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板压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675270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11 15: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复合板压紧装置,其结构是基座顶面两侧分别相对设有侧限位机构,侧限位机构与基座顶面上的滑轨滑动连接,基座上部设固定顶架,固定顶架底面通过电动升降杆连接升降座顶面,升降座底部设六个平行设置的压辊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侧板可灵活调节宽度来对复合板侧面进行限位压紧,固定螺母配合螺杆可进一步提高侧板对复合板的压紧的稳定性;在复合板厚度较大时,“L”形侧压板可辅助侧板对复合板侧面进行压紧;电动升降杆可根据复合板厚度进行升降,有效使得压辊对复合板进行压实,压力油缸配合轴座带动压辊升降,进一步对复合板进行压实,压辊表面的橡胶层可防止造成复合板损伤。

A composite plate compressing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composite plate clamping device, its structure is on both sides of the top surface of the base are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a side relative limiting mechanism, connecting the top slide on the slide surface and the base body side, the upper part is provided with a fixed base frame, fixed roof bracket bottom by electric lift rod is connected with the lifting seat top, six a parallel set of pressure roller mechanism at the bottom of the lifting seat.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de plate can be adjusted flexibly in width to the limit and pressing on the composite plate side, fixed nut screw can improve the stability of the side plate of composite plate pressed; in composite plate thickness, the shape of \L\ side plate can assist the plate to press the composite plate; electric lift the rod can be lifted according to the thickness of composite board, making effective pressure roller on the compacted composite plate, pressure cylinder with axial seat drive roller lifting, further compaction of composite plate, rubber roller surface layer can prevent the damage caused by composite pla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合板压紧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复合板压紧装置。
技术介绍
复合板的生产过程中,一般由面板和基板通过胶水复合压实而成,在基板面上涂上胶水后,对面板和基板贴合后压实,使之紧密牢固,由于板材材质和厚度大小不同,在生产工程中需要进行调节,现有技术的复合板压紧装置一般结构简单,无法适应多种复合板的压紧需要,在压紧时往往还会造成偏移,影响产品的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复合板压紧装置,适应各种复合板的压紧需要,稳定性好,压紧效果好。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复合板压紧装置,其结构包括基座、固定顶架、滑轨、电动升降杆、升降座、侧限位机构和压辊机构,其中基座顶面两侧分别相对设有侧限位机构,侧限位机构与基座顶面上的滑轨滑动连接,基座上部设固定顶架,固定顶架底面通过电动升降杆连接升降座顶面,升降座底部设六个平行设置的压辊机构。优选的,所述的压辊机构包括压辊,压辊两端分别固定在轴座上,轴座与固定座内侧的升降轨滑动连接,固定座固定在升降座上,轴座顶部连接油缸轴的底端,油缸轴的顶端连接压力油缸,压力油缸固定在升降座上。优选的,所述的压辊的长度小于两侧侧限位机构之间的距离。优选的,所述的侧限位机构包括侧板,侧板设置在基座顶面上,侧板与滑轨滑动连接,侧板外侧的基座顶面上设连接座,若干个螺杆的一端分别穿过连接座上的通孔与侧板的外侧面连接,螺杆位于连接座外侧的部分通过固定螺母与连接座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的侧板顶面上设“L”形侧压板,“L”形侧压板与侧板接触的一侧面上均匀开有若干个连接孔,“L”形侧压板上设与连接孔相同数量个的压紧座,压紧座底部设螺纹杆,螺纹杆端部穿过连接孔与侧板顶面上的孔连接固定,压紧座侧面上设手柄。优选的,所述的压辊表面设橡胶层。优选的,所述的两侧侧限位机构之间的基座顶面上设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与控制器电连接,控制器分别与压力油缸和电动升降杆电连接,控制器设置在基座上。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侧板可灵活调节宽度来对复合板侧面进行限位压紧,固定螺母配合螺杆可进一步提高侧板对复合板的压紧的稳定性;在复合板厚度较大时,“L”形侧压板可辅助侧板对复合板侧面进行压紧;电动升降杆可根据复合板厚度进行升降,有效使得压辊对复合板进行压实,压力油缸配合轴座带动压辊升降,进一步对复合板进行压实,压辊表面的橡胶层可防止造成复合板损伤。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复合板压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压辊机构的侧视图。图3是“L”形侧压板的俯视图。图中的1是基座、2是固定顶架、3是滑轨、4是电动升降杆、5是升降座、61是压辊、62是轴座、63是固定座、64是油缸轴、65是压力油缸、66是橡胶层、71是侧板、72是连接座、73是螺杆、74是固定螺母、75是“L”形侧压板、76是连接孔、77是压紧座、78是手柄、79是螺纹杆、8是压力传感器。具体实施方式现在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技术有关的构成。如图1所示,一种复合板压紧装置,其结构包括基座1、固定顶架2、滑轨3、电动升降杆4、升降座5、侧限位机构和压辊机构,其中基座1顶面两侧分别相对设有侧限位机构,侧限位机构与基座1顶面上的滑轨滑动连接,基座1上部设固定顶架2,固定顶架2底面通过电动升降杆4连接升降座5顶面,升降座5底部设六个平行设置的压辊机构。如图2所示,压辊机构包括压辊61,压辊61两端分别固定在轴座62上,轴座62与固定座63内侧的升降轨滑动连接,固定座63固定在升降座5上,轴座62顶部连接油缸轴64的底端,油缸轴64的顶端连接压力油缸65,压力油缸65固定在升降座5上,压力油缸控制油缸轴带动轴座在固定座内侧的升降轨内上下滑动,带动压辊的升降。压辊61的长度小于两侧侧限位机构之间的距离,保证压辊可有效对两侧侧限位机构之间的复合板进行压紧。侧限位机构包括侧板71,侧板71设置在基座1顶面上,侧板71与滑轨3滑动连接,侧板71外侧的基座1顶面上设连接座72,若干个螺杆73的一端分别穿过连接座72上的通孔与侧板71的外侧面连接,螺杆73位于连接座72外侧的部分通过固定螺母74与连接座72固定连接,可通过滑动侧板对复合板侧面进行限位压紧,调整完毕侧板位置后旋紧固定螺母使得侧板对复合板的压紧更稳定。如图3所示,侧板71顶面上设“L”形侧压板75,“L”形侧压板75与侧板71接触的一侧面上均匀开有若干个连接孔76,“L”形侧压板75上设与连接孔76相同数量个的压紧座77,压紧座77底部设螺纹杆79,螺纹杆79端部穿过连接孔76与侧板71顶面上的孔连接固定,压紧座77侧面上设手柄78,“L”形侧压板可在复合板厚度较大时辅助侧板对复合板侧面进行压紧,先将“L”形侧压板放置在侧板顶面上,将连接孔对准对应的侧板顶面上的孔,再将压紧座的螺纹杆插入到对应的孔内,旋转手柄使得压紧座压紧“L”形侧压板。压辊61表面设橡胶层66,可防止在压紧时造成复合板损伤。两侧侧限位机构之间的基座1顶面上设压力传感器8,压力传感器8与控制器电连接,控制器分别与压力油缸和电动升降杆电连接,控制器设置在基座1上,压力传感器可根据压紧的压力自动控制压力油缸和电动升降杆的升降。根据以上结构,工作时,将需要压紧的复合板放置在两侧侧板之间,滑动侧板对复合板侧面进行限位压紧,调整完毕侧板位置后旋紧固定螺母使得侧板对复合板的压紧更稳定;在复合板厚度较大时,通过“L”形侧压板辅助侧板对复合板侧面进行压紧,先将“L”形侧压板放置在侧板顶面上,将连接孔对准对应的侧板顶面上的孔,再将压紧座的螺纹杆插入到对应的孔内,旋转手柄使得压紧座压紧“L”形侧压板;然后先根据复合板厚度降下电动升降杆高度,然后通过压力油缸控制油缸轴带动轴座在固定座内侧的升降轨内上下滑动,带动压辊的升降,对复合板进行压紧,压辊表面的橡胶层可防止在压紧时造成复合板损伤,压力传感器的设置可根据压紧的压力自动反馈给控制器,进而灵活控制压力油缸和电动升降杆的升降。以上述依据本技术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技术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技术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复合板压紧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复合板压紧装置,其特征包括基座(1)、固定顶架(2)、滑轨(3)、电动升降杆(4)、升降座(5)、侧限位机构和压辊机构,其中基座(1)顶面两侧分别相对设有侧限位机构,侧限位机构与基座(1)顶面上的滑轨滑动连接,基座(1)上部设固定顶架(2),固定顶架(2)底面通过电动升降杆(4)连接升降座(5)顶面,升降座(5)底部设六个平行设置的压辊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板压紧装置,其特征包括基座(1)、固定顶架(2)、滑轨(3)、电动升降杆(4)、升降座(5)、侧限位机构和压辊机构,其中基座(1)顶面两侧分别相对设有侧限位机构,侧限位机构与基座(1)顶面上的滑轨滑动连接,基座(1)上部设固定顶架(2),固定顶架(2)底面通过电动升降杆(4)连接升降座(5)顶面,升降座(5)底部设六个平行设置的压辊机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板压紧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压辊机构包括压辊(61),压辊(61)两端分别固定在轴座(62)上,轴座(62)与固定座(63)内侧的升降轨滑动连接,固定座(63)固定在升降座(5)上,轴座(62)顶部连接油缸轴(64)的底端,油缸轴(64)的顶端连接压力油缸(65),压力油缸(65)固定在升降座(5)上。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复合板压紧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压辊(61)的长度小于两侧侧限位机构之间的距离。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复合板压紧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侧限位机构包括侧板(71),侧板(71)设置在基座(1)顶面上,侧板(7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建法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建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