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布置结构及电动汽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675649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11 16: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动汽车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池布置机构及电动汽车。该电池布置结构包括:第一电池模组、第二电池模组和第一控制器;第一电池模组设置在电动汽车的前机舱,第二电池模组设置在电动汽车的后备箱内部;第一控制器依次与第一电池模组、第二电池模组电连接。该电池布置结构解决了现有电池布置空间不足和安装困难的技术问题。

Battery layout and electric vehicl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an electric vehicle, in particular to a battery arrangement mechanism and an electric vehicle. Including the battery arrangement structure: the first battery module, second battery module and a first controller; the first electric vehicle battery module is arranged in the front cabin, second battery module is arranged in the electric car trunk inside; the first controller sequentially with the first battery module, the second module is electrically connected with the battery. The battery layout structure solves the technical problems of insufficient space and difficulty in installation of the batter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池布置结构及电动汽车
本技术涉及电动汽车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电池布置机构及电动汽车。
技术介绍
随着资源和环境问题在全球范围内备受关注,与传统的燃油、燃气汽车相比,纯电动汽车因其环保节能的特点成为今后全球汽车工业的发展方向之一。其中,电动汽车的电池是整车结构中的重要核心部件,它不但在起动时为电机提供起动动力,而且还为电动汽车内部的电器结构提供电源动力。因此,电池的设计及布局是影响电动汽车综合性能的一个不可忽略的关键性因素。目前,电动车的电池主要包括铅酸电池和锂电池,其中,铅酸电池使用更加安全,成本较低,但是,铅酸电池的能量密度比锂电池低,使铅酸电池的容积更大,质量较重。现有使用铅酸电池的电动汽车,由于受到传统汽油汽车的平台的限制,纯电动汽车存在动力电池布置空间不足和安装困难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布置结构,以解决现有电池布置空间不足和安装困难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电池布置结构,包括:第一电池模组、第二电池模组和第一控制器;所述第一电池模组设置在电动汽车的前机舱,第二电池模组设置在电动汽车的后备箱内部;所述第一控制器依次与所述第一电池模组、第二电池模组电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电池模组包括四组依次串联的电池包,所述第二电池模组包括五组依次串联的电池包。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电池模组通过电缆与第一电池模组电连接;所述电缆设置在电动汽车的底板下方。进一步的,所述电缆与第二电池模组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电池模组设置有电缆接口,所述电缆的一端设置有电缆插头,所述电缆插头插入所述电缆接口实现通路。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电池模组通过第一电池托盘设置在前机舱的内腔的后端;第二电池模组通过第二电池托盘设置在所述后备箱内部。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电池托盘包括边框架、三个限位板、多个电池滚轴和套接在电池滚轴的滚轴套;三个所述限位板分别设置在所述边框架的后端和两侧,多个所述电池滚轴沿所述边框架的宽度方向设置,使所述第二电池模组能够沿所述电池滚轴滚动到放置的位置。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电池托盘还包括锁紧组件;所述锁紧组件包括限位条和固定件,所述限位条为柔性材料,所述限位条的一端与所述边框架一侧的所述限位板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条的另一端通过所述固定件与所述边框架另一侧的所述限位板连接。进一步的,电池布置结构还包括用于保护所述第二电池模组的防护框架,所述防护框架可拆卸连接在所述第二电池托盘上。进一步的,电池布置结构还包括第三电池模组和第二控制器;所述第三电池模组和第二控制器均设置在所述前机舱内;所述第二控制器与所述第三电池模组电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电池布置结构具有的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的电池布置结构,通过设置第一电池模组和第二电池模组,并且第一电池模组和第二电池模组电连接,使两者成为一体结构,能够为电动汽车提供足够的动能,促使电动汽车正常且长时间行驶,提高了电动汽车的行驶行程;通过第一控制器依次与第一电池模组和第二电池模组电连接,使第一控制器能够控制为电动汽车提供的电能量;通过在前机舱设置第一电池模组,后备箱的内部设置第二电池模组,充足的利用电动汽车空间,使电池模组合理的设置在电动汽车空间中。同时,由于第一电池模组设置在前机舱,第二电池模组设置在后备箱中,使安装或者拆卸时更加的方便容易,从而简短了电动汽车的开发周期。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汽车,以缓解现有电池布置空间不足和安装困难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电动汽车,包括:车体和所述的电池布置结构,所述后备箱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连接体,所述电池布置结构的第二电池模组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连接体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电动汽车具有的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的电动汽车,通过在车体的后备箱设置两个连接体,第二电池模组分别与两个连接体连接,实现了第二电池模组与后备箱的连接,并且也使第二电池模组的底面与后备箱底面的分离,有助于第二电池模组的散热快,使第二电池模组使用更加的方便、安全。其中,电池布置结构的机构以及有益效果,上述已经进行了详细的阐述,这里不再进行赘述。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池布置结构的示意图,其中箭头的指向为从车头到车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池布置结构的后备箱的正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池布置结构的后备箱的俯视图;图4为图3的A处局部放大图。图标:100-前机舱;200-后备箱;300-车体;110-第一电池模组;120-第一控制器;210-第二电池模组;220-第二电池托盘;221-边框架;222-限位板;223-电池滚轴;224-滚轴套;225-限位条;226-导流板;310-连接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实施例一图1为实施例提供的电池布置结构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电池布置结构,包括:第一电池模组110、第二电池模组210和第一控制器120;第一电池模组110设置在电动汽车的前机舱100,第二电池模组210设置在电动汽车的后备箱200内部;第一控制器120依次与第一电池模组110、第二电池模组210电连接。通过第一电池模组110设置在前机舱100,第二电池模组210设置在后备箱200中,使电池模组合理的设置在电动汽车空间中,并且安装或者拆卸时更加的方便容易。其中,第一电池模组110包括串联多个电池包,第二电池模组210包括串联多个电池包,考虑到电动汽车的空间分布以及电动汽车所需要的电量需求,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电池模组110包括四组依次串联的电池包,第二电池模组210包括五组依次串联的电池包。通过第一电池模组110串联的电池包和第二电池模组210串联的电池包为电动汽车提供充足的电量,使电动汽车能够长时间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电池布置结构及电动汽车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池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电池模组、第二电池模组和第一控制器;所述第一电池模组设置在电动汽车的前机舱,第二电池模组设置在电动汽车的后备箱内部;所述第一控制器依次与所述第一电池模组、第二电池模组电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电池模组、第二电池模组和第一控制器;所述第一电池模组设置在电动汽车的前机舱,第二电池模组设置在电动汽车的后备箱内部;所述第一控制器依次与所述第一电池模组、第二电池模组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池模组包括四组依次串联的电池包,所述第二电池模组包括五组依次串联的电池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池模组通过电缆与第一电池模组电连接;所述电缆设置在电动汽车的底板下方。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与第二电池模组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电池模组设置有电缆接口,所述电缆的一端设置有电缆插头,所述电缆插头插入所述电缆接口实现通路。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池模组通过第一电池托盘设置在前机舱的内腔的后端;第二电池模组通过第二电池托盘设置在所述后备箱内部。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池托盘包括边框架、三个限位板、多个电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文涛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清行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