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具冷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640327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07 22: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模具冷却装置,包括冷却箱,所述冷却箱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水箱,所述冷却箱左侧的底部贯穿设置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的右端延伸至水箱顶部的左侧,所述冷却箱内腔的正表面和背表面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内部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滚轮,所述滚轮的顶部延伸至支撑板的顶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水箱、回形冷却板、支撑杆、过滤网、水泵、导水管、固定管、连接管、喷头和隔板的设置,可以将冷却模具后的冷却水重新回收到水箱的内部,然后再次对模具进行冷却,提高了冷却水的利用率,减少了水资源的浪费,大大降低了模具冷却的成本,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A mold cooling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mould cooling device comprises a cooling box, a water tank connected with the cooling tank on the bottom of the inner cavity of the cooling box on the left side of the bottom is arranged with a water inlet pipe, the water inlet pipe extends to the right end of the left side of the top of the water tank, the cooling cavity of the front surface and the back box the surface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a supporting plate, the supporting plate is connected with a roller shaft through the internal activities of the top roller extends to the top of the support plate. The utility model through the water tank, loop cooling plate, a supporting rod, filters, pumps, aqueduct, fixed pipe, connecting pipe, nozzle and baffle can be set, cooling water cooling mold again after the recovery to the inside of the tank, and then again on the mold for cooling, improve the utilization rate of cooling water, reduce the waste of water resources, greatly reducing the mold cooling costs, bring huge economic benefits for the enterpri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具冷却装置
本技术涉及模具
,具体为一种模具冷却装置。
技术介绍
模具是在外力作用下使坯料成为有特定形状和尺寸的制件的工具,广泛用于冲裁、模锻、冷镦、挤压、粉末冶金件压制、压力铸造,以及工程塑料、橡胶、陶瓷等制品的压塑或注塑的成形加工中,模具具有特定的轮廓或内腔形状,应用具有刃口的轮廓形状可以使坯料按轮廓线形状发生分离(冲裁),应用内腔形状可使坯料获得相应的立体形状,模具一般包括动模和定模(或凸模和凹模)两个部分,二者可分可,分开时取出制件,合拢时使坯料注入模具型腔成形,大多模具在工作后都会有大量的热量,需要将模具冷却才可继续使用,模具在冷却时需要用到大量的冷却水,然而传统的模具冷却装置未能将冷却水回收利用,浪费了大量的水资源,提高了模具冷却的成本,给企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模具冷却装置,具备冷却水循环利用的优点,解决了模具在冷却时需要用到大量的冷却水,然而传统的模具冷却装置未能将冷却水回收利用,浪费了大量的水资源,提高了模具冷却的成本,给企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模具冷却装置,包括冷却箱,所述冷却箱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水箱,所述冷却箱左侧的底部贯穿设置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的右端延伸至水箱顶部的左侧,所述冷却箱内腔的正表面和背表面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内部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滚轮,所述滚轮的顶部延伸至支撑板的顶部,所述冷却箱的内腔且位于支撑板的顶部设置有回形冷却板,所述回形冷却板底部的前端和背端均开设有滑槽,两个滚轮的顶部均延伸至滑槽内腔的顶部,所述回形冷却板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数量不少于三个,所述回形冷却板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过滤网,所述冷却箱右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水泵,所述水泵的进水口延伸至水箱的内腔,所述水泵的出水口连通有导水管,所述导水管远离水泵的一端延伸至冷却箱内腔的顶部且连通有固定管,所述固定管的底部连通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与固定管活动连接,所述连接管的底部连通有喷头,所述固定管表面的底部活动连接有隔板,所述隔板的两侧分别与冷却箱内腔的两侧活动连接,所述冷却箱的左侧开设有敞口,所述敞口位于回形冷却板的左侧。优选的,所述回形冷却板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把手位于敞口的内腔,所述把手的表面设置有防滑纹。优选的,所述喷头的底部连通有喷嘴,所述喷嘴的数量不少于九个。优选的,所述连接管表面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防水垫,所述防水垫的顶部与固定管的底部活动连接。优选的,所述连接管表面的顶部设置有外螺纹,所述固定管靠近连接管一端的内部设置有与外螺纹相适配的内螺纹。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通过水箱、回形冷却板、支撑杆、过滤网、水泵、导水管、固定管、连接管、喷头和隔板的设置,可以将冷却模具后的冷却水重新回收到水箱的内部,然后再次对模具进行冷却,提高了冷却水的利用率,减少了水资源的浪费,大大降低了模具冷却的成本,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2、本技术通过滚轮和滑槽的设置能够方便回形冷却板进入冷却箱内腔的效率,提高了设备对模具的冷却效率,进而间接的提高了模件的生产效率,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通过把手的设置能够增加回形冷却板的移动效率,而且避免了回形冷却板从使用者手部掉落造成模具损坏问题的出现,通过防水垫的设置能够避免冷却液从固定管和连接管的连接处泄露问题的出现,保证了冷却液对模具冷却的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回形冷却板结构仰视图。图中:1冷却箱、2水箱、3进水管、4支撑板、5滚轮、6回形冷却板、7滑槽、8支撑杆、9过滤网、10水泵、11导水管、12固定管、13连接管、14喷头、15隔板、16敞口、17把手、18喷嘴、19防水垫。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一种模具冷却装置,包括冷却箱1,冷却箱1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水箱2,冷却箱1左侧的底部贯穿设置有进水管3,进水管3的右端延伸至水箱2顶部的左侧,冷却箱1内腔的正表面和背表面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板4,支撑板4的内部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滚轮5,滚轮5的顶部延伸至支撑板4的顶部,冷却箱1的内腔且位于支撑板4的顶部设置有回形冷却板6,回形冷却板6底部的前端和背端均开设有滑槽7,通过滚轮5和滑槽7的设置能够方便回形冷却板6进入冷却箱1内腔的效率,提高了设备对模具的冷却效率,进而间接的提高了模件的生产效率,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两个滚轮5的顶部均延伸至滑槽7内腔的顶部,回形冷却板6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杆8,支撑杆8的数量不少于三个,回形冷却板6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过滤网9,冷却箱1右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水泵10,水泵10的进水口延伸至水箱2的内腔,水泵10的出水口连通有导水管11,导水管11远离水泵10的一端延伸至冷却箱1内腔的顶部且连通有固定管12,固定管12的底部连通有连接管13,连接管13表面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防水垫19,防水垫19的顶部与固定管12的底部活动连接,通过防水垫19的设置能够避免冷却液从固定管12和连接管13的连接处泄露问题的出现,保证了冷却液对模具冷却的效率,连接管13表面的顶部设置有外螺纹,固定管12靠近连接管13一端的内部设置有与外螺纹相适配的内螺纹,连接管13与固定管12活动连接,连接管13的底部连通有喷头14,喷头14的底部连通有喷嘴18,喷嘴18的数量不少于九个,固定管12表面的底部活动连接有隔板15,隔板15的两侧分别与冷却箱1内腔的两侧活动连接,冷却箱1的左侧开设有敞口16,回形冷却板6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把手17,把手17位于敞口16的内腔,把手17的表面设置有防滑纹,通过把手17的设置能够增加回形冷却板6的移动效率,而且避免了回形冷却板6从使用者手部掉落造成模具损坏问题的出现,敞口16位于回形冷却板6的左侧,通过水箱2、回形冷却板6、支撑杆8、过滤网9、水泵10、导水管11、固定管12、连接管13、喷头14和隔板15的设置,可以将冷却模具后的冷却水重新回收到水箱2的内部,然后再次对模具进行冷却,提高了冷却水的利用率,减少了水资源的浪费,大大降低了模具冷却的成本,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使用时,首先将模具放置在支撑杆8的顶部,然后将回形冷却板6移动到冷却箱1的内腔,然后启动水泵10,将水箱2内部的冷却液通过水泵10抽出,冷却液依次通过导水管11、固定管12和连接管13并引入到喷头14的内腔,然后通过喷头14将冷却液喷洒在支撑杆8顶部的模具上对模具进行冷却,冷却完成后关闭水泵10,然后将回形冷却板6取出,将模具擦干即可。综上所述:该模具冷却装置,通过水箱2、回形冷却板6、支撑杆8、过滤网9、水泵10、导水管11、固定管12、连接管13、喷头14和隔板15的设置,解决了模具在冷却时需要用到大量的冷却水,然而传统的模具冷却装置未能将冷却水回收利用,浪费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模具冷却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模具冷却装置,包括冷却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箱(1)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水箱(2),所述冷却箱(1)左侧的底部贯穿设置有进水管(3),所述进水管(3)的右端延伸至水箱(2)顶部的左侧,所述冷却箱(1)内腔的正表面和背表面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板(4),所述支撑板(4)的内部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滚轮(5),所述滚轮(5)的顶部延伸至支撑板(4)的顶部,所述冷却箱(1)的内腔且位于支撑板(4)的顶部设置有回形冷却板(6),所述回形冷却板(6)底部的前端和背端均开设有滑槽(7),两个滚轮(5)的顶部均延伸至滑槽(7)内腔的顶部,所述回形冷却板(6)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杆(8),所述支撑杆(8)的数量不少于三个,所述回形冷却板(6)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过滤网(9),所述冷却箱(1)右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水泵(10),所述水泵(10)的进水口延伸至水箱(2)的内腔,所述水泵(10)的出水口连通有导水管(11),所述导水管(11)远离水泵(10)的一端延伸至冷却箱(1)内腔的顶部且连通有固定管(12),所述固定管(12)的底部连通有连接管(13),所述连接管(13)与固定管(12)活动连接,所述连接管(13)的底部连通有喷头(14),所述固定管(12)表面的底部活动连接有隔板(15),所述隔板(15)的两侧分别与冷却箱(1)内腔的两侧活动连接,所述冷却箱(1)的左侧开设有敞口(16),所述敞口(16)位于回形冷却板(6)的左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具冷却装置,包括冷却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箱(1)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水箱(2),所述冷却箱(1)左侧的底部贯穿设置有进水管(3),所述进水管(3)的右端延伸至水箱(2)顶部的左侧,所述冷却箱(1)内腔的正表面和背表面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板(4),所述支撑板(4)的内部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滚轮(5),所述滚轮(5)的顶部延伸至支撑板(4)的顶部,所述冷却箱(1)的内腔且位于支撑板(4)的顶部设置有回形冷却板(6),所述回形冷却板(6)底部的前端和背端均开设有滑槽(7),两个滚轮(5)的顶部均延伸至滑槽(7)内腔的顶部,所述回形冷却板(6)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杆(8),所述支撑杆(8)的数量不少于三个,所述回形冷却板(6)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过滤网(9),所述冷却箱(1)右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水泵(10),所述水泵(10)的进水口延伸至水箱(2)的内腔,所述水泵(10)的出水口连通有导水管(11),所述导水管(11)远离水泵(10)的一端延伸至冷却箱(1)内腔的顶部且连通有固定管(12),所述固定管(12)的底部连通有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普军
申请(专利权)人:台州市汇源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