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孙善林专利>正文

微生物发酵生产r-亚麻酸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67431 阅读:3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将筛选的菌种进行种子扩大培养;用扩大培养的菌在发酵培养基发酵后,连续流加糖液进行充分发酵,连续流加化发酵后收取得到含有r-亚麻酸的菌体并进行脱水、干燥。连续流加的糖液最好为含有30-40%糖的糖液,连续流加40-50小时或在40-50小时内分次间隔加入糖液,并连续发酵120-180小时。用小克银汉霉诱变菌株并实施连续流加发酵法,提高了生产率,增加菌体收率26.36%、脂肪7.63%、r-亚麻酸22.24%,减少了杂菌污染率,缩短发酵周期,降低了生产成本,宜于规模性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微生物
,具体涉及了一种微生物发酵r-亚麻酸的技术。
技术介绍
r-亚麻酸是人体必需脂肪酸(维生素F),又是治疗高血脂、动脉硬化、心、脑血管病及糖尿病的药物,大多是从植物(月笕草种子)中提取。由于原料来源的限制和提取中化学物质残留,近年来微生物发酵r-亚麻酸是世界各国研究的热点。微生物发酵r-亚麻酸产品,r-亚麻酸收率高,无毒副作用,富含多种氨基酸、维生素等丰富营养物质,还含有大量的SOD(超氧化物歧化酶)等抗菌衰老因子,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医药、保健功能性食品和化妆品。微生物发酵是以糖作为主要转化r-亚麻酸的基质,而糖量的高低直接影响了r-亚麻酸的转化率。微生物发酵中一次性投入高浓度的糖量,产生的高渗透压,影响了微生物的生长,同时也影响了r-亚麻酸高转化率。目前微生物工业化生产存在着微生物适应期长,微生物生长慢,生物量低,r-亚麻酸收率低,发酵周期长问题,生产成本高等缺陷。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解决上述的问题和不足之处,设计一种便于产业化的发酵方法。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微生物在连续流加发酵r-亚麻酸的方法,该方法是,菌种为小克银汉霉Cunninghamella echinulata(Thaxter),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菌种AS3.154为原始菌种,保藏号为CGMCCNO.0232,包括下列步骤 (1)将筛选的菌种进行种子扩大培养(2)用扩大培养的菌在发酵培养基发酵,其特征在于发酵后,连续流加糖液进行充分发酵,连续流加化发酵后收取得到含有r-亚麻酸的菌体并进行脱水、干燥。连续流加的糖液最好为含有30-40%糖的糖液,连续流加40-50小时或在40-50小时内分次间隔加入糖液,并连续发酵120-180小时后,收取菌体。这样,微生物在适宜的糖浓度下,随着糖的利用和消耗,不断连续流加一定的糖量物料使微生物在最佳的适宜的条件下发酵而获得较高的生物量和r-亚麻酸的产量。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选实施方式是1、种子扩大培养50-100L种子罐中装60-70%种子培养基,灭菌后接入菌种(5-10%),在25-30℃,通气量1∶0.2-1∶1(V、V、M),搅拌转速100-250rpm,罐压0.03-0.06MP,发酵40-60小时,为一级种子。再在500L罐中装入60-70%种子培养基,灭菌后,接入一级种子(5-10%),在通气量1∶0.2-1∶1(V、V、M),搅拌转速100-250rp,;罐压0.03-0.06MP,温度25-30℃,发酵40-60小时,为二级扩大种子。在5000L罐中装入60-70%种子培养基,灭菌后,接入二级种子,接种量为5-10%,通气量1∶0.2-1∶1(V、V、M),搅拌转速100-250rpm,罐压0.03-0.06MP;温度25-30℃,发酵40-60小时。种子培养基2-4%蔗糖,0.1-0.5%酵母膏,0.1-0.5%蛋白胨,0.2-0.5%尿素,0.1-0.5%磷酸二氢钾,0.05-0.1%碳酸钙,0.1-0.2%硫酸镁,0.00002-0.00004VB1,0.0002-0.0005%硫酸锌,PH5.5-6.0。2、连续流加化r-亚麻酸的发酵过程r-亚麻酸连续流加发酵,在30000-50000L发酵罐中装入50-60%基础发酵培养基,灭菌后,接种三级种子5-10%,通气量1∶0.2-1∶1(V、V、M),搅拌转速100-200rpm,罐压0.03-0.06MP;温度25-30℃。在上述发酵40-50小时后,连续加入一定量的糖液,流加40-50小时,发酵120-190小时,发酵终止后,收取菌体,脱水、烘干、粉碎,得干燥菌体,为制剂产品。连续流加发酵中,发酵培养基2-4%蔗糖,0.2-0.4%尿素,0.2-0.6%酵母膏,0.2-0.6%蛋白胨,0.2-0.5%磷酸二氢钾,0.1-0.15%碳酸钙,0.02-0.05%硫酸镁,0.00001-0.00003%VB1,0.0001-0.0005%硫酸铜,0.0002-0.0005%硫酸锌,0.0001-0.0005%硫酸锰,0.0001-0.0005%硫酸亚铁,PH5.5-6.0。本专利技术所提供菌体为小克银汉霉Cunninghamella echinulata(Thaxter),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保藏号为CGMCCNO.0232,是以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菌保库菌种AS3.154为原始菌种,优选经诱变筛选获得的新变异菌株,编号M10。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特点1、现在技术用于发酵r-亚麻酸的主要是被孢酶属的菌种,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是小克银汉霉菌及其诱变菌种。该菌由北京微生物所菌种中心引进,经诱变所得。本菌株分类名Cunninghamella echinulata As 3.2006,在本专利技术的发酵条件下,能获得较高的干菌体,最高可达4.25%,总脂肪酸可达41.85%,r-亚麻酸收率占总脂的21.98%以上。2、本专利技术的发酵技术省掉了菌种适应和调整期,因此缩短了发酵周期,减少了能源和人力消耗,减低了生产成本。3、本专利技术的发酵技术避免了在发酵大量有机酸的形成,防止酸度过低,影响发酵和r-亚麻酸的形成。4、本专利技术的技术、发酵浓度极适应发酵菌种子的生长,较强的抑制了杂菌污染,减少倒罐率,减少了成本损耗。本专利技术技术与现有发酵技术提高了生物量及r-亚麻酸的收率,发酵周期短,降低能源消耗,降低成本,提高了生产率。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一、菌种为小克银汉霉Cunninghamella echinulata(Thaxter),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菌种AS3.154为原始菌种,保藏号为CGMCCNO.0232。在500L发酵罐中投入发酵培养基50%,灭菌后,接入一级扩大种子液15L,通气量1∶0.8(V、V、M),搅拌速度240rpm,发酵温度29℃,发酵46小时后,将40%浓度的糖液以1L/小时的流加速度,流加45小时,发酵190小时终止,出料、收集菌体、脱水、烘干、粉碎、检测收率。干菌体收率3.93%,脂肪收率39.92%,r-亚麻酸19.01%。种子培养基2.5%蔗糖,0.1%酵母膏,0.1%蛋白胨,0.5%尿素,0.4%磷酸二氢钾,0.06%碳酸钙,0.2%硫酸镁,0.00004%VB1,0.0005%硫酸锌,PH5.5。发酵培养基3%蔗糖,0.3%尿素,0.6%酵母膏,0.3%蛋白胨,0.4%磷酸二氢钾,0.11%碳酸钙,0.04%硫酸镁,0.00001%VB1,0.0004%硫酸铜,0.0002%硫酸锌,0.0005%硫酸锰,0.0005%硫酸亚铁,PH5.7。实施例二、菌种为小克银汉霉Cunninghamella echinulata(Thaxter),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菌种AS3.154为原始菌种,保藏号为CGMCCNO.0232,在1000L发酵罐中投入50%发酵培养基,灭菌后接入二级种子液50L,通风量为1∶0.8(V、V、M),发酵温度28℃,搅拌速度为210rpm,发酵48小时,流加糖液(40%),以2L/小时的流加速度流加40小时,168小时终止发酵,出料、收集菌体、脱水、烘干、粉碎、检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微生物发酵生产r-亚麻酸的方法,菌种为小克银汉霉Cunninghamellaechinulata(Thaxter),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菌种AS3.154为原始菌种,保藏号为CGMCCNO.0232,包括下 列步骤:(1)将筛选的菌种进行种子扩大培养(2)用扩大培养的菌在发酵培养基发酵,其特征在于:发酵后,连续流加糖液进行充分发酵,连续流加化发酵后收取得到含有r-亚麻酸的菌体并进行脱水、干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善林王玉兰
申请(专利权)人:孙善林王玉兰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1[中国|大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