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具冷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674777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11 15: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冷却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模具冷却装置,它主要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模具在冷却中需要大量的水资源流动,起到对模具的热传导,造成水资源浪费的问题,包括降温装置,所述降温装置包括上冷却板以及设置在上冷却板下侧的下冷却板,所述上冷却板与下冷却板间隔设置用于放置模具,所述上冷却板的中部设置有第一流通道,所述上冷却板的侧面设置有与第一流通道连通的进水口,所述上冷却板的下表面的中心设置有一喷水孔,所述喷水孔与第一流通道连通,所述上冷却板的下表面上设置有至少三条凹槽,各所述凹槽分别从喷水孔处向四周延伸且环形阵列分布。

A mold cooling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cooling device, particularly relates to a cooling device, which mainly solves the mold in the prior art needs to be a lot of water flow in cooling, heat conduction to the mold, causing the waste of water resources problems, including the cooling device, the cooling device comprises a cooling plate and is arranged in the under the cooling plate on the lower side of the cooling plate, the upper mold is provided for placing the cooling plate and the cooling plate spacing, the central cooling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channel, the upper side of the cooling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 water inlet communicated with the first flow channel, the cooling plate on the lower surface of the center provided with a spray hole, the spray hole and the first flow passage is communicated, the cooling plate is arranged on the lower surface of at least three grooves, the grooves are respectively from the water hole to four weeks Extension and circular array distribu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具冷却装置
本技术涉及冷却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模具冷却装置。
技术介绍
模具是生产各种工业产品的重要工艺装备,随着塑胶模具设计工业的迅速发展以及塑胶制品在航空、航太、电子、机械、传播和汽车等工业部门的推广应用,对模具的要求越来越高。目前的模具在加工过程中会产生较大的热量,在进行下一次工作之前需要长久的冷却时间,所以人们做出了模具冷却装置来冷却模具。中国专利号:201520234452.6公开了一种模具冷却装置,包括冷却台,所述冷却台上开设有若干冷却槽和若干矩形的置物槽,所述的若干置物槽呈方形排列,任意两相邻置物槽之间留有冷却间隙,所述冷却槽包括主槽道和支槽道,所述主槽道首端和末端相对形成矩形冷却空间,所述的若干冷却槽开设于冷却空间内,所述支槽道开设于冷却间隙内且均一端与主槽道导通连接,任意一置物槽至多有两面与主槽道贴合,且至少有两面与支槽道贴合,所述主槽道的首端开设有用于注入冷却介质的入口,末端开设有用于释放冷却介质的出口。该模具冷却装置通过设置若干个置物槽方便放置需要冷却的模具,置物槽之间设置冷却间隙方便设置支槽道,且能够效率最大化的利用支槽道;矩形冷却空间的设置能够方便主槽道在模板的外围效率最大化的冷却,且能够效率更高的将主槽道内的冷却介质输送到各个支槽道,以便快速冷却模板;置物槽的四个面都会有与主槽道贴合,能够更加有效和全面的对冷却槽内的模具的四面进行降温。中国专利号:201510794483.1公开了一种模具冷却装置,包括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上凸设有一转轴,所述转轴上固定有摆杆,所述摆杆垂直于所述转轴,所述摆杆的侧面设有喷头;所述喷头通过管道与水源相连;所述固定架上设有控制单元和可驱动所述转轴转动的电动机,所述电动机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该模具冷却装置通过设置的机构的移动来实现喷头位置的改变,加上喷头的旋转,从喷头射出的水柱可以从不同位置和不同角度到达模具,实现模具的均匀无死角冷却。上述两个模具冷却装置通过不同的方式均可实现对模具的冷却作用,但是,模具在冷却中需要大量的水资源流动,起到对模具的热传导,造成水资源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针对上述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模具冷却装置,它主要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模具在冷却中需要大量的水资源流动,起到对模具的热传导,造成水资源浪费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模具冷却装置,包括降温装置,所述降温装置包括上冷却板以及设置在上冷却板下侧的下冷却板,所述上冷却板与下冷却板间隔设置用于放置模具,所述上冷却板的中部设置有第一流通道,所述上冷却板的侧面设置有与第一流通道连通的进水口,所述上冷却板的下表面的中心设置有一喷水孔,所述喷水孔与第一流通道连通,所述上冷却板的下表面上设置有至少三条凹槽,各所述凹槽分别从喷水孔处向四周延伸且环形阵列分布。进一步的,所述上冷却板上位于第一流通道处设置有一增压室,所述上冷却板上与增压室连通设置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与气泵连接,所述第一流通道上位于增压室与进水口之间设置有单向阀。进一步的,所述凹槽的宽度尺寸从喷水孔处向外逐渐变大。进一步的,所述喷水孔的下周沿与凹槽连通处设置有V型缺口。进一步的,所述下冷却板的中部设置有第二流通道,所述下冷却板的侧面设置有与第二流通道连通的出水口,所述下冷却板的上表面设置有至少一条排水槽,所述排水槽的底部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与第二流通道连通。通过采用前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模具冷却装置通过模具放置于上冷却板与下冷却板之间,上冷却板喷射冷却水对模具进行冷却,冷却水与模具接触,一部分蒸发带走热量,并且通过上冷却板与下冷却板之间挥发掉,另一部分浇淋到模具上再通过下冷却板回收再利用,节约水资源,冷却水通过进水口流入到第一流通道,再通过喷水口喷淋到模具上,上冷却板上设置的凹槽且各凹槽分别从喷水孔处向四周延伸且环形阵列分布,使得冷却水从喷水口喷出后通过凹槽向四周引流,从而均匀的喷淋到模具上,实用较小的冷却水均匀喷淋在模具上,实现较大的散热效果,节约水资源;进一步的,气泵对增压室进行加压,使得流入增压室的冷却水在压力作用下雾化形成细小的水颗粒,喷淋在模具上,模具上的热量容易使细小水颗粒蒸发,带走热量,散热效果好;进一步的,凹槽的宽度尺寸从喷水孔处向外逐渐变大,使得冷却水的引流效果好,并且向外辐射后凹槽的横截面积与上冷却板的表面积占比不变,使得冷却水的喷淋均匀;进一步的,喷水孔的下周沿与凹槽连通处设置有V型缺口,加大冷却水的引流;进一步的,喷淋到模具上的冷却水流动下冷却板上,通过冷却板上表面的排水槽收集后,再通过通孔流到第二流通道内进行收集再利用,节约水资源。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上冷却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A-A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中下冷却板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中B-B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为:参考图1至图5,一种模具冷却装置,包括降温装置1,所述降温装置1包括上冷却板11以及设置在上冷却板11下侧的下冷却板12,所述上冷却板11与下冷却板12间隔设置用于放置模具,所述上冷却板11的中部设置有流通道2,所述上冷却板11的侧面设置有与流通道2连通的进水口3,所述上冷却板11的下表面的中心设置有一喷水孔4,所述喷水孔4与流通道2连通,所述上冷却板11上位于流通道2处设置有一增压室5,所述上冷却板11上与增压室5连通设置有进气管6,所述进气管6与气泵7连接,所述流通道2上位于增压室5与进水口3之间设置有单向阀8,所述上冷却板11的下表面上设置有十六条凹槽9,各所述凹槽9分别从喷水孔4处向四周延伸且环形阵列分布,所述凹槽9的宽度尺寸从喷水孔4处向外逐渐变大,所述喷水孔4的下周沿与凹槽9连通处设置有V型缺口10,所述下冷却板12的中部设置有流通道13,所述下冷却板12的侧面设置有与流通道13连通的出水口14,所述下冷却板12的上表面设置有排水槽15,所述排水槽15的底部设置有通孔16,所述通孔16与流通道13连通。本技术的工作方式是:本模具冷却装置通过模具放置于上冷却板11与下冷却板12之间,上冷却板11喷射冷却水对模具进行冷却,冷却水与模具接触,一部分蒸发带走热量,并且通过上冷却板11与下冷却板12之间挥发掉,另一部分浇淋到模具上再通过下冷却板12回收再利用,节约水资源,冷却水通过进水口3流入到流通道2,再通过喷水孔4喷淋到模具上,上冷却板11上设置的凹槽9且各凹槽9分别从喷水孔4处向四周延伸且环形阵列分布,使得冷却水从喷水口4喷出后通过凹槽9向四周引流,从而均匀的喷淋到模具上,实用较小的冷却水均匀喷淋在模具上,实现较大的散热效果,节约水资源;气泵7对增压室5进行加压,使得流入增压室5的冷却水在压力作用下雾化形成细小的水颗粒,喷淋在模具上,模具上的热量容易使细小水颗粒蒸发,带走热量,散热效果好;凹槽9的宽度尺寸从喷水孔处向外逐渐变大,使得冷却水的引流效果好,并且向外辐射后凹槽9的横截面积与上冷却板11的表面积占比不变,使得冷却水的喷淋均匀;喷水孔4的下周沿与凹槽9连通处设置有V型缺口10,加大冷却水的引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模具冷却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模具冷却装置,包括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降温装置包括上冷却板以及设置在上冷却板下侧的下冷却板,所述上冷却板与下冷却板间隔设置用于放置模具,所述上冷却板的中部设置有第一流通道,所述上冷却板的侧面设置有与第一流通道连通的进水口,所述上冷却板的下表面的中心设置有一喷水孔,所述喷水孔与第一流通道连通,所述上冷却板的下表面上设置有至少三条凹槽,各所述凹槽分别从喷水孔处向四周延伸且环形阵列分布。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具冷却装置,包括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降温装置包括上冷却板以及设置在上冷却板下侧的下冷却板,所述上冷却板与下冷却板间隔设置用于放置模具,所述上冷却板的中部设置有第一流通道,所述上冷却板的侧面设置有与第一流通道连通的进水口,所述上冷却板的下表面的中心设置有一喷水孔,所述喷水孔与第一流通道连通,所述上冷却板的下表面上设置有至少三条凹槽,各所述凹槽分别从喷水孔处向四周延伸且环形阵列分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冷却板上位于第一流通道处设置有一增压室,所述上冷却板上与增压室连通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鹏涛张晓东
申请(专利权)人:晋江邦达塑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