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座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664410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11 01:55
一种车辆座椅,包括:一对框架部件,该框架部件形成座椅坐垫和座椅靠背中的至少一者的框架,并且间隔地设置在围绕支撑乘客的座椅区域的位置;以及布料弹性部件,其桥接在框架部件之间,以覆盖座椅区域。关于布料弹性部件在桥接方向上的长度,在该框架部件的长度方向上的至少一端侧处比在框架部件的长度方向上的中央部处短;并且布料弹性部件具有弹性。

Vehicle seat

A vehicle seat includes a pair of frame parts, forming the framework part of the framework of at least one seat cushion and seat back in, and the interval set in the area around the support seat passenger position; and the cloth elastic components, the framework of the bridge between components, to cover the seat area. The length of the fabric elastic part in the bridge direction is shorter than that at the central part of the frame member in the length direction of the frame member's length direction, and the elastic part of the cloth has elastic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座椅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辆座椅。
技术介绍
关于车辆座椅的坐垫部件,已经研发了使用网状部件作为布料弹性部件的技术。例如,日本未审查专利申请公开No.2015-20596(JP2015-20596A)公开了一种用于乘客坐在其上的坐垫的车辆座椅结构,该车辆座椅结构具有:一对侧架;U形管架,其设置在侧架之间;以及布料弹性部件(网状材料),其在管框架之间伸展。如上所述,通过使用布料弹性部件作为坐垫部件,相比于聚氨酯衬垫、金属弹性部件等,能够实现坐垫部件的重量减轻。此外,在JP2015-20596A中公开的构造中,通过使用具有高的刚性的管部件而确保布料弹性部件的张力。在如上所述地使用布料弹性部件的情况下,能够在布料弹性部件桥接的方向上确保布料弹性部件的张力。然而,在与布料弹性部件桥接的方向(桥接方向)垂直的布料弹性部件的面内方向上,布料弹性部件的端部变为自由端。在布料弹性部件的自由端互相面对的方向上,即使当乘客坐下时施加载荷,也不施加张力,并且难以限制就坐的乘客的移动。即,在布料弹性部件的与桥接方向垂直的方向上,难以控制布料弹性部件的变形。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车辆座椅,即使在与布料弹性部件的桥接方向垂直的布料弹性部件的面内方向上,该座椅也能够改变布料弹性部件针对就坐的乘客的载荷的变形量。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涉及一种车辆座椅,包括:一对框架部件,所述框架部件形成座椅坐垫和座椅靠背中的至少一者的框架,并且所述框架部件在围绕支撑乘客的座椅区域的位置间隔地设置;以及布料弹性部件,该布料弹性部件桥接在所述框架部件之间,以覆盖所述座椅区域。关于所述布料弹性部件在桥接方向上的长度,在所述框架部件的长度方向上的至少一端侧处比在所述框架部件的长度方向上的中央部处短;并且所述布料弹性部件具有弹性。利用根据该方面的车辆座椅,框架部件在围绕支撑乘客的座椅区域的位置处间隔地设置。框架部件形成座椅坐垫和座椅靠背中的至少一者的框架。布料弹性部件具有弹性,并且桥接在框架部件之间,以覆盖座椅区域。另外,布料弹性部件在桥接方向上的长度在所述框架部件的长度方向上的至少一端侧处比在所述框架部件的长度方向上的中央部处短。因此,布料弹性部件的一端侧具有比布料弹性部件的中央部高的弹性模量。此处,弹性模量是指杨氏模量。如上所述,布料弹性部件的一端侧的弹性模量比中央部的弹性模量高。因此,布料弹性部件的一端侧不太可能在就坐乘客的载荷下变形,从而减小了变形量。另外,在本专利技术的方面中的布料弹性部件的“桥接方向上的长度”是指:布料弹性部件的处于桥接状态下的部分的长度,即,布料弹性部件的在布料弹性部件桥接的状态下能够施加弹性力的部分的长度。在根据该方面的车辆座椅中,所述座椅区域可以包括从下侧支撑所述乘客的大腿的就坐区域。所述框架部件可以包括一对坐垫前后框架,该对坐垫前后框架在围绕所述就坐区域的位置处以在前后方向上具有间隔的方式在座椅宽度方向上延伸。桥接在所述坐垫前后框架之间的所述布料弹性部件在所述座椅前后方向上的长度可以从所述布料弹性部件的座椅宽度方向上的中央部朝向在座椅宽度方向上的外侧而减小。利用根据该方面的车辆座椅,框架部件在围绕所述就坐区域的位置处以在前后方向上具有间隔的方式在座椅宽度方向上延伸,所述就坐区域从下侧支撑乘客的大腿。另外,所述布料弹性部件在所述座椅前后方向上的长度从所述布料弹性部件的座椅宽度方向上的中央部朝向座椅宽度方向上的外侧而减小。因此,布料弹性部件的弹性模量在座椅宽度方向上的外侧处比在座椅宽度方向上的中央部处高,并且布料弹性部件由于就坐乘客的载荷而产生的变形量在座椅宽度方向上的外侧处比在座椅宽度方向上的中央部处小。因此,能够限制就坐的乘客在座椅宽度方向上的移动。在根据该方面的车辆座椅中,所述座椅区域可以包括从下侧支撑所述乘客的大腿的就坐区域。所述框架部件可以包括一对坐垫侧框架,该一对坐垫侧框架在围绕所述就坐区域的位置处以在座椅宽度方向上具有间隔的方式在座椅前后方向上延伸。桥接在所述坐垫侧框架之间的所述布料弹性部件在所述座椅宽度方向上的长度可以从所述座椅前后方向上的座椅后侧朝向座椅前侧增大。利用根据该方面的车辆座椅,框架部件在围绕所述就坐区域的位置处以在座椅宽度方向上具有间隔的方式在座椅前后方向上延伸,所述就坐前面区域从下侧支撑乘客的大腿。另外,桥接在座椅宽度方向上的布料弹性部件在座椅宽度方向上的长度从座椅后侧朝向座椅前侧增大,并且弹性模量朝着座椅后侧增大。由于就坐乘客对布料弹性部件的载荷在臀部侧处比在大腿侧处大,所以通过增大在座椅后侧处的弹性模量,布料弹性部件能够稳定地承受就坐乘客的载荷。在根据该方面的车辆座椅中,所述布料弹性部件的一部分在座椅上下方向上的高度比所述布料弹性部件在所述座椅宽度方向上的两端部在座椅上下方向上的高度低,所述一部分至少可以形成在所述布料弹性部件的座椅后侧处利用根据该方面的车辆座椅,至少在所述布料弹性部件的座椅后侧处形成这样的一部分,所述弹性部件的所述一部分在座椅上下方向上的高度比该布料弹性部件的座椅宽度方向上的两端部的高度低。在座椅上下方向上的高度低的所述部分具有比布料弹性部件的座椅宽度方向上的两端部低的针对就坐乘客的载荷的变形起始位置(弯曲起始位置),从而,能够局部减小就坐乘客的至少臀部侧的就坐压力。在根据该方面的车辆座椅中,所述座椅区域包括支撑所述乘客的背部的靠背区域。所述框架部件可以包括上下靠背框架,该上下靠背框架在围绕所述靠背区域的位置处以在座椅上下方向上具有间隔的方式在座椅宽度方向上延伸。桥接在所述上下靠背框架之间的所述布料弹性部件在座椅上下方向上的长度可以从所述布料弹性部件的座椅宽度方向上的中央部朝向座椅宽度方向上的外侧而减小。利用根据该方面的车辆座椅,框架部件在围绕支撑乘客背部的所述靠背区域的位置处以在座椅上下方向上具有间隔的方式在座椅宽度方向上延伸。另外,所述布料弹性部件的桥接在座椅宽度方向上的长度从所述布料弹性部件的座椅宽度方向上的中央部朝向座椅宽度方向上的外侧而减小。因此,布料弹性部件的弹性模量在座椅宽度方向上的外侧处比在座椅宽度方向上的中央部处高,并且布料弹性部件由于就坐乘客的载荷而产生的变形量在座椅宽度方向上的外侧处比在座椅宽度方向上的中央部处小。因此,能够限制就坐的乘客在座椅宽度方向上的移动。在根据该方面的车辆座椅中,所述座椅区域可以包括支撑所述乘客的背部的靠背区域。所述框架部件可以包括靠背侧框架,该靠背侧框架在围绕所述靠背区域的位置处以在座椅宽度方向上具有间隔的方式在座椅上下方向上延伸。桥接在所述靠背侧框架之间的所述布料弹性部件在座椅宽度方向上的长度可以从所述座椅上下方向上的座椅下侧朝向座椅上侧而增大。利用根据该方面的车辆座椅,框架部件在围绕支撑乘客背部的所述靠背区域的位置处,以在座椅宽度方向上具有间隔的方式在座椅上下方向上延伸。另外,桥接的布料弹性部件在座椅宽度方向上的长度从座椅下侧朝向座椅上侧增大,并且弹性模量朝向座椅上侧而减小。如上所述,通过朝着座椅上侧而减小弹性模量,能够增强当就坐乘客在车辆座椅上休息时的缓冲性能。根据该方面的车辆座椅可以还包括:线材,该线材支撑所述布料弹性部件的端缘;以及装接部件,该装接部件使得所述线材装接到所述框架部件。通过折叠并且缝合所述布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车辆座椅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辆座椅,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对框架部件,所述框架部件形成座椅坐垫和座椅靠背中的至少一者的框架,并且所述框架部件在围绕支撑乘客的座椅区域的位置间隔地设置;以及布料弹性部件,该布料弹性部件桥接在所述框架部件之间,以覆盖所述座椅区域,其中,所述布料弹性部件在桥接方向上的长度,在所述框架部件的长度方向上的至少一端侧比在所述框架部件的长度方向上的中央部短;并且所述布料弹性部件具有弹性。

【技术特征摘要】
2016.10.03 JP 2016-196020;2017.03.13 JP 2017-047871.一种车辆座椅,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对框架部件,所述框架部件形成座椅坐垫和座椅靠背中的至少一者的框架,并且所述框架部件在围绕支撑乘客的座椅区域的位置间隔地设置;以及布料弹性部件,该布料弹性部件桥接在所述框架部件之间,以覆盖所述座椅区域,其中,所述布料弹性部件在桥接方向上的长度,在所述框架部件的长度方向上的至少一端侧比在所述框架部件的长度方向上的中央部短;并且所述布料弹性部件具有弹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区域包括从下侧支撑所述乘客的大腿的就坐区域;所述框架部件包括一对坐垫前后框架,该一对坐垫前后框架在围绕所述就坐区域的位置在座椅宽度方向上延伸且在座椅前后方向上具有间隔;并且桥接在所述坐垫前后框架之间的所述布料弹性部件的所述座椅前后方向上的长度,从所述布料弹性部件的所述座椅宽度方向上的中央部朝向所述座椅宽度方向上的外侧而减小。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区域包括从下侧支撑所述乘客的大腿的就坐区域;所述框架部件包括一对坐垫侧框架,该一对坐垫侧框架在围绕所述就坐区域的位置在座椅前后方向上延伸且在座椅宽度方向上具有间隔;并且桥接在所述坐垫侧框架之间的所述布料弹性部件的所述座椅宽度方向上的长度,从所述座椅前后方向上的座椅后侧朝向座椅前侧而增大。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车辆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料弹性部件的一部分的座椅上下方向上的高度,比所述布料弹性部件在所述座椅宽度方向上的两端部的座椅上下方向上的高度低,所述一部分至少形成在所述布料弹性部件的座椅后侧处。5.根据权利要求1至4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车辆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区域包括支撑所述乘客的背部的靠背区域;所述框架部件包括上下靠背框架,该上下靠背框架在围绕所述靠背区域的位置在座椅宽度方向上延伸且在座椅上下方向上具有间隔;并且桥接在所述上下靠背框架之间的所述布料弹性部件的座椅上下方向上的长度,从所述布料弹性部件的所述座椅宽度方向上的中央部朝向所述座椅宽度方向上的外侧而减小。6.根据权利要求1至4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车辆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区域包括支撑所述乘客的背部的靠背区域;所述框架部件包括靠背侧框架,该靠背侧框架在围绕所述靠背区域的位置在座椅上下方向上延伸且在座椅宽度方向上具有间隔;并且桥接在所述靠背侧框架之间的所述布料弹性部件的座椅宽度方向上的长度,从所述座椅上下方向上的座椅下侧朝向座椅上侧而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东原昭太户田启介
申请(专利权)人: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丰田纺织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