁要求热风温度越来越高。高风温可以提高高炉的冶炼强度、降低入炉焦比,使吨铁能耗降低,还可以提高生铁产量。所以,高风温技术是国家鼓励和重点发展的炼铁技术之一。目前,国内外为提高风温采取了各种措施,如采用大幅度增加热风炉蓄热面积的球式热风炉,利用热风炉烟道废气余热,用荒煤气预热净煤气,采取热风炉自身预热,掺烧相当比例的高热值焦炉煤气,这些工艺方法不同程度地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对绝大多数的钢铁厂来说,焦炉煤气均十分宝贵,掺烧焦炉煤气方法并不现实;自身预热工艺管线、阀门多,对旧厂改造难度极大,新厂建设投资高,且操作复杂;仅利用烟道废气余热提高风温多在50~60℃范围,十分有限,远不能满足炼铁高风温的要求。中国专利公告的CN2273311Y题为《250m3以上高炉用球式热风炉》,它公开了如下的技术由镁铝和高铝质耐火球自然堆积成球床代替格子砖蓄热室的球式热风炉,加热面积一般为考贝式热风炉格子砖的2~4倍,其传热系数一般为格子砖的10倍左右,在相同拱顶温度下的热风出口温度比考贝式热风炉高。但根据多年的运行实践和测试表明,该技术专利技术存在的不足问题有(1)球床蓄热室耐火球材质、不同材质组成的球床段数不合理,清球周期短,运行费用高。二段式球床蓄热室,上段镁铝球球床长期与燃烧过程产生的高温烟气接触,由于烟气中有水份,MgO在高温下与水蒸汽H2O反应生成Mg(OH)2,并产生体积膨胀,与烟气接触的球床表面出现了多孔、开裂破损,报废率高达78%,球床的载热、蓄热体功能遭受破坏;硅质球的上段球床,由于密度小,一般只有1.9t/m3,故热容量小,造成风温不稳定,且硅质球耐急冷急热性能差。中下段与镁铝球接触的高铝球球床,由于高铝球含Fe2O3偏高,在高温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易生成低熔点物质,球床则出现了高温粘结和结块现象,严重阻塞气体通道,送风期阻力损失高达20kPa,有的球床1~2年就被迫清灰卸球,重新装入新球才能实现正常的热交换规律,导致生产运行费用增高。(2)热工现象紊乱、热效率不高。球式热风炉采用高架式炉体结构,倒圆台形的下部炉体,烟气出口断面呈收缩状,烟气为加速前行,加上顶燃空间不足,特别是笼形炉篦子气体流通面积明显偏小,造成燃烧过程烟气流动阻力大,送风初期风温不降反升,燃烧初期拱顶温度不升反降,废气温度上升缓慢,燃烧期长达3.5小时以上,出现了明显的热工紊乱现象,这与球式热风炉短周期的工作制极不匹配,系统的热效率仅为72%。(3)未考虑烟气余热利用。球式热风炉一般废气温度在250~300℃左右,直接由烟囱排入大气,余热资源未能利用。(4)风温水平不高。多年使用的风温在1050℃左右,短时间达到过1100℃,距离1200℃以上的高风温尚有100~150℃的差距。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其特点是采用落地式炉体结构的球式热风炉,多段式球床,适应温度场变化的耐火球材质,前置炉系统充分利用高炉热风炉烟气对助燃空气、煤气进行预热,提高拱顶温度,确保在全部燃烧低热值纯高炉气的条件下获得高风温。本专利技术的目的由以下技术措施实现采用落地式炉体结构的球式热风炉,热风炉烟气对热风炉用助燃空气、煤气通过热管换热器进行第一次预热,前置炉燃烧经第一次预热的部分低热值煤气,产生高温烟气温度达900~1000℃,与热风炉烟气混合只对助燃空气进行第二次预热,经过扰流子或插入件高温换器,将助燃空气温度预热到350~400℃,送至球式热风炉的燃烧口与经第一次预热到200℃的大部分净煤气混合后进入球式热风炉的燃烧室燃烧,产生1300~1350℃的高温烟气,烟气通过φ40~80mm耐火球组成的多段式球床蓄热室,向下流动,将热量传递给耐火球床,球床温度上升,烟气被冷却至250~300℃后继续向下流动,经过球冠形炉篦子、气流均布装置、进入烟气出口、汇入总烟道。经扰流子或插入件高温换热器换热后的300~320℃烟气与大部分热风炉250~300℃的烟气混合再进入第一次预热的热管换热器对助燃空气、煤气进行热交换,烟气温度降150~180℃,经排烟风机由烟囱排放。冷空气A由三通进入冷风入口,与球床逆流热交换后,调控热风H温度到1200~1250℃送入高炉。落地式炉体结构的球式热风炉的上段为拱顶燃烧室、两侧设有燃烧口和热风口,中段采用多段式球床,球床上装设φ40~80mm的耐火球组成的蓄热室,球床用有支柱的球冠形炉篦子支承、耐火球由人孔和卸球孔装卸,下段设气流均布装置和气流出入口。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1、采用落地式炉体结构的球式热风炉,多段式球床蓄热室,较好地适应球床温度场的变化,球床寿命长,清灰卸球周期可达6~8年,成倍降低生产运行费用。2、球冠形炉篦子和下段气流均面装置,极大地改善球床的热交换条件,气体阻力降低,球床热交换面积利用率提高,确保热效率在80%以上。3、前置炉系统烟气余热资源利用充分,最终排入烟囱的烟气温度为150~180℃。4、全部使用低发热值小于3000KJ/m3n的纯高炉煤气燃烧使球式热风炉的送风温度达到1200℃以上。四附图说明图1为用纯高炉煤气燃烧获得高风温的工艺流程图。1 1200℃以上的热风H,2前置炉,3扰流子或插入件换热器,4空气K换热器,5煤气换热器,6热风炉烟气Y,7高炉净煤气M,8助燃风机,9排烟风机,10烟囱,11热风炉。图2为落地式炉体结构的球式热炉结构示意图。12~15为耐火球球床,16球冠形炉篦子,17气流均布装置,18燃烧室,19燃烧口,20 热风出口,21气流进出口,22卸球口,23人孔,24支柱,25清灰孔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具体的描述,有必要在此指出的是本实施例只用于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该领域的技术熟练人员可以根据口述本专利技术的内容作出一些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实施例如图1所示。由助燃风机8鼓出的20~25℃空气K被热管换热器4第一次预热到180~200℃后,少部份被前置炉2作助燃空气外,大部份由扰流子换热器或插入件换热器3进行第二次预热到380~400℃,送到球式热风炉燃烧口19。同时温度达150~170℃、含尘量小于10mg/m3n、干法除去的净煤气7经过热管换热器5第一次预热到200℃后,少部份被前置炉2作燃烧热源外,大部份送到燃烧口19,与助燃空气在燃烧口19混合后,进入拱顶燃烧室18燃烧,产生1300~1350℃的高温烟气,烟气通过φ40~φ80mm耐火球组成的4段式球床蓄热室12~15向下流动,进行热交换,将热量传递给耐火球床,烟气被冷却,温度逐渐降低,球床12~15被加热升温、贮存大量的热量。温度降到250~300℃的烟气继续向下流动,通过球冠形炉篦子15和下部气流均布装置16,进入烟气出口21最终汇入总烟道6,少部份被引入前置炉2的出口,与前置炉2产生的900~1000℃的高温烟气混合后,进入扰流子换热器或插入件换热器3,将热量传递给助燃空气。换热器3出口的300~320℃低温烟气与烟道6的大部份烟气汇合进入热管换热器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用纯高炉煤气燃烧获得高风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落地式炉体结构的球式热风炉(11),热风炉烟气Y对热风炉用助燃空气K、煤气M通过热管换热器(4)(5)进行第一次预热,前置炉(2)燃烧经第一次预热的部分低热值煤气,产生高温烟气温度达900~1000℃,与热风炉烟气混合只对助燃空气K进行第二次预热,经过扰流子或插入件高温换器(3),将助燃空气温度预热到350~400℃,送至球式热风炉的燃烧口(19)与经第一次预热到200℃的大部分净煤气混合后进入球式热风炉的燃烧室(18)燃烧,产生1300~1350℃的高温烟气,烟气通过φ40~80mm耐火球组成的多段式球床蓄热室(12)~(15)向下流动,将热量传递给耐火球床,球床温度上升,烟气被冷却至250~300℃后继续向下流动,经过球冠形炉篦子(15)、气流均布装置(16)、进入烟气出口(21)、汇入总烟道(6);经扰流子或插入件高温换热器换热后的300~320℃烟气与大部分热风炉250~300℃的烟气(6)混合再进入第一次预热的热管换热器(4)(5)对助燃空气K、煤气M进行热交换,烟气温度降150~180℃,经排烟风机(9)由烟囱(10)排放,冷空气A由三通进入冷风入口(21),与球床(15)~(12)逆流热交换后,调控热风H温度到1200~1250℃送入高炉。...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熙志唐飞来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0[中国|成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