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接触式充电装置以及汽车钥匙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660396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08 11: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无线接触式充电装置以及汽车钥匙,其中的无线接触式充电装置包括:发射端和接收端;接收端包括:电池;发射端包括:电源模块、电池检测模块、电源管理模块以及用于与接收端配合的容纳结构;电池检测模块检测到接收端与容纳结构配合连接,向电源管理模块发送充电信号,以使电源管理模块输出充电电流,用于对电池进行充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无线接触式充电装置以及汽车钥匙,能够提高充电方式的便捷性,提高钥匙的密封和防水性能,而且充电效率比无线电能传输的方式更高,节省电能,减少充电时间,降低钥匙充电接口电路成本,没有发热的隐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无线接触式充电装置以及汽车钥匙
本技术涉及汽车
,尤其涉及一种无线接触式充电装置以及汽车钥匙。
技术介绍
随着智能汽车的飞速发展,其匹配的智能钥匙不仅仅是作为一个开启汽车的遥控装置,更是逐渐发展为一个与智能汽车相匹配智能终端,上面集成控制单元及显示器,功能十分强大,满足用户对汽车操作的便利性和舒适性的极致追求。因此汽车智能钥匙的耗电越来越大,为满足其功能所需的电源也变得越来越重要。目前,汽车智能钥匙的电源部分采用可重复使用的锂电池供电,因此为汽车钥匙的锂电池充电成为必须考虑的问题。现有的为汽车智能钥匙供电的方案有两种,一种有线的USB充电方式,另一种是采用无线充电方式。使用USB接口供电,钥匙端有miniUSB接口,使用带有USB接口的充电线连接汽车上的USB电源为钥匙电池充电。这种方案简单易行且充电效率很高,只需连接钥匙电池与汽车电源,便可源源不断的为汽车钥匙电池充电。但是,使用USB接口供电,存在使用连接线连接钥匙的麻烦,且钥匙端必须留有USB充电的外置接口,会影响汽车钥匙的密封性、防水性。采用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在汽车端安装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发射装置,在钥匙端安装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接收装置,汽车端的直流电经过发射端形成高频磁场,当钥匙端的接收装置处在发射端的高频磁场中时,根据电磁感应原理能够从中获取电能,经过整流滤波供钥匙充电使用。这种方案不用外置接口,使钥匙能够和电源完全的实现电气隔离,不用连接充电线,只要将钥匙放置在充电区域内,就可以实现充电,十分方便,汽车钥匙可以做成完全封闭的,提高其防水性。但是,使用无线电能传输技术为汽车钥匙充电,存在充电效率低,充电速度慢,电能损失较大的弊端,而且无线电能充电系统成本较高,还存在充电时线圈发热,需特殊考虑散热的问题。因此,对于汽车钥匙需要一种新型的充电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无线接触式充电装置以及汽车钥匙,可以通过无线接触方式对电池进行充电。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无线接触式充电装置,包括:发射端和接收端;所述接收端包括:电池;所述发射端包括:电源模块、电池检测模块、电源管理模块以及用于与所述接收端配合的容纳结构;所述电源管理模块分别与所述电池检测模块和所述电源模块电连接;所述电池检测模块检测到所述接收端与所述容纳结构配合连接,向所述电源管理模块发送充电信号,以使所述电源管理模块输出充电电流,用于对所述电池进行充电。可选地,所述发射端包括:检测电路;所述电池检测模块设置在所述检测电路中;在所述接收端未与所述容纳结构配合的状态下,所述检测电路为断开状态,在所述接收端与所述容纳结构配合连接的状态下,所述检测电路形成回路,其中,在所述检测电路形成回路的状态下,所述电池检测模块发送所述充电信号。可选地,所述检测电路包括:充电使能线和第一导线;所述充电使能线和第一导线的第一端分别连接所述电源管理模块的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所述充电使能线和所述第一导线的第二端分别设置在所述发射端外表面;在所述充电使能线上设置所述电池检测模块;所述接收端包括:短接线,所述短接线的两端分别设置在所述接收端的外表面;在所述接收端与所述容纳结构配合连接的状态下,所述充电使能线和所述第一导线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短接线的两端相接触,以使所述检测电路形成回路。可选地,所述发射端包括:电流输出线;所述电流输出线的第一端与所述电源管理模块的第三端口连接,所述电流输出线的第二端设置在所述发射端的外表面;所述接收端包括:电池充电线;所述电池充电线的第一端与所述电池连接,所述电池充电线的第二端设置在所述接收端的外表面;在所述接收端与所述容纳结构配合连接的状态下,所述电流输出线的第二端与所述电池充电线的第二端接触连接,形成电源线。可选地,所述接收端包括:电池充电管理模块;所述电池充电线通过所述电池充电管理模块与所述电池连接;所述短接线的一端与所述电池充电管理模块通过第二导线连接;在对电池进行充电时,所述第一导线与所述第二导线接触连接,形成地线,其中,当所述电池充电管理模块确定所述电池充满时,则控制停止对所述电池充电。可选地,所述容纳结构包括:插槽;所述接收端包括:与所述插槽配合的插入部;所述充电使能线、所述第一导线和所述电流输出线的第二端都设置在所述插槽内,所述电池充电线的第二端、所述短接线的两端都设置在所述插入部的外表面。可选地,在所述充电使能线、所述第一导线和所述电流输出线的第二端以及所述电池充电线的第二端、所述短接线的两端都设置有接触端子。可选地,所述电源模块通过接口电路与汽车电源连接;其中,所述接口电路包括USB接口电路。可选地,所述电池包括:锂电池。根据本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汽车钥匙,包括:如上所述的无线接触式充电装置,其中,汽车钥匙本体设置有接收端。本技术的无线接触式充电装置以及汽车钥匙,分为发射端和接收端,当检测到接收端与发送端的容纳结构配合连接时,发送端输出充电电流,可以通过无线接触方式对电池进行充电;在汽车钥匙充电时,可以满足智能汽车钥匙的正常用电需求,在汽车钥匙没有充电时,发射端不输出电压,可以防止发送端短路、过流等风险;能够提高充电方式的便捷性,提高钥匙的密封和防水性能,而且充电效率比无线电能传输的方式更高,节省电能,减少充电时间。本技术实施例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这些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图1为根据本技术的无线接触式充电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根据本技术的无线接触式充电装置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根据本技术的汽车钥匙的一个实施例的汽车钥匙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其中说明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下文中的“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上相区别,并没有其它特殊的含义。图1为根据本技术的无线接触式充电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提供一种无线接触式充电装置,包括:接收端1和发射端2。接收端1包括:电池11,电池11可以为锂电池等。发射端2包括:电源模块23、电池检测模块21、电源管理模块22以及用于与发射端1配合的容纳结构。容纳结构可以有多种结构,例如为槽或孔结构等。电源管理模块22分别与电池检测模块21和电源模块23电连接。电池检测模块21检测到接收端2与容纳结构配合连接,向电源管理模块22发送充电信号,以使电源管理模块22输出充电电流,用于对电池11进行充电。对电池1进行充电的方法有多种,可以为接触式无线充电方式或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无线接触式充电装置以及汽车钥匙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无线接触式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发射端和接收端;所述接收端包括:电池;所述发射端包括:电源模块、电池检测模块、电源管理模块以及用于与所述接收端配合的容纳结构;所述电源管理模块分别与所述电池检测模块和所述电源模块电连接;所述电池检测模块检测到所述接收端与所述容纳结构配合连接,向所述电源管理模块发送充电信号,以使所述电源管理模块输出充电电流,用于对所述电池进行充电。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线接触式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发射端和接收端;所述接收端包括:电池;所述发射端包括:电源模块、电池检测模块、电源管理模块以及用于与所述接收端配合的容纳结构;所述电源管理模块分别与所述电池检测模块和所述电源模块电连接;所述电池检测模块检测到所述接收端与所述容纳结构配合连接,向所述电源管理模块发送充电信号,以使所述电源管理模块输出充电电流,用于对所述电池进行充电。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端包括:检测电路;所述电池检测模块设置在所述检测电路中;在所述接收端未与所述容纳结构配合的状态下,所述检测电路为断开状态,在所述接收端与所述容纳结构配合连接的状态下,所述检测电路形成回路,其中,在所述检测电路形成回路的状态下,所述电池检测模块发送所述充电信号。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电路包括:充电使能线和第一导线;所述充电使能线和第一导线的第一端分别连接所述电源管理模块的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所述充电使能线和所述第一导线的第二端分别设置在所述发射端外表面;在所述充电使能线上设置所述电池检测模块;所述接收端包括:短接线,所述短接线的两端分别设置在所述接收端的外表面;在所述接收端与所述容纳结构配合连接的状态下,所述充电使能线和所述第一导线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短接线的两端相接触,以使所述检测电路形成回路。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端包括:电流输出线;所述电流输出线的第一端与所述电源管理模块的第三端口连接,所述电流输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涌松沈海寅
申请(专利权)人:智车优行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