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膜层结构制作方法及膜层结构、外壳及移动终端技术

技术编号:17691861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14 08: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终端产品表面处理工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膜层结构制作方法及膜层结构、外壳及移动终端,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由于丝绒纹路加工工艺无法在弧面上实现而存在的加工局限性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采用紫外线UV转印形成丝绒纹路层;将所述丝绒纹路层固定在基底结构的一表面,所述表面包括弧面;在所述丝绒纹路层上与所述基底结构相对的表面形成保护层。从而,确保整个基底结构上都包裹有丝绒纹路层,规避了现有加工方案对弧面处理的限制,进而,可以提升产品生产效率以及良率。

A membrane structure making method and membrane structure, shell and mobile terminal

The embodiment of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surface treatment process of terminal products, particularly relates to a method for preparing the film structure and film structure, the shell and the mobile terminal, is used to solve the processing limitations due to the velvet texture processing process can not be achieved in the arc of the problem existing in the prior art. In the embodiment of the invention, the ultraviolet UV transfer is used to form a velvet grain layer, and the velvet layer is fixed on a surface of the base structure, the surface comprises an arc surface, and a protective layer is form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velvet grain layer on the surface opposite to the base structure. So as to ensure that the entire base structure is wrapped with velvet grain layer, which avoids the limitation of the existing processing scheme to the arc surface treatment, and further improves the production efficiency and yield of the produ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膜层结构制作方法及膜层结构、外壳及移动终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终端产品表面处理工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膜层结构制作方法及膜层结构、外壳及移动终端。
技术介绍
目前,大多数3C类产品(就是计算机(Computer)、通信(Communication)和消费类电子产品(ConsumerElectronics)三者结合,亦称“信息家电”)的表面,尤其是外壳是由铝合金制作而成。近年来,为了保护铝合金表面,铝合金阳极氧化技术在3C类产品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阳极氧化外观效果的同质化越来越严重,消费者容易对其产生审美疲劳。为此,提出了一种新的膜层结构,即通过在铝合金外壳上制作丝绒纹路,然后在制作有丝绒纹路的铝合金表面进行阳极氧化,从而,得到一种具备细腻纹理的膜层结构,营造出一种可以随着视角变化而不断变化的光影效果。然而,现阶段这种丝绒纹路只能通过CNC数控机床等技术实现,并且这种加工工艺无法在具有弧面的膜层结构上实现,具备一定的局限性。现有大多数产品的丝绒纹路图案,都是通过数控机床并采用机械切削的方式在作为外壳的铝合金表面形成所需的丝绒纹路。但是,手机的外壳通常存在3D弧面形状,这样,在利用数控机床对手机外壳进行切削时,无法对其弧面进行有效处理,甚至无法对弧面处以及拐角处进行切削。可见,现有的加工工艺对具有弧面的膜层结构进行丝绒纹路处理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膜层结构制作方法及膜层结构、外壳及移动终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丝绒纹路加工工艺无法在弧面上实现而存在的加工局限性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膜层结构制作方法,包括:采用紫外线UV转印形成丝绒纹路层;将所述丝绒纹路层固定在基底结构的一表面,所述表面包括弧面;在所述丝绒纹路层上与所述基底结构相对的表面形成保护层。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膜层结构,所述膜层结构按照所述的膜层结构制作方法制作而成。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外壳,所述外壳包括:基底结构;贴合在所述基底结构一表面的丝绒纹路层,所述丝绒纹路层采用紫外线UV转印形成,所述表面包括弧面;覆盖所述丝绒纹路层的保护层。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通过采用紫外线UV转印形成丝绒纹路层,将所述丝绒纹路层固定在基底结构的一表面,所述表面包括弧面,在所述丝绒纹路层上与所述基底结构相对的表面形成保护层。从而,确保整个基底结构上都包裹有丝绒纹路层,规避了现有加工方案对弧面处理的限制,进而,可以提升产品生产效率以及良率。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部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a)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膜层结构制作方法的步骤示意图之一;图1(b)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膜层结构制作方法的步骤示意图之二;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膜层结构制作的工艺流程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外壳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外壳的形状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保护的范围。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无法在具备弧面的膜层表面实现丝绒纹路而存在的加工局限性,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适用于丝绒纹路的加工方案,以克服对弧面进行丝绒纹路加工的局限性,同时,还提供了一种采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加工方法制作的具备丝绒纹路的膜层结构,从而,确保可以在3D弧面上实现丝绒纹路图案,提升产品生产效率以及良率。实施例一参照图1(a)所示,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膜层结构制作方法的步骤示意图,该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1:采用紫外线UV转印形成丝绒纹路层。其中,该步骤可以在确定基底结构22后,在UV转印操作台制作丝绒纹路层21。步骤12:将所述丝绒纹路层固定在基底结构22的一表面,所述表面包括弧面。在本步骤中,丝绒纹路层21以及基底结构22可以通过粘贴的方式固定在一起,也可以通过卡接的方式固定在一起,或是通过机械贴合的方式将丝绒纹路层21固定在基底结构22上。其中,上述基底结构22可以为手机电池外壳,该手机电池外壳具有3D弧面,因此,除了采用粘贴方式外,卡接方式也可以加固贴合。步骤13:在所述丝绒纹路层上与所述基底结构相对的表面形成保护层。在本步骤13中,可以采用物理或者化学沉积方式,在丝绒纹路层21的丝绒纹路表面形成一层或多层保护膜23,以对这些丝绒纹路图案起到保护的作用。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为了避免现有的丝绒纹路加工工艺对弧面处理时存在的限制性,可采用UV转印技术,额外形成丝绒纹路层,而并不是在基底结构表面直接形成丝绒纹路图案,进而,将丝绒纹路层固定在基底结构的一表面,并在丝绒纹路层上与所述基底结构相对的表面形成保护层,从而,确保整个基底结构上都包裹有丝绒纹路层,规避了现有加工方案对弧面处理的限制,进而,可以提升产品生产效率以及良率。可选地,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参照图1(b)所示,步骤11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11,采用丝印技术,将UV胶印刷到尺寸与所述基底结构22相匹配的UV转印模型上,该模型上具有预设的丝绒纹路结构。其中,基底结构22可以为手机的外壳(例如电池背壳),UV转印模型尺寸可以大于或等于待处理的基底结构22的尺寸,这样,可以避免得到的纹路层面积小于基底结构22的表面积。UV转印模型的材质优选为金属,可避免UV转印模型与UV胶粘合。在进行丝印加工时,所采用的UV胶为单组份紫外光固化改性丙烯酸酯胶,该UV胶采用喷涂或涂覆的方式印刷在UV转印模型上。步骤112,将载体基材覆盖在UV转印模型的表面,并进行压合。在印刷UV胶之后,在其表面覆盖一透明基材作为载体,UV胶与该透明基材进行紧密的粘合。从而,将UV胶承载到透明基材上,以便于后续的剥离。同时,为了加强UV胶与载体基材之间的贴合程度,可以采用滚轮对透明基材进行反复压合。步骤113,对UV胶进行UV固化。当UV胶与载体基材压合得足够牢固之后,可以对UV胶进行固化处理。具体地,对压合后的载体基材下的UV胶进行UV固化处理。其中,设置紫外光照射能量:600-800MJ,烘烤温度:75-85℃,烘烤时长:5-20min。步骤114,剥离所述UV转印模型,得到丝绒纹路层21。通过上述载体基材将UV胶层剥离UV转印模型,该UV胶层上与载体基材相对的一面上转印形成了预设的丝绒纹路,得到丝绒纹路层21。可选地,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步骤12具体包括:在所述基底结构22的一表面涂覆粘合剂24,将所述丝绒纹路层21上的载体基材贴合在所述基底结构22上。具体地,该粘合剂24的主要成份为:聚酯树脂,其他还可以包括:溶剂(脂类和酮类)、助剂和分散剂;该粘合剂24的膜层厚度为10-12μm。在粘合后,进行烘烤处理,设置烘烤温度为60-90℃,烘烤时间为5-25min。从而,提升基底结构22与丝绒纹路层21的粘合度。可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膜层结构制作方法及膜层结构、外壳及移动终端

【技术保护点】
一种膜层结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采用紫外线UV转印形成丝绒纹路层;将所述丝绒纹路层固定在基底结构的一表面,所述表面包括弧面;在所述丝绒纹路层上与所述基底结构相对的表面形成保护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膜层结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采用紫外线UV转印形成丝绒纹路层;将所述丝绒纹路层固定在基底结构的一表面,所述表面包括弧面;在所述丝绒纹路层上与所述基底结构相对的表面形成保护层。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紫外线UV转印形成丝绒纹路层的步骤包括:采用丝印技术,将UV胶印刷到与所述基底结构相匹配的UV转印模型上;将载体基材覆盖在所述UV转印模型的表面,并进行压合;对所述UV胶进行UV固化;剥离所述UV转印模型,得到丝绒纹路层。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丝绒纹路层固定在基底结构的一表面的步骤包括:在所述基底结构的一表面涂覆粘合剂,将所述丝绒纹路层上的载体基材贴合在所述基底结构上。4.如权利要求3任一项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丝绒纹路层上的载体基材贴合在所述基底结构上的步骤包括:将所述丝绒纹路层上的载体基材包裹在所述基底结构上,真空加压处理。5.如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坤刘思颖莫博宇于脉军
申请(专利权)人: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