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菱鲆弹状病毒毒株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1767972 阅读:2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大菱鲆弹状病毒毒株,其特征在于大菱弹状病毒毒株Scophthalmus  maximus  rahbdovirus,SMRV↓[0207],CCTCC  NO:V202006。(*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产动物疾病病原及分离、体外培养与鉴定技术,特别涉及海洋养殖鱼类病毒的体外增殖、检测诊断技术。更具体涉及一种大菱鮃弹状病毒毒株,还涉及一种大菱鲆弹状病毒毒株的制备方法,同时还涉及一种生物学方法在鉴定海水鱼类弹状病毒和海水鱼弹状病毒在细胞工程疫苗制备中的用途。
技术介绍
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turbour)是一种原产于欧洲的冷水性底栖鲽形目海水鱼类,也是当地著名的海水养殖良种。由于大菱鲆口感爽滑细嫩而鲜美、骨刺少,无腥异味、鳍边和皮下有丰富的胶质,可与甲鱼和海参相比美,是理想的保健和美容食品。大菱鲆性格温顺,无互残现象,且生长迅速,容易接受配合饲料,食物转换效率高达1∶1,易于集约化养殖等特点,受到国际海水养殖业的高度重视,且有比目鱼特有身姿,在水体中可营造多姿多彩,轻蝶漫舞的观赏效果,迅速成为全世界水产养殖业的新贵。我国于90年代初引种,目前在工厂化条件下,5cm的鱼苗养殖一年,体重可达800-1000g。但随养殖规模的扩大,大菱鲆的疾病也日益突出,尤其是病毒引起的病害,已成为大菱鲆养殖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大菱鲆病毒病有些是通过投饵水平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奇亚李正秋桂建芳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