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平叉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676236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11 17: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后平叉结构,包括一体成型的左侧架、右侧架以及连接部,所述左侧架和右侧架的前端均设有滚针轴承,其后端设有后轮轴孔,所述连接部的前端和后端均为U型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压铸生产,一次成型,避免现有技术中安装平叉必须使车架变形,难以保证摩托车的发动机的纵向中心与车架的纵向中心重合的问题,使摩托车的发动机的纵向中心与车架的纵向中心,在装配过程汇中保证重合,从而保证摩托车整车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延长平叉及整车的使用寿命。

Post flat fork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后平叉结构
本技术涉及摩托车配件
,特别是指一种后平叉结构。
技术介绍
平叉是摩托车重要部件,属悬挂装置。平叉包括两腿管,两腿管前端部分别固定连接有轴管,后端设置后轮轴孔,用于安装后轮。平叉轴管套在摩托车平叉轴之上与其配合,为保证能够有一定的相对转角并保证后轮的减震效果,需要平叉轴管与中轴之间转动配合,且具有合理的间隙。现有技术中,平叉的安装有两种结构,一种是平叉直接安装于车架上,采用一体的轴管,并在安装时依靠紧拉作用使车架安装板发生变形将平叉夹在中间以消除较大的轴向间隙;由于车架发生变形时左右不一致,而且由于采用焊接等工艺,会导致公差较大,使发动机与车架中心不一致,影响整车的稳定性和行驶安全性;另一种平叉设置分体式轴管并分列于发动机两侧通过平叉轴进行安装,直接将平叉连带发动机一起装配在车架上,依靠平叉缓冲套内套和外套之间的橡胶变形,使平叉较紧密的安装于车架或发动机;由于缓冲套外套与平叉轴管之间的配合公差难于控制,紧了压装困难,松了会使缓冲套在平叉横管轴线方向窜动,增大了整个后轮系在平叉横管轴线方向的窜动;两种安装结构平叉与发动机或车架之间必须留有间隙,若间隙过小,则难于装配,若间隙过大,则必须使车架或缓冲套增大变形量,这样会使车架平叉安装孔处的应力加大或缓冲套橡胶变形加大而缩短使用寿命,从而影响整车的使用安全性。因此,需要对平叉结构进行改造,能够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安装平叉必须使车架变形难以保证摩托车的发动机的纵向中心与车架的纵向中心重合的问题,使摩托车的发动机的纵向中心与车架的纵向中心在装配过程汇中保证重合,从而保证摩托车整车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延长平叉安装总成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出一种后平叉结构,通过压铸生产,一次成型,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安装平叉必须使车架变形,难以保证摩托车的发动机的纵向中心与车架的纵向中心重合的问题,使摩托车的发动机的纵向中心与车架的纵向中心,在装配过程汇中保证重合,从而保证摩托车整车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延长平叉及整车的使用寿命。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后平叉结构,包括一体成型的左侧架、右侧架以及连接部,所述左侧架和右侧架的前端均设有滚针轴承,其后端设有后轮轴孔,所述连接部的前端和后端均为U型结构。进一步的,所述连接部的顶部设有两个带孔的安装支座,所述安装支座设在所述连接部的后端中心处。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支座之间的间隔为35mm。进一步的,所述左侧架、右侧架以及连接部均采用铝合金制成。进一步的,所述左侧架和右侧架的侧面均为椭圆形。进一步的,两个滚针轴承的内侧距离为148mm,其外侧距离为246mm。进一步的,所述左侧架、右侧架以及连接部表面设有若干安装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压铸生产,一次成型,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安装平叉必须使车架变形,难以保证摩托车的发动机的纵向中心与车架的纵向中心重合的问题,使摩托车的发动机的纵向中心与车架的纵向中心,在装配过程汇中保证重合,从而保证摩托车整车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延长平叉及整车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后平叉结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后平叉结构一个实施例的仰视图;图3为本技术后平叉结构一个实施例的右视图;图4为本技术后平叉结构一个实施例的立体图。图中,1-左侧架;2-右侧架;3-连接部;4-滚针轴承;5-后轮轴孔;6-安装支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图4所示,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后平叉结构,包括一体成型的左侧架1、右侧架2以及连接部3,左侧架1和右侧架2的前端均设有滚针轴承4,其后端设有后轮轴孔5,连接部3的前端和后端均为U型结构。具体的,滚针轴承4的摩擦系数较低,具有较小的公称直径,与摩托车车架安装在一起,更加稳固,保证了摩托车整车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延长平叉结构及摩托车的使用寿命。连接部3的顶部设有两个带孔的安装支座6,安装支座6设在连接部3的后端中心处。安装支座6之间的间隔为35mm。左侧架1、右侧架2以及连接部3均采用铝合金制成。左侧架1和右侧架2的侧面均为椭圆形。两个滚针轴承4的内侧距离为148mm,其外侧距离为246mm。左侧架1、右侧架2以及连接部3表面设有若干安装孔。本技术通过压铸生产,一次成型,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安装平叉必须使车架变形,难以保证摩托车的发动机的纵向中心与车架的纵向中心重合的问题,使摩托车的发动机的纵向中心与车架的纵向中心,在装配过程汇中保证重合,从而保证摩托车整车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延长平叉及整车的使用寿命。图1-图4中,数值单位为mm。上述技术方案公开了本技术的改进点,未详细公开的
技术实现思路
,可由本领域技术人员通过现有技术实现。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后平叉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后平叉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体成型的左侧架、右侧架以及连接部,所述左侧架和右侧架的前端均设有滚针轴承,其后端设有后轮轴孔,所述连接部的前端和后端均为U型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后平叉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体成型的左侧架、右侧架以及连接部,所述左侧架和右侧架的前端均设有滚针轴承,其后端设有后轮轴孔,所述连接部的前端和后端均为U型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平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的顶部设有两个带孔的安装支座,所述安装支座设在所述连接部的后端中心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后平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支座之间的间隔为35mm。4.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发祥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豪军摩托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